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温环境下高效保坍的聚羧酸超塑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791507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0: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温环境下高效保坍的聚羧酸超塑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聚羧酸超塑化剂由A、B、C、D四种单体在水溶液通过自由基聚合制得;其中单体A为醚类大单体,单体B为不饱和羧酸单体,单体C和D为温度敏感性单体;所述单体C的结构中同时含有酰胺键及低级的烷基,所述单体D的结构中同时具有亲水性的胺基和疏水性的烷基的两亲性基团。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超塑化剂具有较好的长期保坍能力,整个过程流动性变化也更加平稳可控;具有随着温度动态调整释放速度和吸附速度的能力,在高温环境和常温环境下的保坍性能基本一致;整个制备过程中安全可靠,步骤简单,不使用有机溶剂,无毒无污染,环境友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温环境下高效保坍的聚羧酸超塑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以根据环境温度动态调节分布状态平衡,从而实现在高温环境下,长时间平稳保坍的聚羧酸超塑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混凝土外加剂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不断深化和各种大型基础设施的投建,商品混凝土的用量呈逐年增加趋势,为了满足节能减排环保的要求以及各种大型建筑的特殊施工需要,混凝土一般预先在商混站制备好,然后通过搅拌车运送至施工现场,这往往需要1-2个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混凝土在制备时往往预先加入各种化学外加剂,如聚羧酸减水剂、缓凝剂等来使其具有流动性,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水泥粒子不断发生水化反应,吸附到水泥粒子表面的聚羧酸分子被水化产物掩埋,水泥粒子之间产生絮凝,将逐渐失去流动性,给现场的施工造成很大的不变。针对这个问题,现在一般有以下几种处理措施:(1)掺入缓凝剂或在减水剂结构中引入缓凝基团,延缓水泥粒子的水化反应,减慢聚羧酸的消耗,维持流动性;(2)采用多次反复添加减水剂或减水剂在运送过程中后添加的方法;(3)通过物理缓释的方法控制减水剂浓度缓慢不断释放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温环境下高效保坍的聚羧酸超塑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羧酸超塑化剂由A、B、C、D四种单体在水溶液通过自由基聚合制得;/n其中单体A为醚类大单体,单体B为不饱和羧酸单体,单体C和D为温度敏感性单体;/n所述单体C的结构中同时含有酰胺键及低级的烷基,所述单体D的结构中同时具有亲水性的胺基和疏水性的烷基的两亲性基团;/n所述单体B与聚醚大单体A的摩尔比例为2.0~10.0;/n所述单体C与单体D的总摩尔量占单体A与单体B的总摩尔量的百分比在20~40%;/n所述单体C与单体D的摩尔比为2~5;/n所述聚羧酸超塑化剂的重均分子量为20000~10000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温环境下高效保坍的聚羧酸超塑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羧酸超塑化剂由A、B、C、D四种单体在水溶液通过自由基聚合制得;
其中单体A为醚类大单体,单体B为不饱和羧酸单体,单体C和D为温度敏感性单体;
所述单体C的结构中同时含有酰胺键及低级的烷基,所述单体D的结构中同时具有亲水性的胺基和疏水性的烷基的两亲性基团;
所述单体B与聚醚大单体A的摩尔比例为2.0~10.0;
所述单体C与单体D的总摩尔量占单体A与单体B的总摩尔量的百分比在20~40%;
所述单体C与单体D的摩尔比为2~5;
所述聚羧酸超塑化剂的重均分子量为20000~1000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温环境下高效保坍的聚羧酸超塑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体A用通式(1)表示:



式中R1为H或甲基,R2为H或1~4个碳原子的烷基,X=COO、O、O(CH2)mO、CH2O或CH2CH2O,m~2-4的整数;AO选自2-4个碳原子的氧化烯基中的任意一种或一种以上任意比例的混合,n为AO的平均加成摩尔数,其为20~100的整数;(AO)n可以是均聚、无规共聚、二嵌段或多嵌段共聚结构;
所述单体B用通式(2)表示:



通式(2)中R3是H、甲基或CH2COOM,R4是H或COOM,M为H、碱金属离子、铵离子或有机胺基团;
所述单体C用通式(3)表示:



通式(3)中R5为H或CH3,R6和R7分别独立地代表H、1~6个碳原子的烷基或苯基,但R6和R7不能同时代表H。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温环境下高效保坍的聚羧酸超塑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饱和大单体A选自乙烯基聚氧乙烯醚、烯丙基聚氧乙烯醚、羟丁基乙烯基聚氧乙烯醚、异丁烯醇聚氧乙烯醚、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中的任意一种或一种以上以任意比例混合的混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温环境下高效保坍的聚羧酸超塑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饱和羧酸单体B选自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马来酸、富马酸、衣康酸或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马来酸、富马酸、衣康酸的钠盐、钾盐或铵盐中的任意一种或一种以上以任意比例混合的混合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振杨勇冉千平周栋梁毛永琳舒鑫王秀梅李申桐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博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