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透水混凝土及其施工方法,涉及混凝土施工的技术领域;一种透水混凝土,由包含以下重量份的透水混凝土原料制成:水泥200‑300份,粗骨料1250‑1350份,矿物掺合料5‑280份,水60‑90份;所述透水混凝土原料还包括表面增强剂,所述表面增强剂由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增强剂原料制成:聚丙烯纤维5‑10份,三乙醇胺10‑15份;其具有抗压性能好的优点;透水混凝土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增强剂制备、混料、混凝土制备、路面浇筑等;透水混凝土的施工方法具有便于改善增强剂分散度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透水混凝土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道路材料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透水混凝土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混凝土材料因具有优良的抗压性能,广泛应用在道路施工等领域。随着时代的进步,城市化进展迅速,在暴雨时城市道路容易出现内涝灾害,给市民的出行带来不便,而透水混凝土路面具有优良的透水性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内涝灾害,因此在海绵城市道路、学校操场和公园人行道等领域越来越多地使用透水混凝土材料。授权公告号为CN102162214B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透水水泥混凝土的施工方法,由水泥、石子、砂、水、减水剂、石渣和聚丙烯纤维组成,该专利以聚丙烯纤维为增强剂,提高了透水水泥混凝土的强度。然而,该专利用聚丙烯纤维作为增强剂,在聚丙烯纤维使用过程中,聚丙烯纤维和水泥等其它水泥混凝土材料之间极性差异大,聚丙烯纤维不容易与其它水泥混凝土材料结合,不利于聚丙烯纤维在其它水泥混凝土材料中的均匀分散,不利于充分发挥聚丙烯纤维的增强作用,降低了聚丙烯纤维的增强效率,不利于更进一步提高透水混凝土的抗压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压性能好的透水混凝土,其具有增强效率高的优点。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均匀分散增强剂的透水混凝土的施工工艺,其具有便于均匀分散增强剂的优点。为实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透水混凝土,由包含以下重量份的透水混凝土原料制成:水泥200-300份,粗骨料1250-1350份,矿物掺合料5-280份,水60-90份;所述透水混凝土原料还包括表面增强剂,所述表面增强剂由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增强剂原料制成:聚丙烯纤维5-10份,三乙醇胺10-15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透水混凝土中加入具有表面增强功效的聚丙烯纤维,提高了透水混凝土的强度;通过加入三乙醇胺,相比于其它的透水混凝土原料,聚丙烯纤维与三乙醇胺的极性差别较小,聚丙烯纤维与三乙醇胺具有一定的互溶性,同时三乙醇胺易溶于水,将聚丙烯纤维均匀分散在三乙醇胺中,再和三乙醇胺一起均匀分散在透水混凝土中,提高了表面增强剂的分散度,有利于充分发挥表面增强剂的增强功效,与此同时,三乙醇胺也具有一定的表面增强功效,提高了透水混凝土的强度,提高了产品市场竞争力。优选的,由包含以下重量份的透水混凝土原料制成:水泥220-280份,粗骨料1250-1350份,矿物掺合料100-200份,水60-90份;所述表面增强剂由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增强剂原料制成:聚丙烯纤维6-9份,三乙醇胺12-14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更优的混凝土原料配比,提高表面增强剂在透水混凝土中的分散度,有利于充分发挥表面增强剂的增强功效,提高透水混凝图的强度,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优选的,所述增强剂原料还包括2-5重量份的凹凸棒土。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透水混凝土中加入凹凸棒土,凹凸棒土是一种具有链层状结构的含水富镁铝硅酸盐粘土矿物,可以改善透水混凝土的流平性,提高透水混凝土的强度,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优选的,所述增强剂原料还包括1-3重量份的羧甲基纤维素。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入羧甲基纤维素可以提高混凝土粘度,提高透水混凝土强度,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优选的,所述透水混凝土原料还包括4-8重量份的聚羧酸减水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透水混凝土中加入性能优异的聚羧酸减水剂,可以增加透水混凝土的粘聚性和保水性,增加透水混凝土的耐久性,提高透水混凝土的强度,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为实现上述第二个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透水混凝土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增强剂制备:按设定的比例称取增强剂原料,20℃-35℃,以350转/分钟-450转/分钟的转速搅拌60min-90min,制得表面增强剂;(2)混料:按设定的比例称取粗骨料和矿物掺合料,混合均匀,细化处理制得混凝土粉料;(3)混凝土制备:按设定的比例称取水,加入表面增强剂,在转速为400转/分钟-600转/分钟搅拌条件下,加入混凝土粉料,继续搅拌20min-40min,加入水泥,继续搅拌40min-60min制得混凝土;(4)路面浇筑:将步骤3制得的混凝土浇筑成混凝土路面,所述混凝土路面的厚度为23cm-27cm,用塑料薄膜遮盖,养护10d-30d制得透水混凝土。