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供鱼产卵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42780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07: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供鱼产卵的装置,包括相套叠的外箱和内箱,所述内箱的箱底高于所述外箱的箱底,所述内箱的箱底的中部形成有向上的隆起部,以使得所述内箱的箱底位于所述隆起部的两侧形成沟槽部;其中:所述沟槽部的槽壁上开设有用于允许鱼卵通过的通孔。因内箱的箱底的中部形成隆起部,而两侧形成沟槽部,沟槽部处的水的水流动性相比于上方的水的流动性差,进而有利于鱼卵通过通孔落入外箱,并有效降低鱼卵反复通过通孔的概率,进而能够降低鱼卵因反复通过通孔而造成的损伤的概率;内箱的箱底仅在沟槽部处开设允许鱼卵通过的通孔,进而能够降低鱼卵通过箱底而向上运动的数量,减少鱼卵的损伤概率以及被鱼吃掉的概率。

A device for laying eggs for fis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供鱼产卵的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供鱼产卵的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用于供鱼产卵的装置主要包括箱体,在箱体的中部设置一个隔板,该隔板可拆离地设置于箱体中以将箱体分成两个腔室,在交配前将雌鱼与雄鱼分割于两个腔室以刺激两者。当需要使两者交配时,去除隔板以使两者实施交配进而产卵,产卵完成后,将两者取出,鱼卵便存留于箱体中以进行发育。现有技术中的上述装置存在如下缺陷:箱体并不能将鱼卵与鱼进行及时分离,而有些鱼种在交配的同时还会吃掉所排出的鱼卵,并且鱼的交配过程还会对已排出的鱼卵造成损伤。为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还出现了一种供鱼产卵的装置,该装置包括相套叠的外箱和内箱,内箱的箱底高于外箱的箱底,且内箱的整个箱底布满通孔,雌鱼和雄鱼在内箱中进行交配并排卵,所排出的鱼卵会经由通孔沉落于外箱的箱底中,进而能够有效防止鱼卵被鱼吃掉或被鱼损伤。然而,现有技术中的具有内箱和外箱的装置依然存在如下缺陷:1、内箱的整个箱底布满通孔,由于雌鱼与雄鱼交配会导致内部水产生流动,进而导致位于内箱的箱底下方的鱼卵还会经过内箱的箱底的任何位置的通孔运动至内箱的箱底的上方,这势必增大了鱼吃掉鱼卵的概率以及鱼卵被鱼损伤的概率。2、鱼卵因内部水的流动而在内箱的箱底的任何位置反复穿过通孔,进而增大了通孔损伤鱼卵的概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供鱼产卵的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br>一种用于供鱼产卵的装置,包括相套叠的外箱和内箱,所述内箱的箱底高于所述外箱的箱底,所述内箱的箱底的中部形成有向上的隆起部,以使得所述内箱的箱底位于所述隆起部的两侧形成沟槽部;其中:所述沟槽部的槽壁上开设有用于允许鱼卵通过的通孔。优选地,所述用于供鱼产卵的装置还包括隔板,所述隆起部上还设置有连接部,所述隔板可拆离地连接至所述连接部以将所述内箱的内部分成分别用于存放雌鱼与雄鱼的两个腔室。优选地,所述内箱的箱底阻挠机构,所述阻挠机构包括杆体以及形成于杆体上的柔性带。优选地,所述连接部为粘接固定在所述隆起部上的条状插槽,所述隔板的下端用于插接于所述条状插槽中。优选地,所述外箱的上端形成向外翻折的第一翻边;所述内箱的上端形成有向外翻折的第二翻边;所述第二翻边搭接于所述第一翻边上;其中:位于所述外箱相对的两侧的所述第一翻边上均开设有缺口以使得人手透过所述缺口而接触到所述第二翻边以用于将所述内箱提起。优选地,用于供鱼产卵的装置还包括两个托板;所述托板包括相对设置的上板和下板;所述下板的上板面形成有嵌设块;两个所述托板分别对应设置于两个所述缺口处,其中:每个所述托板的嵌设块嵌设于所述缺口中,且所述上板贴附于所述第二翻边的上方,所述嵌设块两侧的所述下板贴附于所述第一翻边的下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公开的用于供鱼产卵的装置的有益效果是:1、因内箱的箱底的中部形成隆起部,而两侧形成沟槽部,沟槽部处的水的水流动性相比于上方的水的流动性差,进而有利于鱼卵通过通孔落入外箱,并有效降低鱼卵反复通过通孔的概率,进而能够降低鱼卵因反复通过通孔而造成的损伤的概率。2、内箱的箱底仅在沟槽部处开设允许鱼卵通过的通孔,进而能够降低鱼卵通过箱底而向上运动的数量,减少鱼卵的损伤概率以及被鱼吃掉的概率。3、内箱的沟槽部与隆起部的高低设置有利于冲洗内箱时使水形成由高向低流动的势能,进而有利于将附着于内箱的箱底的壁上的鱼卵冲洗下来并经由通孔流向外箱的箱底。本技术中描述的技术的各种实现或示例的概述,并不是所公开技术的全部范围或所有特征的全面公开。附图说明在不一定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可以在不同的视图中描述相似的部件。具有字母后缀或不同字母后缀的相同附图标记可以表示相似部件的不同实例。