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漂浮式小型鱼卵孵化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8429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19: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漂浮式小型鱼卵孵化筐,适用于小规模鱼卵孵化的设备属于鱼卵孵化设备技术领域。所述漂浮式小型鱼卵孵化筐包括外筐、浮条、扎绳、滤网,所述外筐上方敞口,其四周和底部设为镂空,将浮条利用扎绳固定于外筐的外部上沿,并将滤网利用扎绳固定在外筐内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该筐篮结构及镂空设计可以有效提高鱼卵孵化的水体空间,保障孵化筐内水流的交换通畅;通过设置浮条,便于孵化筐漂浮在水面上;铺设滤网可减少鱼卵与筐体的摩擦,从而提高鱼卵孵化率。本孵化筐结构简单,操作便利,可用于对少量鱼卵的同批孵化,适用于鱼卵孵化的科研试验,尤其是可满足鱼类家系构建的实践需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漂浮式小型鱼卵孵化筐
本技术涉及一种漂浮式小型鱼卵孵化筐,适用于小规模鱼卵孵化的设备,尤其是可用于鱼卵孵化(发育)相关科学试验和鱼类家系构建的小型孵化筐,属于鱼卵孵化设备

技术介绍
鱼类孵化过程直接影响其早期生长发育和存活情况,是其重要的生命进程。随着人们对鱼类种质资源利用和开发程度的提高,对其鱼卵孵化过程的科学研究及其遗传改良研究逐渐受到关注。目前,大宗淡水鱼养殖品种的鱼苗需求主要依靠规模化的人工育苗生产,相关设施设备及其生产流程也相对成熟。相对而言,养殖鱼类的小规模苗种生产和家系选育等研究目前开展还比较少,相应的苗种孵化设施和设备还比较缺乏。考虑到一些养殖鱼类的怀卵量较大,远大于科学试验和家系构建等对鱼苗量的需求。传统适用于规模化生产的孵化设备,普遍存在容积大、并需要持续水电供应等特点,对场地条件有较高要求,不符合室内科学试验及家系构建等对少量鱼卵同批孵化的需求。因此,设计适用于小规模鱼卵孵化的设备,对开展鱼卵孵化相关科学试验和鱼类家系构建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漂浮式小型鱼卵孵化筐,适用于对不同特性(粘性、浮性)鱼卵的孵化,尤其是能满足对少量鱼卵同批孵化的需要,在面临短时间的停水或停电等突发情况下,影响较小。按照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漂浮式小型鱼卵孵化筐,包括外筐、浮条、扎绳、滤网,所述外筐上方敞口,其四周和底部设为镂空,将浮条利用扎绳固定于外筐的外部上沿,并将滤网利用扎绳固定在外筐内侧。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筐底部平坦,且呈长方形,四周设为倒梯形,便于放置鱼卵,不易造成鱼卵堆积。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筐采用塑料材质制成。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浮条为聚乙烯高密度泡沫条制成。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扎绳为尼龙鱼线。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滤网为60–80目白色纱绢网布。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筐上长度为:28–40cm,上宽度为:20–25cm,底长度为:24–28cm,底宽度为:15–20cm,高度为:7–9cm。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聚乙烯高密度泡沫条厚度为:0.5–0.8cm,宽度为:1.0–1.5cm。本技术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结构紧凑,合理,取材方便、制作简单。适用于对不同特性(粘性、浮性)鱼卵的孵化,尤其是能满足对少量鱼卵同批孵化的需要。该筐篮结构及镂空设计可以有效提高鱼卵孵化的水体空间,保障孵化筐内水流的交换通畅;通过设置浮条,便于孵化筐漂浮在水面上;铺设滤网可减少鱼卵与筐体的摩擦,从而提高鱼卵孵化率。本孵化筐结构简单,操作便利,可用于对少量鱼卵的同批孵化,适用于鱼卵孵化的科研试验,尤其是可满足鱼类家系构建的实践需要。本技术对场地和硬件条件要求不严,可置于小水体内进行流水或循环水孵化,非常适用于实验室应用;也可置于较大水泥池内进行底密度的静水孵化。