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体除臭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78588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19: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体除臭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液体除臭剂包含以下质量百分比计的组分:纳米二氧化钛6~9%、EGCG‑ZnO纳米颗粒5~10%、壳聚糖季铵盐6~10%、锌盐3~6%、植物精油1~4%、γ‑己内酯3~5%、枯草菌脂肽钠1~3%、鲸蜡硬脂基葡糖苷3~5%、助剂2~6%,余量为水。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液体除臭剂综合多种除臭技术,除臭效果全面,具有高效、速效的除臭特点,能从源头上扼制臭气的产生,从根本上彻底消除臭气,并且对人体无害,适用于家居、酒店、医院、会场和其它公共场所及其设施的抗菌除异味、臭味的处理,应用范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体除臭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除臭领域,尤其涉及液体除臭剂,具体涉及一种液体除臭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呈臭物质是一类挥发性极强的物质,其具有多种化学特性,如酸性、碱性、极性和非极性,主要存在于污水处理厂、垃圾场、养殖场等场所。恶臭污染对周边生态环境影响很大,且还会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导致人们出现嗅觉失调、恶心、头痛、癌变、畸变等症状。随着环保要求越来越高,臭气污染问题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除臭研究意义重大,且应用前景广阔。臭气的成分复杂,治理难度较大。目前,国内外消除臭味的一般方法有掩盖法、吸附法、臭氧除臭、金属氧化物或者酶反应除臭等。掩盖法除臭是用一些怡人的芳香剂掩盖臭味,但是当芳香剂挥发后,臭气分子依然存在,不能彻底消除;吸附法除臭是用一些类似活性炭、硅藻土的多孔物质吸附住臭气分子,该方法的缺点是吸附具有选择性(如活性炭对氨气、三甲胺等胺类物质的消臭作用就极不理想)。而且活泼炭需要定期更换或者再生,成本较高;利用臭气或酶反应除臭的可行性不高。因此迫切需要寻求一种从多个方面消除臭味并且同时有效地抑制微生物繁殖,防止恶臭分子的再生成,从根本上解决臭味来源的液体除臭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液体除臭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液体除臭剂除臭效果全面,对人体无害,具有高效、速效的除臭特点,能防止恶臭分子的再生成,从根本上解决臭味来源。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一种液体除臭剂,包含以下质量百分比计的组分:纳米二氧化钛6~9%、EGCG-ZnO纳米颗粒5~10%、壳聚糖季铵盐6~10%、锌盐3~6%、植物精油1~4%、γ-己内酯3~5%、枯草菌脂肽钠1~3%、鲸蜡硬脂基葡糖苷3~5%、助剂2~6%,余量为水。优选,所述的液体除臭剂,包含以下质量百分比计的组分:纳米二氧化钛8%、EGCG-ZnO纳米颗粒8%、壳聚糖季铵盐9%、锌盐4%、植物精油3%、γ-己内酯4%、枯草菌脂肽钠2%、鲸蜡硬脂基葡糖苷5%、助剂4%,余量为水。优选,所述的EGCG-ZnO纳米颗粒为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和ZnO按摩尔比1:50~60组成。所述的EGCG-ZnO纳米颗粒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按EGCG和ZnO的摩尔比为1:50~60,分别准确称取EGCG和氯化锌,将EGCG和氯化锌溶于水,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体系的pH至7.0~7.5,将混合溶液在100℃下回流2~3h,室温下静置24~72h,于12000~15000rpm下离心15~20min,取沉淀,将沉淀用水反复清洗多次,干燥,得到EGCG-ZnO纳米颗粒。优选,所述的锌盐选自乳酸锌、蓖麻醇酸锌、4-羟基苯磺酸锌、葡萄糖酸锌中的至少一种。优选,所述的壳聚糖季铵盐为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壳聚糖。优选,所述的植物精油选自佛手柑精油、罗马洋甘菊精油、橙花精油、柠檬精油、玫瑰精油、葡萄柚精油中的至少一种。优选,所述的助剂为氨基己酸。本专利技术的液体除臭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壳聚糖季铵盐、锌盐、助剂和水,混合,搅拌溶解,然后加入枯草菌脂肽钠、鲸蜡硬脂基葡糖苷,搅拌均匀,加入纳米二氧化钛、EGCG-ZnO纳米颗粒、植物精油和γ-己内酯,使用高速均质机进行均质处理2~3min,得到液体除臭剂。本专利技术的液体除臭剂为性质稳定的乳状液,纳米二氧化钛(1~100nm)和EGCG-ZnO纳米颗粒(20~50nm)以单分散的形式悬浮于溶液中,协同发挥高效的光触媒催化降解以及抗菌活性,所述的EGCG-ZnO纳米颗粒将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和ZnO结合一起,一方面改善ZnO的分散乳化性能,使ZnO粒子稳定存在于溶液中,提升ZnO和TiO2的的光催化降解活性,所述的ZnO纳米粒子在可见光下仍具有显著的光触媒作用,可克服TiO2纳米粒子的光催化降解效果受限于紫外光的缺陷,提升除臭剂的应用范围。另一方面,EGCG的结构中具有6个邻位酚羟基,易发生降解、异构化及氧化,大大削弱其抗菌活性,EGCG和ZnO的结合可明显改善EGCG的稳定性,使其能发挥长效的杀菌作用。