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部矫正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90031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19: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耳部矫正器,涉及耳部矫正器技术领域,包括耳托和耳盖,耳托包括牵引器定型片,耳托的外表面位于边缘处固定安装有牵引器定型片,耳托的内部开设有耳槽,耳托的内部位于耳槽的一侧开设有凹槽,耳托的外表面开设有耳轮槽,耳盖包括牵引器,耳盖的顶部位于边缘处固定安装有牵引器,耳盖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凸板,凸板和耳盖的中心处均开设有透气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多组牵引器与牵引器定型片相互卡接,提高耳托和耳盖的初步连接稳固,同时设置两组耳轮槽和耳轮块,进行进一步的连接稳定,避免了病人在佩戴时,耳托与耳盖发生脱落的现象,同时设置穴位刺激槽,使得佩戴时,无需拆除,可直接进行刺激穴位,无需拆装矫正器,降低操作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耳部矫正器
本技术涉及角耳部矫正器
,尤其涉及耳部矫正器。
技术介绍
耳朵由皮肤覆盖的软骨复杂结构组成,从而形成耳朵特征性的形状,耳朵的某些主要结构是耳轮,耳轮是耳朵的最外部分,其特征在于卷边或边缘(耳轮边缘),耳舟(或舟状窝)将耳轮边缘与形成定义弯曲形状的对耳轮分开,从而将耳舟与外耳分开,对耳轮引起具有两个腿部的Y形结构,两个腿部形成Y的分叉,并汇合到对耳轮的本体内,两个腿部之间的区域是三角窝,通向耳道的深凹陷是外耳碗状物。它具有倾斜和垂直分量。垂直部件贡献于耳朵的突出并与对耳轮连续。但是世界上还是存在着一些耳朵畸形,需要对耳朵进行矫正,这就需要矫正器,但是传统的矫正器在使用时,仅仅采用单一的连接部件,使得耳托和耳盖进行连接,但是遇到一定的碰撞和抖动时,就会使得耳托和耳盖发生偏移,导致矫正器的连接不稳定,使得矫正器的治疗作用不佳,同时在需要对耳朵的穴位进行刺激时,需要把矫正器进行拆卸,导致操作麻烦,增加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耳部矫正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耳部矫正器,包括耳托和耳盖,所述耳托包括牵引器定型片,所述耳托的外表面位于边缘处固定安装有牵引器定型片,所述耳托的内部开设有耳槽,所述耳托的内部位于耳槽的一侧开设有凹槽,所述耳托的外表面开设有耳轮槽,所述耳盖包括牵引器,所述耳盖的顶部位于边缘处固定安装有牵引器,所述耳盖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凸板,所述凸板和耳盖的中心处均开设有透气孔,所述耳盖的顶部位于边缘处固定安装有穴位刺激槽,所述耳盖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耳轮块。优选的,所述牵引器定型片和牵引器的位置和数量相适配,所述牵引器定型片和牵引器的大小尺寸相适配,所述耳托通过牵引器定型片与耳盖通过牵引器相互插接。优选的,所述耳槽和凹槽之间形成耳甲矫正器,所述耳甲矫正器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贴。优选的,所述耳轮槽和耳轮块的大小尺寸相适配,所述凸板和凹槽的大小尺寸相适配。优选的,所述耳托的外表面边缘处可以是密封或者开口的,且耳托的外表面边缘处开口处与耳槽连通。有益效果1、本技术中,通过多组牵引器与牵引器定型片相互卡接,提高耳托和耳盖的初步连接稳固,同时设置两组耳轮槽和耳轮块,进行进一步的连接稳定,避免了病人在佩戴时,耳托与耳盖发生脱落的现象,同时设置穴位刺激槽,使得佩戴时,无需拆除,可直接进行刺激穴位,无需拆装矫正器,降低操作难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耳部矫正器的立体正视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耳部矫正器的立体仰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耳部矫正器的耳托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耳部矫正器的耳盖正视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提出耳部矫正器的耳盖仰视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提出耳部矫正器的立体正视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提出耳部矫正器的立体仰视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提出耳部矫正器的耳托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提出耳部矫正器的耳盖正视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提出耳部矫正器的耳盖仰视的结构示意图。图例说明:1、耳托;11、牵引器定型片;12、耳槽;13、凹槽;14、耳甲矫正器;15、耳轮槽;2、耳盖;21、牵引器;22、透气孔;23、凸板;24、穴位刺激槽;25、耳轮块。