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部件安装结构、方法及车辆技术

技术编号:2478897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19: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辆部件安装结构、方法及车辆,所述车辆部件安装结构包括:车车顶盖;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位于车顶盖内侧,且在靠近所述车顶盖的一侧具有安装结构结构,所述安装结构结构用于安装车辆部件,所述车顶盖覆盖所述安装结构结构,且使所述安装结构不暴露于所述车顶盖外侧。该结构可以在有人驾驶车辆或无人车,即无人驾驶,自动驾驶车辆,不安装其他部件时安装点隐藏,保证外观美观,使用时,改制简单,便于灵活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部件安装结构、方法及车辆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领域,更具体地,涉及车辆部件安装结构、方法及车辆。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进步,无人车越来越多,用户对于无人车需求也变得多种多样,无人车的应用场景不同,其外部需要安装的结构也就会不同,如无人喷洒车需要安装道路宽度的传感器、提醒落人的扬声器,安防车需要安装摄像头、路由器等。因此,无人车车身为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车身上的部件安装点需要针对客户的需求单独定制,不便于车身的批量化生产;然而,如果批量生产,将可能用到的安装结构均进行预留,一些外露的安装结构在不使用时,则将影响整个无人车的美观。因此,研制一种既能够满足不同客户不同需求,且可以实现量产的无人车车身变得日益迫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辆部件安装结构、方法及车辆,能够将可能用到的安装点隐藏在车身外表面的内部,不影响美观,而且可以实现批量生产。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部件安装结构,包括:车车顶盖;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位于车顶盖内侧,且在靠近所述车顶盖的一侧具有安装结构结构,所述安装结构结构用于安装车辆部件,所述车顶盖覆盖所述安装结构结构,且使所述安装结构不暴露于所述车顶盖外侧。进一步地,所述车顶盖的外表面上具有导向部,所述导向部与所述安装结构结构的位置相对应。进一步地,所述导向部为朝向所述安装支架的凹穴、远离所述安装支架的凸起、颜色或图形标记。进一步地,所述车顶盖与所述安装支架之间具有相互配合的限位部。进一步地,所述限位部包括位于所述车顶盖内表面的限位柱,及位于所述安装支架上的限位孔,所述限位柱与所述限位孔相匹配。进一步地,所述车顶盖的内表面在与所述安装支架之间设有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位于所述安装结构的外周。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结构为筒状结构,所述筒状结构的上端与所述车顶盖的内表面一体成型,所述支撑结构的下端为自由端并与所述安装支架相接触。进一步地,所述安装结构结构为旋合结构或嵌合结构或粘贴结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上述车辆部件安装结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上述车辆的车辆部件的安装方法,包括:在所述车顶盖上打孔,所述孔的位置与所述安装支架上的所述安装结构结构的位置相对应;将所述车辆部件置于所述孔的上方,并通过所述安装结构结构安装于所述车辆上。本专利技术的车辆部件安装结构能够实现车辆的批量生产,同时在不使用时安装点隐藏,保证外观美观;使用时,改制简单,便于灵活操作。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而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限制。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车辆部件安装结构的示意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车辆部件安装结构的示意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车辆部件安装方法的流程图。车顶盖-10,导向部-11,限位柱-12,安装支架-20,安装结构-21,限位孔-22,限位部-30,支撑结构-31.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车辆部件安装结构的示意框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部件安装结构,包括:车顶盖10;安装支架20,所述安装支架20位于车顶盖内侧,且在靠近所述车顶盖10的一侧具有安装结构21,所述安装结构21用于安装车辆部件,所述车顶盖10覆盖所述安装结构21,且使所述安装结构不暴露于所述车顶盖(10)外侧。