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痤疮的益生元和益生菌护肤品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78501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19: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痤疮的益生元和益生菌护肤品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下列质量百分比的组分:聚氧乙烯100硬脂酸酯1~4%、益生元1~10%、益生菌1~10%、辛酸癸酸甘油三酯1~5%、硬脂酸1~4%、甘油2~6%、透明质酸钠0.01~0.2%、植物甾醇0.1~2%、鲸蜡硬脂醇0.1~2%、异壬酸异壬酯0.1~3%、植物提取物1~10%、羟乙基纤维素0.5~3%、苯氧乙醇0.1~0.5%、水补足余量。本发明专利技术配方简单,使用方便,效果好,无毒副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疗痤疮的益生元和益生菌护肤品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护肤品
,尤其涉及一种治疗痤疮的益生元和益生菌护肤品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皮肤是人体表面积最大的器官,也是机体防御外部环境有害物质入侵的第一道防线,皮肤除了由角质形成细胞构成的物理屏障外,还能分泌抗菌肽、活性氧和游离脂肪酸等多种物质,对入侵皮肤表皮的病原微生物起到了直接杀伤作用,是人体固有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早有相关研究表明,皮肤作为人体内外环境交界的一个生物活性界面,其表面栖居着大量的微生物群,包括细菌、真菌等。这些微生物形成了皮肤表面不同的生态位,形成了复杂的生态系统——皮肤微生态。皮肤表面的大部分微生物是对人体无害的,甚至有些是有益的。皮肤正常共生菌群除了可以调控皮肤受损后的炎症反应及参与局部免疫防御外,还能通过直接分泌或诱导机体自身抗菌肽的生成来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繁殖。但是当皮肤表面的共生菌群之间彼此的平衡关系被打破的时候,皮肤的功能就会紊乱,疾病就会发生。许多研究也证实,痤疮、异位性皮炎等多种皮肤炎症性疾病的发病及慢性创面的延迟愈合与皮肤菌群紊乱有关。痤疮俗称“青春痘”、“粉刺”、“暗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主要好发于青少年,在儿童和成年中也可以看到。发病部位主要分布面部,颈部,胸背等皮脂腺分泌旺盛的部位。临床表现为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及囊肿等炎症性皮损。该疾病与痤疮丙酸杆菌的大量繁殖导致皮肤原有的微生态失衡有很大的关系。痤疮丙酸杆菌在痤疮的发病过程中主要诱导了机体的免疫反应和局部炎症反应。痤疮治疗方法有很多,目前主要通过口服或局部外用维A酸类、抗生素类、抗雄性激素类、糖皮质激素类等药物。这些方法普遍治疗周期长,治疗不彻底对皮肤刺激性大,且易产生耐药性,痤疮易复发,副作用大,损伤皮肤。益生菌是指一类利于维持或者提高机体中微生物菌群的有益平衡的活性微生物。典型的益生菌是乳酸杆菌,包括双歧杆菌、乳酸菌等。而益生元则是指能够对益生菌产生选择性激励的一类非消化性可发酵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有低聚果糖、葡聚糖、抗性淀粉等。益生菌通常作为食物和药物用来维持胃肠道菌群平衡。近年来,随着对其研究的深入,发现益生菌还可以外用于皮肤,其在保护健康皮肤、防治皮肤疾病等方面,呈现巨大潜力。研究显示,酸性皮肤环境可以阻止细菌侵驻,而益生菌微生物群可以通过发酵代谢酸性分子(如乳酸)、氨基酸和其他酸性物质,为皮肤提供一个潮湿的酸性屏障环境。此外,研究表明以益生菌、孢子、细胞外产物为主要组分,局部应用于皮肤可以阻止细菌、真菌、病毒及其他组合物的生长,有效维护健康皮肤的正常功能。益生元能通过选择性的刺激一种或少数种益生细菌的生长与活性而对寄主产生有益的影响从而改善寄主健康。研究表明益生元能有助于维护肌肤表面的天然保护屏障,增加皮肤对有害细菌的抵抗能力,保持肌肤的自然平衡状态,减少肌肤问题的产生。随着皮肤微生态学的兴起,利用现代生物技术研发出绿色生态制剂以替代传统的抗生素、激素等药物,有效地通过益生菌干预,恢复维持健康的皮肤菌群稳态,最终达到治疗皮肤疾病的目的,从根本上调整和维护皮肤的微生态平衡从而解决皮肤问题,成为护肤品/化妆品领域新的研究方向。为解决现有面部痤疮治疗产品所存在的治疗周期长、治疗不彻底、易反复、副作用大、易形成抗药性或总体治愈率偏低等缺陷,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治疗面部痤疮的益生元和益生菌护肤品。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益生元和益生菌护肤品,以益生元和益生菌为功能性成分,辅以其他有效成分,各成分之间协同作用,能够改善人体皮肤表面微生态,治疗面部痤疮效果显著,同时本专利技术护肤品中不含抗生素和激素成分,作用温和无皮肤刺激性,安全性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的益生元和益生菌护肤品,以益生元和益生菌为功能性成分,辅以其他有效成分,各成分之间协同作用,能够改善人体皮肤表面微生态,治疗面部痤疮效果显著,同时本专利技术护肤品中不含抗生素和激素成分,作用温和无皮肤刺激性,安全性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治疗痤疮的益生元和益生菌护肤品,包括下列质量百分比的组分:聚氧乙烯100硬脂酸酯1~4%、益生元1~10%、益生菌1~10%、辛酸癸酸甘油三酯1~5%、硬脂酸1~4%、甘油2~6%、透明质酸钠0.01~0.2%、植物甾醇0.1~2%、鲸蜡硬脂醇0.1~2%、异壬酸异壬酯0.1~3%、植物提取物1~10%、羟乙基纤维素0.5~3%、苯氧乙醇0.1~0.5%、水补足余量。