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预防足下垂装置,包括底板、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脚踏板;底板顶部一侧安装有第一支撑板,第一支撑板靠近底板的一侧对称安装有两块固定板,固定板上设有条形滑槽,条形滑槽底部等距离设置有多个固定槽,两块固定板之间设有伸缩板,伸缩板靠近两块固定板的一端两侧均设有固定块,固定块设在固定槽内,伸缩板远离两块固定板的一端安装有第二支撑板,第二支撑板背离伸缩板的一侧设有脚踏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种预防足下垂装置,可根据患者的身高对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适合不同身高的人使用,同时也不会引起压疮、方便患者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防足下垂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预防足下垂装置。
技术介绍
足下垂是昏迷、瘫痪、下肢功能障碍、长期卧床患者常见的并发症,预防和矫正足下垂是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在预防足下垂的支具使用中,临床上使用了形式各异的矫正鞋,但使用时容易引起压疮、不方便患者活动,穿脱不便,费时费力。在临床中使用最多的是枕头或木凳,但有患者身高不同带来的局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预防足下垂装置,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预防足下垂装置,包括底板、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脚踏板;所述底板顶部一侧安装有所述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靠近所述底板的一侧对称安装有两块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有条形滑槽,所述条形滑槽底部等距离设置有多个固定槽,两块所述固定板之间设有伸缩板,所述伸缩板靠近两块所述固定板的一端两侧均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设在所述固定槽内,所述伸缩板远离两块所述固定板的一端安装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背离所述伸缩板的一侧设有所述脚踏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种预防足下垂装置,可根据患者的身高对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适合不同身高的人使用,同时也不会引起压疮、方便患者活动。进一步:所述脚踏板靠近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一侧四个角上均安装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一端穿过所述第二支撑板与限位块连接,所述导向杆上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两端分别与所述脚踏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相抵。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当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距离的稍大于准确距离时,患者踩在脚踏板上时弹簧收缩,能使患者的脚部获得更好、更舒适的支撑。进一步:所述脚踏板背离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一侧设有海绵垫。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海绵垫可使患者脚部踩在脚踏板上时感觉更舒适。进一步:所述脚踏板背离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一侧设有绑带,所述绑带采用弹性带制成。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绑带可用于将患者的脚部绑在脚踏板上,防止患者脚部倾斜。进一步:所述底板前侧设有斜坡。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可使患者腿部感觉更舒适。进一步:所述第一支撑板背部设有挂钩。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挂钩可挂在床挡板顶部,防止装置移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预防足下垂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固定板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伸缩板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伸缩板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限位滑块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板;2、第一支撑板;3、第二支撑板;4、脚踏板;5、固定板;6、条形滑槽;7、固定槽;8、伸缩板;9、固定块;10、导向杆;11、限位块;12、弹簧;13、海绵垫;14、绑带;15、斜坡;16、挂钩;17、限位滑块;171、卡槽;172、限位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实施例一如图1-4所示,一种预防足下垂装置,包括底板1、第一支撑板2、第二支撑板3和脚踏板4;底板1顶部一侧安装有第一支撑板2,第一支撑板2靠近底板1的一侧对称安装有两块固定板5,固定板5上设有条形滑槽6,条形滑槽6底部等距离设置有多个固定槽7,两块固定板5之间设有伸缩板8,伸缩板8靠近两块固定板5的一端两侧均设有固定块9,固定块9设在固定槽7内,伸缩板8远离两块固定板5的一端安装有第二支撑板3,第二支撑板3背离伸缩板8的一侧设有脚踏板4。