光触媒能催化恶臭气体中的有机物分解为CO2和H2O,通过杀菌作用抑制病原微生物释放臭气,从源头上扼制臭气的产生,从根本上彻底消除臭气。进一步的。配方中的壳聚糖季铵盐和锌盐通过物理吸附作用和化学键合作用,协同发挥显著的除臭作用。所述的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壳聚糖为水溶性壳聚糖,具有良好的抗菌性、成膜性、阳离子吸附性能,一方面提升了液体除臭剂的杀菌性能,另一方面阳离子吸附性能对酸性呈臭物质(硫化氢和低分子量有机酸)具有良好的吸附作用;水溶性和成膜性使液体除臭剂易于在除臭物体表面上形成良好的镀膜,有效阻止甲醛等有害物质释放,发挥物理性吸附作用。锌盐为含锌原子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通过成键的机理来除臭,活化的锌原子与臭味中的氮、硫原子形成很强的化合键从而彻底消除臭味,有效阻止呈臭物质释放的同时还能与空气中已存在的呈臭物质反应,达到快速除臭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选用新型的生物表面活性剂枯草菌脂肽钠和糖苷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鲸蜡硬脂基葡糖苷(INCI:鲸蜡硬脂醇(和)鲸蜡硬脂基葡糖苷)复配作为乳化剂,在氨基己酸助剂的作用下,能促使纳米二氧化钛、EGCG-ZnO纳米颗粒、植物精油及其它成分乳化形成性质稳定的微乳液,增加植物精油在溶液中的溶解度,其中纳米二氧化钛、EGCG-ZnO纳米颗粒是以单分散的形式悬浮于溶液中,经长时间的放置,不会发生沉淀或团结现象,呈高度分散状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液体除臭剂综合多种除臭技术,除臭效果全面,具有高效、速效的除臭特点,能从源头上扼制臭气的产生,从根本上彻底消除臭气,适用于家居、酒店、医院、会场和其它公共场所及其设施的抗菌除异味、臭味的处理,应用范广。(2)本专利技术的液体除臭剂使用方便,配制简单,成本低,除臭效果全面,对人体无害、安全,不会对人体产生不利影响。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实施例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说明,而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下述实施例中配方的组分,若无特别说明,均为常规市售产品。实施例1:EGCG-ZnO纳米颗粒的制备按EGCG和ZnO的摩尔比为1:50,分别准确称取4.58gEGCG和68.2g氯化锌,将EGCG和氯化锌溶于水,用1.25M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体系的pH至7.0,将混合溶液在100℃下回流3h,室温下静置72h,于15000rpm下离心15min,取沉淀,将沉淀用水反复清洗多次,干燥,得到EGCG-ZnO纳米颗粒。实施例2:EGCG-ZnO纳米颗粒的制备按EGCG和ZnO的摩尔比为1:60,分别准确称取4.58gEGCG和81.8g氯化锌,将EGCG和氯化锌溶于水,用1.25M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体系的pH至7.5,将混合溶液在100℃下回流2h,室温下静置24h,于12000rpm下离心20min,取沉淀,将沉淀用水反复清洗多次,干燥,得到EGCG-Zn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体除臭剂,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质量百分比计的组分:纳米二氧化钛6~9%、EGCG-ZnO纳米颗粒5~10%、壳聚糖季铵盐6~10%、锌盐3~6%、植物精油1~4%、γ-己内酯3~5%、枯草菌脂肽钠1~3%、鲸蜡硬脂基葡糖苷3~5%、助剂2~6%,余量为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体除臭剂,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质量百分比计的组分:纳米二氧化钛6~9%、EGCG-ZnO纳米颗粒5~10%、壳聚糖季铵盐6~10%、锌盐3~6%、植物精油1~4%、γ-己内酯3~5%、枯草菌脂肽钠1~3%、鲸蜡硬脂基葡糖苷3~5%、助剂2~6%,余量为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除臭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EGCG-ZnO纳米颗粒为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和ZnO按摩尔比1:50~60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除臭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EGCG-ZnO纳米颗粒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按EGCG和ZnO的摩尔比为1:50~60,分别准确称取EGCG和氯化锌,将EGCG和氯化锌溶于水,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体系的pH至7.0~7.5,将混合溶液在100℃下回流2~3h,室温下静置24~72h,于12000~15000rpm下离心15~20min,取沉淀,将沉淀用水反复清洗多次,干燥,得到EGCG-Zn...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广文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清淞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