具体地,所述车顶盖10为汽车车顶盖,可安装在车内骨架上,只要确保该安装支架靠近所述车顶该即可,具体的安装基底在此不做限定。所述安装支架20靠近所述车车顶盖10的一侧可以为平面状,也可以与所述车车顶盖10随形,从结构稳定性上优选为随形,从加工的批量化优选平面状。本专利技术优选为平面状。这是由于安装支架20位于车车顶盖10下的不同位置,车车顶盖10为曲面,不同位置处的曲率不同,如果选择随行的安装支架,则需要生产不同曲率的支架,加大生产成本。安装结构21则是为了实现车辆部件的安装,其可以是与车辆部件上的卡扣相配合的扣合部,即安装结构21为扣合槽或扣合凸起等,当然,也可以是与车辆部件上的螺钉配合的螺纹孔,利用螺钉与螺纹孔的螺纹配合实现安装;也可以是平滑结构,利用胶水等外力实现安装。车辆部件指的是将要安装在所述车顶盖10上的部件,这主要是由于无论是无人驾驶车还是有人驾驶车,不同的车主均有在车顶盖10不同位置安装不同部件的需求,如有的安装货架、有的则需要警灯、扬声器或路由器等。由于车主的使用场景不同,其对车的功能要求也就不同,因此,车顶盖10上的部件安装点也将不同。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为了满足不同车主的需求,将可能用到的安装结构21全部预留出来,为了不影响美观,同时实现车辆的批量生产,因此将安装结构21全部隐藏在车顶盖10下方。所述安装结构21的数量可以按照不同车型车顶盖10上电器部件的布置和安装需求确定,可以为多个,且可分布在车顶盖10下的不同位置,在此不做限定。安装支架20的材质优选为铝合金材质,能够满足大负载支撑。通过此设计,不同车主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将安装结构21对应的车顶盖10位置打通,进行安装即可。该打通可以使用钻头、打孔机等进行打孔,改制简单,便于灵活操作。如果没有安装相应部件的需求,则可以不打通车顶盖10,也不影响车辆的整体美观。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车顶盖10的外表面上具有导向部11,所述导向部11与所述安装结构21的位置相对应。其中,外表面指的是远离所述安装支架20的一面,即朝向车外的一面。所述导向部11可以是区别于车顶盖10其他位置处的颜色标记、图形标记、材质标记或者形状标记等。除了设置明确的导向部外,也可以根据具体位置设置坐标系,如距离车顶盖边缘的距离等,限定出安装结构与所述车顶盖的对应位置。通过设置导向部11,方便车主快速准确的找到位于车顶盖10下方的安装结构21的位置。为了进一步实现打孔的准确性,可以在导向部11设置圆心以及孔的大小,通过此设置,不光可以确定打孔时打孔机器的位置,而且可以明确打孔的大小,避免打孔太小,无法安装,也可以避免打孔太大,对车顶盖10的美观产生影响。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导向部11优选为朝向所述安装支架20的凹穴、远离所述安装支架20的凸起或颜色或图形标记。所述凹穴及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部件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车车顶盖(10);/n安装支架(20),所述安装支架(20)位于车顶盖内侧,且在靠近所述车顶盖(10)的一侧具有安装结构结构(21),所述安装结构结构(21)用于安装车辆部件,所述车顶盖(10)覆盖所述安装结构结构(21),且使所述安装结构不暴露于所述车顶盖(10)外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部件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车顶盖(10);
安装支架(20),所述安装支架(20)位于车顶盖内侧,且在靠近所述车顶盖(10)的一侧具有安装结构结构(21),所述安装结构结构(21)用于安装车辆部件,所述车顶盖(10)覆盖所述安装结构结构(21),且使所述安装结构不暴露于所述车顶盖(10)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车辆部件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顶盖(10)的外表面上具有导向部(11),所述导向部(11)与所述安装结构结构(21)的位置相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部件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部(11)为朝向所述安装支架(20)的凹穴、远离所述安装支架(20)的凸起、颜色或图形标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部件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顶盖(10)与所述安装支架(20)之间具有相互配合的限位部(3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辆部件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30)包括位于所述车顶盖(10)内表面的限位柱(12),及位于所述安装支架(20)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洪涛
申请(专利权)人:新石器慧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