使用时,将底板1放置在病床上,同时第一支撑板2靠着病人脚部一端的床挡板,用手将第二支撑板3抬起,使伸缩杆8上的固定块9脱离固定板5上的固定槽7,然后根据患者的身高对第一支撑板2与第二支撑板3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使患者的脚掌贴合脚踏板4背离第二支撑板3的一侧,调节完毕后,放下第二支撑板3,将固定块9固定在合适的固定槽7内,操作方便。实施例二如图1-4所示,一种预防足下垂装置,包括底板1、第一支撑板2、第二支撑板3和脚踏板4;底板1顶部一侧安装有第一支撑板2,第一支撑板2靠近底板1的一侧对称安装有两块固定板5,固定板5上设有条形滑槽6,条形滑槽6底部等距离设置有多个固定槽7,两块固定板5之间设有伸缩板8,伸缩板8靠近两块固定板5的一端两侧均设有固定块9,固定块9设在固定槽7内,伸缩板8远离两块固定板5的一端安装有第二支撑板3,第二支撑板3背离伸缩板8的一侧设有脚踏板4。脚踏板4靠近第二支撑板3的一侧四个角上均安装有导向杆10,导向杆10一端穿过第二支撑板3与限位块11连接,导向杆10上设有弹簧12,弹簧12两端分别与脚踏板4和第二支撑板3相抵,当第一支撑板2和第二支撑板3之间距离的调节不能准确满足患者身高的需要时,只需要将第一支撑板2和第二支撑板3之间距离调节至稍大于准确距离,当患者踩在脚踏板4上时弹簧12收缩,能使患者的脚部获得更好、更舒适的支撑。实施例三如图1-4所示,一种预防足下垂装置,包括底板1、第一支撑板2、第二支撑板3和脚踏板4;底板1顶部一侧安装有第一支撑板2,第一支撑板2靠近底板1的一侧对称安装有两块固定板5,固定板5上设有条形滑槽6,条形滑槽6底部等距离设置有多个固定槽7,两块固定板5之间设有伸缩板8,伸缩板8靠近两块固定板5的一端两侧均设有固定块9,固定块9设在固定槽7内,伸缩板8远离两块固定板5的一端安装有第二支撑板3,第二支撑板3背离伸缩板8的一侧设有脚踏板4。脚踏板4背离第二支撑板2的一侧设有海绵垫13,海绵垫13可使患者脚部踩在脚踏板4上时感觉更舒适。实施例四如图1-4所示,一种预防足下垂装置,包括底板1、第一支撑板2、第二支撑板3和脚踏板4;底板1顶部一侧安装有第一支撑板2,第一支撑板2靠近底板1的一侧对称安装有两块固定板5,固定板5上设有条形滑槽6,条形滑槽6底部等距离设置有多个固定槽7,两块固定板5之间设有伸缩板8,伸缩板8靠近两块固定板5的一端两侧均设有固定块9,固定块9设在固定槽7内,伸缩板8远离两块固定板5的一端安装有第二支撑板3,第二支撑板3背离伸缩板8的一侧设有脚踏板4。脚踏板4背离第二支撑板2的一侧设有绑带14,绑带14采用弹性带制成,绑带14可用于将患者的脚部绑在脚踏板4上,防止患者脚部倾斜。实施例五如图1-4所示,一种预防足下垂装置,包括底板1、第一支撑板2、第二支撑板3和脚踏板4;底板1顶部一侧安装有第一支撑板2,第一支撑板2靠近底板1的一侧对称安装有两块固定板5,固定板5上设有条形滑槽6,条形滑槽6底部等距离设置有多个固定槽7,两块固定板5之间设有伸缩板8,伸缩板8靠近两块固定板5的一端两侧均设有固定块9,固定块9设在固定槽7内,伸缩板8远离两块固定板5的一端安装有第二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防足下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第一支撑板(2)、第二支撑板(3)和脚踏板(4);所述底板(1)顶部一侧安装有所述第一支撑板(2),所述第一支撑板(2)靠近所述底板(1)的一侧对称安装有两块固定板(5),所述固定板(5)上设有条形滑槽(6),所述条形滑槽(6)底部等距离设置有多个固定槽(7),两块所述固定板(5)之间设有伸缩板(8),所述伸缩板(8)靠近两块所述固定板(5)的一端两侧均设有固定块(9),所述固定块(9)设在所述固定槽(7)内,所述伸缩板(8)远离两块所述固定板(5)的一端安装有第二支撑板(3),所述第二支撑板(3)背离所述伸缩板(8)的一侧设有所述脚踏板(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防足下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第一支撑板(2)、第二支撑板(3)和脚踏板(4);所述底板(1)顶部一侧安装有所述第一支撑板(2),所述第一支撑板(2)靠近所述底板(1)的一侧对称安装有两块固定板(5),所述固定板(5)上设有条形滑槽(6),所述条形滑槽(6)底部等距离设置有多个固定槽(7),两块所述固定板(5)之间设有伸缩板(8),所述伸缩板(8)靠近两块所述固定板(5)的一端两侧均设有固定块(9),所述固定块(9)设在所述固定槽(7)内,所述伸缩板(8)远离两块所述固定板(5)的一端安装有第二支撑板(3),所述第二支撑板(3)背离所述伸缩板(8)的一侧设有所述脚踏板(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防足下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踏板(4)靠近所述第二支撑板(3)的一侧四个角上均安装有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洁莉,孙慧敏,陈劲草,张菲杨,黄凯欣,高锦,施俊,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