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设备的热风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8781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19: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烹饪设备的热风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设备,所述烹饪设备的热风组件包括:隔热板;电机,所述电机安装于所述隔热板的第一侧;第一扇叶,所述第一扇叶与所述电机动力耦合连接,且位于所述隔热板的第二侧;第二扇叶,所述第二扇叶与所述电机动力耦合连接,且所述第二扇叶位于所述电机背离所述隔热板的一侧。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烹饪设备的热风组件,通过隔热板、电机、第一扇叶和第二扇叶的设置,使隔热板与第二扇叶之间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且使热风组件的结构更加紧凑,且减小了热风组件的轴向尺寸,使烹饪设备的热风组件便于在烹饪设备上的布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烹饪设备的热风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设备
本技术属于厨房电器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烹饪设备的热风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设备。
技术介绍
热风烧烤功能的烤箱、蒸烤箱以及微波炉等烹饪设备具有加热风扇,加热风扇的驱动电机的关键指标之一是电机温升,电机散热是解决电机温升的关键技术。相关技术中,需要将电机先固定在电机支架上,电机支架再固定在隔热板上,电机支架的使用增加了热风组件的总成本,且电机的散热风扇安装在电机支架与隔热板之间,由于风扇是转动件,支架与隔热板是静止件,转动件与静止件之间需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因此这种装配结构增加了热风组件的总体轴向尺寸。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烹饪设备的热风组件,所述烹饪设备的热风组件轴向尺寸小,制造成本低。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热风组件包括:隔热板;电机,所述电机安装于所述隔热板的第一侧;第一扇叶,所述第一扇叶与所述电机动力耦合连接,且位于所述隔热板的第二侧;第二扇叶,所述第二扇叶与所述电机动力耦合连接,且所述第二扇叶位于所述电机背离所述隔热板的一侧。根据本技术的烹饪设备的热风组件,通过隔热板、电机、第一扇叶和第二扇叶的设置,使隔热板与第二扇叶之间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且使热风组件的结构更加紧凑,且减小了热风组件的轴向尺寸,使烹饪设备的热风组件便于在烹饪设备上的布置。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热风组件,隔热板的第一侧设有朝第二侧凹陷的容纳槽,所述电机的至少部分容纳于所述容纳槽。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热风组件,所述容纳槽的底壁相对于所述隔热板朝所述隔热板的第二侧凸出,所述第一扇叶包括第一骨架和第一叶片,所述第一叶片与所述第一骨架的径向外端相连,且所述第一叶片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骨架的径向内端的靠近所述电机的一侧。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热风组件,所述第一骨架包括主体段、弯折段和连接段,所述主体段沿径向延伸至所述容纳槽的底壁的边沿,所述弯折段的第一端与所述主体段的径向外端相连,且向靠近所述电机的方向弯折,所述弯折段的第二端与所述连接段相连,所述连接段沿径向向外延伸,所述第一叶片与所述连接段的背离所述隔热板的一侧相连,所述第一叶片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主体段的靠近所述电机的一侧。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热风组件,所述容纳槽为圆台形,且圆台形的所述容纳槽的面积较大的底面敞开,圆台形的所述容纳槽的面积较小的底面封闭,以形成所述容纳槽的底壁。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热风组件,所述第二扇叶包括第二骨架和第二叶片,所述第二叶片与所述第二骨架的径向外端相连,所述第二叶片的径向内端到所述第二骨架中心的距离大于所述电机的最大半径,且所述第二叶片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二骨架的至少部分的靠近所述电机的一侧。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热风组件,所述第二叶片与所述电机在轴向上具有重合区域。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热风组件,所述第二叶片与所述第二骨架的靠近所述电机的一侧相连。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热风组件,所述电机的电机轴的两端分别从所述电机的电机主体的两端伸出,所述电机轴的第一端贯穿所述隔热板与所述第一叶片相连,所述电机轴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叶片相连。