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料夹具及具有该上料夹具的注塑冲压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8815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19: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上料夹具及具有该上料夹具的注塑冲压设备。该上料夹具包括:第一固定座,设置有第一上料孔;第一敲击组件,与所述第一固定座相连,用于将插设于所述第一上料孔内的第一物料撞入加工设备;第一传动杆,与所述第一敲击组件相连;第一驱动机构,通过所述第一传动杆与所述第一敲击组件相连,用于带动所述第一敲击组件撞击所述第一物料,以将所述第一物料撞入所述加工设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上料夹具具有结构简单紧凑,上料便捷,兼容性强,同步性能好,维护成本低及生产效率高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上料夹具及具有该上料夹具的注塑冲压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注塑
,尤其涉及一种上料夹具及具有该上料夹具的注塑冲压设备。
技术介绍
半导体器件是导电性介于良导电体与绝缘体之间,利用半导体材料特殊电特性来完成特定功能的电子器件,可用来产生、控制、接收、变换、放大信号和进行能量转换。随着技术的发展电子产品小型化多功能化已经成为主要的发展方向,电子产品小型化要求半导体器件不仅需要尺寸更小,更需要保证其结构强度及防污染防腐蚀性能,因此需要采用注塑封装的方式对半导体器件进行封装;然而现有技术中注塑料上料仍然需要手工上料,生产效率低,极大的制约了智能设备的发展,因此,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上料便捷的上料夹具成为目前务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结构简单紧凑,上料便捷的上料夹具及具有该上料夹具的注塑冲压设备。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上料夹具,所述上料夹具包括:第一固定座,设置有第一上料孔;第一敲击组件,与所述第一固定座相连,用于将插设于所述第一上料孔内的第一物料撞入加工设备;第一传动杆,与所述第一敲击组件相连;第一驱动机构,通过所述第一传动杆与所述第一敲击组件相连,用于带动所述第一敲击组件撞击所述第一物料,以将所述第一物料撞入所述加工设备。优选地,所述第一敲击组件包括:第一铰接座,与所述第一固定座相连;第一活动柄,所述第一活动柄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铰接座铰接相连;第一撞击件,与所述第一活动柄的第二端相连,用于将插设于所述第一上料孔内的所述第一物料撞入所述加工设备;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通过所述第一传动杆与所述第一活动柄相连,用于带动所述第一撞击件撞击所述第一物料,以将所述第一物料撞入加工设备。优选地,所述第一活动柄与所述第一撞击件可拆卸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座还设置有第二上料孔;所述上料夹具还包括:第二敲击组件,与所述第一固定座相连,用于将插设于所述第二上料孔内的第二物料撞入所述加工设备;第二传动杆,与所述第二敲击组件相连;联动杆,分别与所述第一传动杆及所述第二传动杆活动连接。优选地,所述上料夹具还包括:上料到位检测机构,与所述第一固定座相连,通过检测所述联动杆的位置以检测所述第一物料及所述第二物料是否上料到位。优选地,所述上料到位检测机构包括:对射式光电开关,其包括发射器及接收器,所述发射器与所述接收器之间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联动杆的检测开口。优选地,所述上料夹具还包括:第一阻挡件,设置于所述第一上料孔背向所述第一敲击组件的一侧;在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阻挡件位于所述第一上料孔的一侧,以阻挡所述第一物料朝向所述加工设备运动;在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阻挡件与所述第一上料孔位置错开设置,以使所述第一物料能够朝向所述加工设备运动。优选地,所述上料夹具还包括:第一导向杆,与所述第一固定座活动连接;第二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一阻挡件及所述第一导向杆相连,用于带动所述第一阻挡件运动。优选地,所述第一阻挡件与所述第一导向杆活动连接,并能够沿所述第一导向杆的轴向运动。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注塑冲压设备,包括上料夹具,所述上料夹具为上述所述的上料夹具。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上料夹具及具有该上料夹具的注塑冲压设备;所述上料夹具包括:第一固定座,设置有第一上料孔;第一敲击组件,与所述第一固定座相连,用于将插设于所述第一上料孔内的第一物料撞入加工设备;第一传动杆,与所述第一敲击组件相连;第一驱动机构,通过所述第一传动杆与所述第一敲击组件相连,用于带动所述第一敲击组件撞击所述第一物料,以将所述第一物料撞入所述加工设备。通过所述第一上料孔对所述第一物料进行预定位,然后再通过所述第一敲击组件敲击所述第一物料,使所述第一物料振动,进而使得所述第一物料快捷顺畅地进入所述加工设备中。