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齐振乾专利>正文

一种祛斑洗液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573725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0: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到化妆品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祛斑洗液及其制备方法。一种祛斑洗液,其制备原料包括对苯二酚、水杨酸、维生素C、抗氧化剂、溶剂,此外,还包括维A酸,所述抗氧化剂为酚类抗氧化剂,优选为2,6‑二丁基羟基甲苯。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对苯二酚、水杨酸、维生素C、维A酸、抗氧化剂采用特定的比例巧妙复配,使祛斑洗液温和无刺激,可全天大面积使用,对黄褐斑、雀斑、妊娠斑、蝴蝶斑具有较好的祛斑效果,且祛斑速度快,在使用30天左右,斑点可完全消失,使面部整体肤色均匀、平滑,该祛斑洗液适用于大多数人群,治愈率高达97%。

A spot removing lotion and its prepa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祛斑洗液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到化妆品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祛斑洗液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色斑是指和周围颜色不同的斑点包括雀斑、黄褐斑、妊娠斑、蝴蝶斑等,属色素障碍皮肤病,患者虽无明显自觉症状及肉体上的痛苦,但由于多发于面颊和前额部位,有损美容,妨碍社交,给患者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和精神压力。对苯二酚,即氢醌,是美容界常用的祛斑成分,可减少酪氨酸酶90%的活性,具有较快较好的祛斑效果。但由于氢醌有一定的细胞毒性,并且不显于黑色素细胞,长期使用或过量使用会导致外源性黄褐病,因此国家药监局对其在化妆品中的用量进行了严格的限制。尽管对苯二酚具有出色的祛斑效果,但是其含量较低时,祛斑速度较慢,且由于对苯二酚可渗入皮肤真皮层,引起胶原纤维增生,长期使用有可能永久破坏黑色素的形成机制。目前市场上含有对苯二酚的祛斑产品,由于含量较低,祛斑效果较差,效果缓慢,且由于对苯二酚和复配成分自身的性质,导致祛斑产品只能局部且避光使用,同样减缓了祛斑的速度。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所述祛斑洗液的制备原料包括对苯二酚、水杨酸、维生素C、抗氧化剂、溶剂。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按照重量份,所述祛斑洗液的制备原料包括对苯二酚10~40份、水杨酸1~8份、维生素C30~100份、抗氧化剂0.5~3份、溶剂750~1050份。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维生素C为左旋维生素C。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抗氧化剂为酚类抗氧化剂。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酚类抗氧化剂为2,6-二叔丁基羟基甲苯。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溶剂为乙醇和水的混合物,二者的重量比为(1~2):1。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祛斑洗液的制备原料中还包括维A酸。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按照重量份,所述祛斑洗液的制备原料中维A酸为0.05~0.2份。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祛斑洗液的制备原料中还包括色素。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了所述祛斑洗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照重量份,将制备原料加入到反应锅中,升温至35~50℃,搅拌溶解后,停止加热,均质5~20min,再继续搅拌,即制得所述祛斑洗液。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祛斑洗液,通过复配特定比例的对苯二酚、水杨酸、左旋维生素C,减少了对苯二酚的使用量,降低了其对皮肤的刺激性,同时从黑色素的生成、传递、还原脱落等多通道阻断了黑色素在皮肤表皮的沉积,具有较好的淡斑祛斑效果,且特定含量的水杨酸有助于祛斑洗液在皮肤结构中的作用,实现快速祛斑的效果。此外,本专利技术通过添加特定含量的维A酸,不仅从多个作用位点,进一步加快了祛斑速度,增强了祛斑效果,且通过及时纠正或预防刺激因素对真皮组织生化成分及形态结构引起的异常,降低了祛斑洗液对皮肤的刺激作用。此外,本专利技术通过添加特定的酚类抗氧化剂,不仅解决了洗液中活性成分易氧化分解的问题,而且阻止对苯二酚渗入皮肤真皮层,生成的共轭离域自由基中间体,能够防止真皮层胶原蛋白的流失,使祛斑洗液能够用于面部整体皮肤,解决了对苯二酚脱色不均匀的问题。此外,该祛斑洗液适合大多数人群使用,治愈率高达97%。具体实施方式参选以下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法的详述以及包括的实施例可更容易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内容。除非另有限定,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以及科学术语具有与本专利技术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的含义。