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烹饪设备,包括根据本技术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烹饪设备的热风组件。所述烹饪设备与上述的烹饪设备的热风组件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热风组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烹饪设备的热风组件100;第一扇叶1;第一骨架11;主体段111;弯折段112;连接段113;第一叶片12;第二扇叶2;第二骨架21;第二叶片22;隔热板3;容纳槽31;容纳槽的底壁311;容纳槽的侧壁312;电机4;电机轴41;发热管5。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下面参考图1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热风组件100。根据本技术的烹饪设备的热风组件100可以用于具备热风烧烤功能的烤箱、蒸烤箱以及微波炉等烹饪设备。烹饪设备的热风组件100可以包括发热管5、隔热板3、电机4、第一扇叶1和第二扇叶2。电机4安装于隔热板3的第一侧,第一扇叶1与电机4动力耦合连接,且位于隔热板3的第二侧;第二扇叶2与电机4动力耦合连接,且第二扇叶2位于电机4背离隔热板3的一侧,其中隔热板的第二侧可以朝向烹饪设备的烹饪腔。第一扇叶1与第二扇叶2分别与电机4动力耦合连接,当第一扇叶1转动时,可以用于朝向隔热板的第二侧吹风,以将发热管5加热的空气吹入隔热板3的第二侧的烹饪腔,第二扇叶2转动时,可以用于将空气吹向电机4,,使电机4处的空气流动以实现对电机4的散热,当然,第二扇叶2也可以向背离电机4的方向吹风,以将电机4处的热空气吹离电机,即第二扇叶2用于增强电机4处的空气流动,以实现电机4的散热。发热管5和第一扇叶1安装在隔热板3的第二侧,电机4和第二扇叶2安装在隔热板3的第一侧,由此,经过发热管5加热的空气可以由第一扇叶1吹入烹饪腔,以实现热风烧烤等功能,第二扇叶2用于对电机4进行散热,通过第二扇叶2的转动,增强电机4处的空气流动,从而实现对电机4的散热。其中,第一扇叶1、第二扇叶2分别安装在电机4的两侧,且电机4安装于隔热板3,从而可以将电机4安装于隔热板3,且电机4设在隔热板3与第二扇叶2之间,即保证了第二扇叶2与隔热板3在轴向上间隔开,以使隔热板3与第二扇叶2之间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隔热板3不会妨碍第二扇叶2的转动,且省去了安装支架的设置,使热风组件100的结构更加紧凑,且减小了热风组件100的轴向尺寸。根据本技术的烹饪设备的热风组件100,通过隔热板3、电机4、第一扇叶1和第二扇叶2的设置,使隔热板3与第二扇叶2之间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且使热风组件100的结构更加紧凑,且减小了热风组件100的轴向尺寸,使烹饪设备的热风组件100便于在烹饪设备上的布置。下面参照图1描述根据本技术的烹饪设备的热风组件100的一些实施例。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隔热板3的第一侧设有朝第二侧凹陷的容纳槽31,电机4的至少部分容纳于容纳槽31,容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烹饪设备的热风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n隔热板;/n电机,所述电机安装于所述隔热板的第一侧;/n第一扇叶,所述第一扇叶与所述电机动力耦合连接,且位于所述隔热板的第二侧;/n第二扇叶,所述第二扇叶与所述电机动力耦合连接,且所述第二扇叶位于所述电机背离所述隔热板的一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烹饪设备的热风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隔热板;
电机,所述电机安装于所述隔热板的第一侧;
第一扇叶,所述第一扇叶与所述电机动力耦合连接,且位于所述隔热板的第二侧;
第二扇叶,所述第二扇叶与所述电机动力耦合连接,且所述第二扇叶位于所述电机背离所述隔热板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设备的热风组件,其特征在于,隔热板的第一侧设有朝第二侧凹陷的容纳槽,所述电机的至少部分容纳于所述容纳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设备的热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槽的底壁相对于所述隔热板朝所述隔热板的第二侧凸出,所述第一扇叶包括第一骨架和第一叶片,所述第一叶片与所述第一骨架的径向外端相连,且所述第一叶片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骨架的径向内端的靠近所述电机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设备的热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骨架包括主体段、弯折段和连接段,所述主体段沿径向延伸至所述容纳槽的底壁的边沿,所述弯折段的第一端与所述主体段的径向外端相连,且向靠近所述电机的方向弯折,所述弯折段的第二端与所述连接段相连,所述连接段沿径向向外延伸,所述第一叶片与所述连接段的背离所述隔热板的一侧相连,所述第一叶片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主体段的靠近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云龙孙炎军唐相伟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