此外,在对低密度鱼卵的孵化实践中,在面临短时间的停水或停电等突发情况下,具有受影响较小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漂浮式小型鱼卵孵化筐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外筐,2-浮条,3-扎绳,4-滤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本技术将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所示,包括外筐1、浮条2、扎绳3、滤网4。本技术漂浮式小型鱼卵孵化筐,包括外筐1、浮条2、扎绳3和滤网4,外筐1上方敞口,其四周和底部设为镂空,将浮条2利用扎绳3固定于外筐1的外部上沿,并将滤网4利用扎绳3固定在外筐1内侧。[JF1],本技术所述外筐底部平坦,呈长方形,四周为倒梯形,便于放置鱼卵,不易造成鱼卵堆积;外筐1通过镂空设计,增大了孵化筐内外水体的水流交换,有利于保证筐内的溶氧含量。外筐1采用塑料材质,具有质轻、耐用等优点。进一步地,本技术所述浮条2通过扎绳3固定于外筐1的外部上沿,起到为孵化筐整体提供浮力的作用。浮条2材质为聚乙烯EPE高密度泡沫条,具有浮力大、耐用、无污染等优点。进一步地,本技术所述扎绳3采用尼龙鱼线,起固定作用,具有耐用、易清洗等优点。进一步地,本技术所述滤网4为60–80目纱绢网布,利用扎绳3固定在外筐1的内侧,可以在鱼卵与外筐之间营造空隙,便于筐内水体交换。在流水孵化中,可减少鱼卵与外筐的摩擦。此外,在用于粘性卵的孵化中,滤网可为鱼卵提供粘附空间。进一步地,本技术根据实际情况,漂浮式小型鱼卵孵化筐的1外筐采用长方形塑料筐(上长度为:29.5cm,上宽度为:22cm,底长度为:24.5cm,底宽度为:17.5,高度为:7cm),利用透明4号尼龙鱼线,将EPE泡沫条(厚度为:0.6cm,宽度为:1cm)固定在外筐外部上沿,并将60目的纱绢网布固定于孵化筐内。实施例1在对粘性鱼卵的应用中,在实验室通过人工催产方式(4月中旬,无锡),获取1000粒鲤鱼受精卵,均匀粘附在1个孵化筐中的滤网上,并依次将2个孵化筐放入预先加水(约30cm)并曝气的整理箱(长75.2cm,宽56.2cm,高39.8cm)内。孵化期间,通过架置过滤装置实现循环流水,并利用加热棒将水温维持在20ºC左右,期间每天清洗过滤棉1次,每12小时更换20%新水(预先曝气和加温)。在经过72小时的孵化管理后,取样并估算鱼卵的出膜率约为88%。总体而言,利用本新型浮式小型鱼卵孵化筐对鲤鱼卵的孵化中取得了较高的成功率,且更便于在实验室观测鱼卵的胚胎发育及其采样等研究。实施例2在对漂流性(浮性)鱼卵的应用中,在家鱼繁殖期间(5月上旬,苏州),从产卵池收集大约1000粒鳙鱼受精卵,放置在1个孵化筐内,通过水平晃动孵化筐或搅动筐内水流,将鱼卵均匀分布在孵化筐底部,并依次将30个孵化筐放置在小水泥池(长3.5m,宽1.5m,深0.8m)中进行孵化。水泥池内通过微流水,保持池水清新,溶氧充足,水温维持在20–22ºC。在经72小时孵化管理后,取样并估算鱼卵的出膜率为92%。与常规的孵化环道和孵化缸的规模化生产相比,该技术孵化筐同样能取得较好的孵化效果,且具有对场地要求不严、节水节能、管理方便等特点,更适用于大量家系的构建。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漂浮式小型鱼卵孵化筐,其特征是:包括外筐(1)、浮条(2)、扎绳(3)、滤网(4),所述外筐(1)上方敞口,其四周和底部设为镂空,将浮条(2)利用扎绳(3)固定于外筐(1)的外部上沿,并将滤网(4)利用扎绳(3)固定在外筐(1)内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漂浮式小型鱼卵孵化筐,其特征是:包括外筐(1)、浮条(2)、扎绳(3)、滤网(4),所述外筐(1)上方敞口,其四周和底部设为镂空,将浮条(2)利用扎绳(3)固定于外筐(1)的外部上沿,并将滤网(4)利用扎绳(3)固定在外筐(1)内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漂浮式小型鱼卵孵化筐,其特征是:所述
外筐(1)底部平坦,且呈长方形,四周设为倒梯形,便于放置鱼卵,不易造成鱼卵堆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漂浮式小型鱼卵孵化筐,其特征是:所述
外筐(1)采用塑料材质制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漂浮式小型鱼卵孵化筐,其特征是:所述浮条(2)为聚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建军董在杰朱文彬王兰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