当存在矛盾时,以本说明书中的定义为准。本文中所用的术语“包含”、“包括”、“具有”、“含有”或其任何其它变形,意在覆盖非排它性的包括。例如,包含所列要素的组合物、步骤、方法、制品或装置不必仅限于那些要素,而是可以包括未明确列出的其它要素或此种组合物、步骤、方法、制品或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当量、浓度、或者其它值或参数以范围、优选范围、或一系列上限优选值和下限优选值限定的范围表示时,这应当被理解为具体公开了由任何范围上限或优选值与任何范围下限或优选值的任一配对所形成的所有范围,而不论该范围是否单独公开了。例如,当公开了范围“1至5”时,所描述的范围应被解释为包括范围“1至4”、“1至3”、“1至2”、“1至2和4至5”、“1至3和5”等。当数值范围在本文中被描述时,除非另外说明,否则该范围意图包括其端值和在该范围内的所有整数和分数。此外,本专利技术要素或组分前的不定冠词“一种”和“一个”对要素或组分的数量要求(即出现次数)无限制性。因此“一个”或“一种”应被解读为包括一个或至少一个,并且单数形式的要素或组分也包括复数形式,除非所述数量明显旨指单数形式。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所述祛斑洗液,所述祛斑洗液的制备原料包括对苯二酚、水杨酸、维生素C、抗氧化剂、溶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按照重量份,所述祛斑洗液的制备原料包括对苯二酚10~40份、水杨酸1~8份、维生素C30~100份、抗氧化剂0.5~3份、溶剂750~1050份。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按照重量份,所述祛斑洗液的制备原料包括对苯二酚20~30份、水杨酸2~5份、维生素C50~70份、抗氧化剂1~2份、溶剂950~990份。在一种更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按照重量份,所述祛斑洗液的制备原料包括对苯二酚25份、水杨酸4份、维生素C60份、抗氧化剂1.5份、溶剂970份。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维生素C为左旋维生素C。左旋维生素C,又称L-(+)-抗坏血酸,化学式为C6H8O6,CAS:50-81-7,是唯一可直接被人体肌肤所吸收的维生素C形式,具有促进胶原蛋白增生,修复紫外线对肌肤的伤害,淡化黑色素的功能。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左旋维生素C可以通过商购得到,包括但不限于购买于山东泰东迪安医药科技有限广树的左旋VC粉(白色结晶超细粉末)。对苯二酚是一种苯的两个对位氢被羟基取代形成的有机化合物,又叫氢醌,CAS号为123-31-9,可用作洗涤剂的缓蚀剂、稳定剂和抗氧剂,同时能强烈抑制皮肤内酪氨酸酶的活性,有效治疗色素性皮肤病。水杨酸是一种脂溶性的有机酸,又称邻羟基苯甲酸,CAS号为69-72-7,可用于化妆品中,具有软化角质、促进表皮细胞增生、抗菌消盐、缩小毛孔等功效。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抗氧化剂为酚类抗氧化剂。本专利技术中所述酚类抗氧化剂,可以列举的有丁基羟基茴香醚(BHA)、2,6-二丁基羟基甲苯(BHT)、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没食子酸丙酯(PG)。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酚类抗氧化剂为2,6-二丁基羟基甲苯。本专利技术中所述2,6-二丁基羟基甲苯为烷基单酚类抗氧化剂,化学式为C15H24O,CAS:128-37-0,简称BHT,可以商购得到,包括但不限于购买于武汉拉那白医药化工有限公司的产品。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溶剂为乙醇和水的混合物,二者的重量比为(1~2):1;优选地,所述溶剂中乙醇和水的重量比为1.5:1。对苯二酚能够与皮肤表皮的多巴结合,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祛斑洗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祛斑洗液的制备原料包括对苯二酚、水杨酸、维生素C、抗氧化剂、溶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祛斑洗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祛斑洗液的制备原料包括对苯二酚、水杨酸、维生素C、抗氧化剂、溶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祛斑洗液,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所述祛斑洗液的制备原料包括对苯二酚10~40份、水杨酸1~8份、维生素C30~100份、抗氧化剂0.5~3份、溶剂750~105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祛斑洗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维生素C为左旋维生素C。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祛斑洗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化剂为酚类抗氧化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祛斑洗液,其特征在于,所述酚类抗氧化剂为2,6-二叔丁基羟基甲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祛斑洗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振乾
申请(专利权)人:齐振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