附图大体上通过举例而不是限制的方式示出各种实施例,并且与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一起用于对所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在适当的时候,在所有附图中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同一或相似的部分。这样的实施例是例证性的,而并非旨在作为本装置或方法的穷尽或排他实施例。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所提供的用于供鱼产卵的装置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实施例所提供的用于供鱼产卵的装置拆离隔板的状态视图。图3为图1的A-A向剖视图。图4为图3的B-B向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实施例所提供的用于供鱼产卵的装置中内箱处于上提状态的视图。图6为图5的C-C向剖视图。附图标记:10-外箱;11-第一翻边;111-缺口;20-内箱;21-隆起部;22-沟槽部;23-通孔;24-第二翻边;30-隔板;31-条状插槽;40-阻挠机构;41-杆体;42-叶片;50-托板;51-下板;52-上板;53-嵌设块。具体实施方式除非另外定义,本技术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技术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为了保持本技术实施例的以下说明清楚且简明,本技术省略了已知功能和已知部件的详细说明。如图1至图6所示,本技术公开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供鱼产卵的装置,该装置包括外箱10、内箱20以及隔板30。该外箱10由塑料材料制成,该外箱10呈长方形状,外箱10的上端的边缘形成向外翻折的第一翻边11。该内箱20用于套叠于外箱10内,该内箱20也由塑料材料制成,该内箱20的上端的边缘形成向外翻折的第二翻边24,该第二翻边24搭接于第一翻边11上以使得内箱20整体搭接于外箱10上。当内箱20通过第二翻边24与第一翻边11搭接于外箱10上时,内箱20的箱底高于外箱10的箱底。在本技术中,内箱20的箱底的中部形成向上的隆起部21,进而使得内箱20的箱底位于隆起部21的两侧形成远低于隆起部21的沟槽部22,沟槽部22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通孔23,该通孔23用于允许鱼卵通过。在隆起部21上设置有连接部,该连接部优选为条状插槽31,该条状插槽31粘接于隆起部21上,该条状插槽31具有朝上的插口;隔板30的下端用于插接于插口中,如图1所示,该隔板30插接于条状插槽31后将内箱20的内部分割成两个腔室,该两个腔室用于在交配前分别用于存放雌鱼和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供鱼产卵的装置,包括相套叠的外箱和内箱,所述内箱的箱底高于所述外箱的箱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箱的箱底的中部形成有向上的隆起部,以使得所述内箱的箱底位于所述隆起部的两侧形成沟槽部;其中:/n所述沟槽部的槽壁上开设有用于允许鱼卵通过的通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供鱼产卵的装置,包括相套叠的外箱和内箱,所述内箱的箱底高于所述外箱的箱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箱的箱底的中部形成有向上的隆起部,以使得所述内箱的箱底位于所述隆起部的两侧形成沟槽部;其中:
所述沟槽部的槽壁上开设有用于允许鱼卵通过的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供鱼产卵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供鱼产卵的装置还包括隔板,所述隆起部上还设置有连接部,所述隔板可拆离地连接至所述连接部以将所述内箱的内部分成分别用于存放雌鱼与雄鱼的两个腔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供鱼产卵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箱的箱底阻挠机构,所述阻挠机构包括杆体以及形成于杆体上的柔性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供鱼产卵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为粘接固定在所述隆起部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丽丽朱华张蓉王晓雯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国家淡水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