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上料夹具具有结构简单紧凑,上料便捷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上料夹具的优选实施例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上料夹具的优选实施例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如果不冲突,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各个特征可以相互结合,均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请参阅图1至图3,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上料夹具,其包括:第一固定座10,设置有第一上料孔11;第一敲击组件20,与所述第一固定座10相连,用于将插设于所述第一上料孔11内的第一物料撞入加工设备;第一传动杆31,与所述第一敲击组件20相连;第一驱动机构30,通过所述第一传动杆31与所述第一敲击组件20相连,用于带动所述第一敲击组件20撞击所述第一物料,以将所述第一物料撞入所述加工设备。通过所述第一上料孔11对所述第一物料进行预定位,然后再通过所述第一敲击组件20敲击所述第一物料,使所述第一物料振动,进而使得所述第一物料快捷顺畅地进入所述加工设备中。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上料夹具具有结构简单紧凑,上料便捷等优点。优选地,所述第一敲击组件20包括:第一铰接座21,与所述第一固定座10相连;第一活动柄22,所述第一活动柄22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铰接座21铰接相连;第一撞击件23,与所述第一活动柄22的第二端相连,用于将插设于所述第一上料孔11内的所述第一物料撞入所述加工设备;所述第一驱动机构30通过所述第一传动杆31与所述第一活动柄22相连,用于带动所述第一撞击件23撞击所述第一物料,以将所述第一物料撞入加工设备。因此,所述上料夹具具有结构简单紧凑的优点。优选地,所述第一活动柄22与所述第一撞击件23可拆卸连接;以便于针对不同的物料选择相应的撞击件;因此,所述上料夹具具有兼容性强,维护成本低等优点。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座10还设置有第二上料孔12,所述第二上料孔12与所述第一上料孔11并排设置;所述上料夹具还包括:第二敲击组件24,与所述第一固定座10相连,用于将插设于所述第二上料孔12内的第二物料撞入所述加工设备;第二传动杆32,与所述第二敲击组件24相连;联动杆33,分别与所述第一传动杆31及所述第二传动杆32活动连接,以使所述第二传动杆32与所述第一传动杆31联动,从而使得所述第一驱动机构30能够同时带动所述第一敲击组件20及所述第二敲击组件24进行敲击。因此,所述上料夹具具有结构简单紧凑,同步性能好,生产效率高等优点。优选地,所述第二敲击组件24包括:第二铰接座25,与所述第一固定座10相连;第二活动柄26,所述第二活动柄26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铰接座25铰接相连;第二撞击件27,与所述第二活动柄26的第二端相连,用于将插设于所述第二上料孔12内的所述第二物料撞入所述加工设备;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上料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夹具包括:/n第一固定座,设置有第一上料孔;/n第一敲击组件,与所述第一固定座相连,用于将插设于所述第一上料孔内的第一物料撞入加工设备;/n第一传动杆,与所述第一敲击组件相连;/n第一驱动机构,通过所述第一传动杆与所述第一敲击组件相连,用于带动所述第一敲击组件撞击所述第一物料,以将所述第一物料撞入所述加工设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料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夹具包括:
第一固定座,设置有第一上料孔;
第一敲击组件,与所述第一固定座相连,用于将插设于所述第一上料孔内的第一物料撞入加工设备;
第一传动杆,与所述第一敲击组件相连;
第一驱动机构,通过所述第一传动杆与所述第一敲击组件相连,用于带动所述第一敲击组件撞击所述第一物料,以将所述第一物料撞入所述加工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料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敲击组件包括:
第一铰接座,与所述第一固定座相连;
第一活动柄,所述第一活动柄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铰接座铰接相连;
第一撞击件,与所述第一活动柄的第二端相连,用于将插设于所述第一上料孔内的所述第一物料撞入所述加工设备;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通过所述第一传动杆与所述第一活动柄相连,用于带动所述第一撞击件撞击所述第一物料,以将所述第一物料撞入加工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料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动柄与所述第一撞击件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任一项所述的上料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座还设置有第二上料孔;所述上料夹具还包括:
第二敲击组件,与所述第一固定座相连,用于将插设于所述第二上料孔内的第二物料撞入所述加工设备;
第二传动杆,与所述第二敲击组件相连;
联动杆,分别与所述第一传动杆及所述第二传动杆活动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超祥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远望工业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