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先将聚丙烯纤维和三乙醇胺混合均匀制成表面增强剂,再将表面增强剂分散在水中,再加入混凝土粉料和水泥,有助于提高表面增强剂在透水混凝土中的分散度,有助于充分发挥表面增强剂的增强功效,提高透水混凝土的强度,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优选的,所述步骤1按设定的比例称取增强剂原料,在惰性气体氛围下,20℃-35℃,以350转/分钟-450转/分钟的转速搅拌60min-90min,降至室温,转入包装瓶,密封包装制得表面增强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惰性气体氛围下制备表面增强剂并密封包装,降低空气中的有害组分与三乙醇胺发生不必要的副反应的几率,避免对表面增强剂在透水混凝土中分散度带来不利影响,提高透水混凝土的强度,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优选的,所述惰性气体为氮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易于获取的氮气作为制备表面增强剂的氛围气体,降低了表面增强剂的制备成本,提高了产品经济效益。优选的,所述混凝土粉料的粒径为5mm-10mm。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粒径大小合适的混凝土粉料,有利于提高透水混凝土的透水性能和抗压强度性能,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在表面增强剂中加入三乙醇胺,三乙醇胺和聚丙烯纤维均具有一定的增强作用,提高了透水混凝土的强度;三乙醇胺和聚丙烯纤维的极性比较相近,聚丙烯纤维在三乙醇胺中具有一定的溶解性,三乙醇胺易溶于水,将聚丙烯纤维均匀分散在三乙醇胺中,再将三乙醇胺均匀分散在透水混凝土中,有利于提高表面增强剂在透水混凝土中的分散度,有利于充分发挥表面增强剂的增强功效,提高透水混凝土强度,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2.在表面增强剂中加入凹凸棒土和羧甲基纤维素,有利于改善透水混凝土的流平性和粘稠性,提高透水混凝土强度,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3.先将聚丙烯纤维和三乙醇胺混合均匀制成表面增强剂,再将表面增强剂分散在水中,再加入混凝土粉料和水泥,有助于提高表面增强剂在透水混凝土中的分散度,有助于充分发挥表面增强剂的增强功效,提高透水混凝土的强度,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实施例1:一种透水混凝土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增强剂制备:称取7.5Kg聚丙烯纤维,13Kg三乙醇胺,3.5Kg凹凸棒土,2Kg羧甲基纤维素,28℃,氮气氛围下,以400转/分钟的转速搅拌75min,转入包装瓶密封,制得表面增强剂;(2)混料:称取1300Kg粗骨料和150Kg矿物掺合料,混合均匀,粉碎制得粒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透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由包含以下重量份的透水混凝土原料制成:水泥200-300份,粗骨料1250-1350份,矿物掺合料5-280份,水60-90份;所述透水混凝土原料还包括表面增强剂,所述表面增强剂由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增强剂原料制成:聚丙烯纤维5-10份,三乙醇胺10-15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透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由包含以下重量份的透水混凝土原料制成:水泥200-300份,粗骨料1250-1350份,矿物掺合料5-280份,水60-90份;所述透水混凝土原料还包括表面增强剂,所述表面增强剂由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增强剂原料制成:聚丙烯纤维5-10份,三乙醇胺10-1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透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由包含以下重量份的透水混凝土原料制成:水泥220-280份,粗骨料1250-1350份,矿物掺合料100-200份,水60-90份;所述表面增强剂由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增强剂原料制成:聚丙烯纤维6-9份,三乙醇胺12-14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透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剂原料还包括2-5重量份的凹凸棒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透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剂原料还包括1-3重量份的羧甲基纤维素。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透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混凝土原料还包括4-8重量份的聚羧酸减水剂。
6.一种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透水混凝土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增强剂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晓让,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隆生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