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实施例1参照图1-5,耳部矫正器,包括耳托1和耳盖2,耳托1的外表面边缘处可以是密封,耳托1包括牵引器定型片11,耳托1的外表面位于边缘处固定安装有牵引器定型片11,耳托1的内部开设有耳槽12,耳托1的内部位于耳槽12的一侧开设有凹槽13,耳槽12和凹槽13之间形成耳甲矫正器14,耳甲矫正器1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贴,耳托1的外表面开设有耳轮槽15,耳盖2包括牵引器21,耳盖2的顶部位于边缘处固定安装有牵引器21,耳盖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凸板23,凸板23和耳盖2的中心处均开设有透气孔22,耳盖2的顶部位于边缘处固定安装有穴位刺激槽24,耳盖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耳轮块25,耳轮槽15和耳轮块25的大小尺寸相适配,凸板23和凹槽13的大小尺寸相适配,牵引器定型片11和牵引器21的位置和数量相适配,牵引器定型片11和牵引器21的大小尺寸相适配,耳托1通过牵引器定型片11与耳盖2通过牵引器21相互插接,通过多组牵引器21与牵引器定型片11相互卡接,提高耳托1和耳盖2的初步连接稳固,同时设置两组耳轮槽15和耳轮块25,进行进一步的连接稳定,避免了病人在佩戴时,耳托1与耳盖2发生脱落的现象,同时设置穴位刺激槽24,使得佩戴时,无需拆除,可直接进行刺激穴位,无需拆装矫正器,降低操作难度。实施例2参照图6-10,耳部矫正器,包括耳托1和耳盖2,耳托1的外表面边缘处可以是开口的,且耳托1的外表面边缘处开口处与耳槽12连通,耳托1包括牵引器定型片11,耳托1的外表面位于边缘处固定安装有牵引器定型片11,耳托1的内部开设有耳槽12,耳托1的内部位于耳槽12的一侧开设有凹槽13,耳槽12和凹槽13之间形成耳甲矫正器14,耳甲矫正器1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贴,耳托1的外表面开设有耳轮槽15,耳盖2包括牵引器21,耳盖2的顶部位于边缘处固定安装有牵引器21,耳盖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凸板23,凸板23和耳盖2的中心处均开设有透气孔22,耳盖2的顶部位于边缘处固定安装有穴位刺激槽24,耳盖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耳轮块25,耳轮槽15和耳轮块25的大小尺寸相适配,凸板23和凹槽13的大小尺寸相适配,牵引器定型片11和牵引器21的位置和数量相适配,牵引器定型片11和牵引器21的大小尺寸相适配,耳托1通过牵引器定型片11与耳盖2通过牵引器21相互插接,通过多组牵引器21与牵引器定型片11相互卡接,提高耳托1和耳盖2的初步连接稳固,同时设置两组耳轮槽15和耳轮块25,进行进一步的连接稳定,避免了病人在佩戴时,耳托1与耳盖2发生脱落的现象,同时设置穴位刺激槽24,使得佩戴时,无需拆除,可直接进行刺激穴位,无需拆装矫正器,降低操作难度。本技术的工作原理:通过多组牵引器21与牵引器定型片11相互卡接,提高耳托1和耳盖2的初步连接稳固,同时设置两组耳轮槽15和耳轮块25,进行进一步的连接稳定,避免了病人在佩戴时,耳托1与耳盖2发生脱落的现象,同时设置穴位刺激槽24,使得佩戴时,无需拆除,可直接进行刺激穴位,无需拆装矫正器,降低操作难度。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耳部矫正器,包括耳托(1)和耳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托(1)包括牵引器定型片(11),所述耳托(1)的外表面位于边缘处固定安装有牵引器定型片(11),所述耳托(1)的内部开设有耳槽(12),所述耳托(1)的内部位于耳槽(12)的一侧开设有凹槽(13),所述耳托(1)的外表面开设有耳轮槽(15),所述耳盖(2)包括牵引器(21),所述耳盖(2)的顶部位于边缘处固定安装有牵引器(21),所述耳盖(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凸板(23),所述凸板(23)和耳盖(2)的中心处均开设有透气孔(22),所述耳盖(2)的顶部位于边缘处固定安装有穴位刺激槽(24),所述耳盖(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耳轮块(25)。/n

【技术特征摘要】
1.耳部矫正器,包括耳托(1)和耳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托(1)包括牵引器定型片(11),所述耳托(1)的外表面位于边缘处固定安装有牵引器定型片(11),所述耳托(1)的内部开设有耳槽(12),所述耳托(1)的内部位于耳槽(12)的一侧开设有凹槽(13),所述耳托(1)的外表面开设有耳轮槽(15),所述耳盖(2)包括牵引器(21),所述耳盖(2)的顶部位于边缘处固定安装有牵引器(21),所述耳盖(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凸板(23),所述凸板(23)和耳盖(2)的中心处均开设有透气孔(22),所述耳盖(2)的顶部位于边缘处固定安装有穴位刺激槽(24),所述耳盖(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耳轮块(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部矫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器定型片(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芳
申请(专利权)人:石家庄保泰医疗器械贸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