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治疗痤疮的益生元和益生菌护肤品,包括下列质量百分比的组分:聚氧乙烯100硬脂酸酯2~3%、益生元3~5%、益生菌3~5%、辛酸癸酸甘油三酯2~4%、硬脂酸2~3%、甘油3~5%、透明质酸钠0.01~0.1%、植物甾醇0.5~1%、鲸蜡硬脂醇0.5~1%、异壬酸异壬酯0.5~2%、植物提取物1~6%、羟乙基纤维素0.5~3%、苯氧乙醇0.2~0.3%、水补足余量。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益生元为燕麦β葡聚糖、低聚果糖、α-葡聚糖寡糖、菊粉、低聚半乳糖、海藻糖,重量比为2:(1~10):(1~10):(1~10):(1~10):(1~10)。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益生菌为长双歧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嗜热链球菌、植物乳杆菌、啤酒酵母菌、罗伊氏乳杆菌,质量比为3:(1~10):(1~10):(1~10):(1~10):(1~10)。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植物提取物为欧洲七叶树提取物、野大豆提取物、丹参根提取物、积雪草提取物、黄柏提取物,重量比为1:(1~10):(1~10):(1~10):(1~10)。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治疗痤疮的益生元和益生菌护肤品,包括下列质量百分比的组分:2%聚氧乙烯100硬脂酸酯、2.5%辛酸癸酸甘油三酯、3%硬脂酸、0.5%植物甾醇、1%鲸蜡硬脂醇、0.5%异壬酸异壬酯、5%益生元、3%益生菌、3%甘油、0.06%透明质酸钠、1.5%羟乙基纤维素、5%植物提取物、0.25%苯氧乙醇、72.69%水;其中益生元包括燕麦β葡聚糖、低聚果糖、α-葡聚糖寡糖、菊粉、低聚半乳糖、海藻糖,质量比为2:3:5:1:2:1;益生菌包括长双歧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嗜热链球菌、植物乳杆菌、啤酒酵母菌、罗伊氏乳杆菌,质量比为3:2:4:2:2:1;植物提取物包括欧洲七叶树提取物、野大豆提取物、丹参根提取物、积雪草提取物、黄柏提取物,质量比为1:2:4:3:1。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治疗痤疮的益生元和益生菌护肤品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按照比例将聚氧乙烯100硬脂酸酯、辛酸癸酸甘油三酯、硬脂酸、植物甾醇、鲸蜡硬脂醇、异壬酸异壬酯加热搅拌至完全溶解,75~80℃恒温搅拌25~30min,得到物料A,备用;(2)按照比例将益生元、益生菌、甘油、透明质酸钠、羟乙基纤维素加入水中,加热搅拌至完全溶解,75~80℃恒温搅拌25~30min,得到物料B,备用;(3)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治疗痤疮的益生元和益生菌护肤品,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质量百分比的组分:聚氧乙烯100硬脂酸酯1~4%、益生元1~10%、益生菌1~10%、辛酸癸酸甘油三酯1~5%、硬脂酸1~4%、甘油2~6%、透明质酸钠0.01~0.2%、植物甾醇0.1~2%、鲸蜡硬脂醇0.1~2%、异壬酸异壬酯0.1~3%、植物提取物1~10%、羟乙基纤维素0.5~3%、苯氧乙醇0.1~0.5%、水补足余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痤疮的益生元和益生菌护肤品,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质量百分比的组分:聚氧乙烯100硬脂酸酯1~4%、益生元1~10%、益生菌1~10%、辛酸癸酸甘油三酯1~5%、硬脂酸1~4%、甘油2~6%、透明质酸钠0.01~0.2%、植物甾醇0.1~2%、鲸蜡硬脂醇0.1~2%、异壬酸异壬酯0.1~3%、植物提取物1~10%、羟乙基纤维素0.5~3%、苯氧乙醇0.1~0.5%、水补足余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痤疮的益生元和益生菌护肤品,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质量百分比的组分:聚氧乙烯100硬脂酸酯2~3%、益生元3~5%、益生菌3~5%、辛酸癸酸甘油三酯2~4%、硬脂酸2~3%、甘油3~5%、透明质酸钠0.01~0.1%、植物甾醇0.5~1%、鲸蜡硬脂醇0.5~1%、异壬酸异壬酯0.5~2%、植物提取物1~6%、羟乙基纤维素0.5~3%、苯氧乙醇0.2~0.3%、水补足余量。


3.根据权利要求1-2之一所述的治疗痤疮的益生元和益生菌护肤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益生元为燕麦β葡聚糖、低聚果糖、α-葡聚糖寡糖、菊粉、低聚半乳糖、海藻糖,重量比为2:(1~10):(1~10):(1~10):(1~10):(1~10)。


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治疗痤疮的益生元和益生菌护肤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益生菌为长双歧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嗜热链球菌、植物乳杆菌、啤酒酵母菌、罗伊氏乳杆菌,质量比为3:(1~10):(1~10):(1~10):(1~10):(1~10)。


5.根据权利要求1-2之一所述的治疗痤疮的益生元和益生菌护肤品,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提取物为欧洲七叶树提取物、野大豆提取物、丹参根提取物、积雪草提取物、黄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英刘凤岩杨晓蕾李丹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臻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