【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对温度具有高适应性的聚羧酸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吸附基团密度可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自动调节,进而在不同的环境温度下体现出接近的分散及分散保持能力的聚羧酸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混凝土外加剂
技术介绍
聚羧酸减水剂由于具有较高的减水能力和优异的保坍性能,生产过程绿色环保,已经逐渐取代第二代高效减水剂成为市场的主流,但是随着应用范围的进一步扩大,也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其中的突出问题是对温度的不适应。具体表现在聚羧酸减水剂的分散及分散保持能力受到环境温度很大的影响,当环境温度较高时,初始分散能力过强,而分散保持能力很差,新拌混凝土的施工性能难以保证;而当环境温度较低时,初始往往很难体现出分散性,需要提高掺量,但后期会造成流动性过剩,造成混凝土离析泌水,影响硬化后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我国地域辽阔,气候差异极大,对外加剂厂商来说,针对不同的环境温度需要准备多种配方,这无疑对生产供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有些地区昼夜温差极大,在这些地区,试图针对不同温度采用不同的外加剂配方也是不现实的。造成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对温度具有高适应性的聚羧酸减水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羧酸减水剂通过在聚羧酸减水剂的合成过程中引入一种具有温敏性侧链的不饱和大单体D,其含有不饱和双键,可以通过自由基聚合结合到聚羧酸主链上,另一方面其含有温敏性侧链制得;/n所述不饱和大单体D的制备方法包括将聚乙二醇A与内酯或内酰胺单体B进行逐步加成聚合反应,得到中间产物C,之后将中间产物C和马来酸酐反应,得到末端含有双键同时具有温敏侧链的不饱和大单体D;/n其中,所述聚乙二醇A为商品化的末端为羟基的聚乙二醇,其数均分子量为1000-2000;所述聚乙二醇A与内酯或内酰胺单体B进行逐步加聚反应,单体B占A物质的质量分数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对温度具有高适应性的聚羧酸减水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羧酸减水剂通过在聚羧酸减水剂的合成过程中引入一种具有温敏性侧链的不饱和大单体D,其含有不饱和双键,可以通过自由基聚合结合到聚羧酸主链上,另一方面其含有温敏性侧链制得;
所述不饱和大单体D的制备方法包括将聚乙二醇A与内酯或内酰胺单体B进行逐步加成聚合反应,得到中间产物C,之后将中间产物C和马来酸酐反应,得到末端含有双键同时具有温敏侧链的不饱和大单体D;
其中,所述聚乙二醇A为商品化的末端为羟基的聚乙二醇,其数均分子量为1000-2000;所述聚乙二醇A与内酯或内酰胺单体B进行逐步加聚反应,单体B占A物质的质量分数为30~50%;所述中间产物C和马来酸酐的摩尔比为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温度具有高适应性的聚羧酸减水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羧酸减水剂由具有温敏性的不饱和大单体D、不饱和羧酸单体E以及不饱和聚醚大单体F进行自由基聚合制得;
所述不饱和羧酸单体E与聚醚大单体F的摩尔比例为2.0~10.0;
所述不饱和大单体D的质量为单体E与单体F总质量的5~10%;
所述聚羧酸减水剂的重均分子量为20000~10000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对温度具有高适应性的聚羧酸减水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饱和大单体D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中间产物C的制备:将聚乙二醇A加入反应烧瓶中,抽真空-通氮气三次除去体系中的氧气,然后加入催化剂辛酸亚锡并升温到设定温度,催化剂加入完毕后开始滴加内酯或内酰胺单体B进行开环聚合反应,滴加时间控制在2-5小时,反应结束后继续保温,然后冷却至室温即得到中间产物C;
步骤(1)中所述设定温度为100~120℃;
步骤(1)中所述的聚乙二醇A与内酯或内酰胺单体B进行逐步加聚反应,反应温度为120-140℃,反应加保温总时间为20-24小时;
(2)单体D的制备:将步骤(1)制得的中间产物C和马来酸酐在温度为50-80℃下反应5-10小时,得到末端含有双键同时具有温敏侧链的单体D。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对温度具有高适应性的聚羧酸减水剂,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内酯或内酰胺单体B选自ε-己内酯、己内酰胺、丙交酯、乙交酯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混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对温度具有高适应性的聚羧酸减水剂,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聚乙二醇A与内酯或内酰胺单体B进行逐步加聚反应,采用辛酸亚锡作为催化剂,质量为单体A和单体B总质量的0.05~0.2%。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对温度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加平,黄振,杨勇,冉千平,舒鑫,李申桐,严涵,赵红霞,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博特建材天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