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种植大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83814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19: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食用菌种植大棚,包括大棚主体和加湿装置,大棚主体由竖直支撑杆、横支撑杆、内拱形支撑杆和外拱形支撑杆搭建而成;竖直支撑杆的顶部连接内拱形支撑杆,横支撑杆两端连接外拱形支撑杆;内拱形支撑杆和外拱形支撑杆之间的距离为5‑10cm;内拱形支撑杆上铺设有内膜层,外拱形支撑杆上铺设有遮阳外膜层;加湿装置包括加湿水箱、超声波雾化器和鼓风机;加湿水箱内设有超声波雾化器;鼓风机通过送风管道连接加湿水箱;加湿水箱的排气端连接送气主管,送气主管上连接多个加湿支管;加湿支管上设有多个分气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遮光和保温性好,能够调节大棚内的湿度和空气,避免大棚内缺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食用菌种植大棚
本技术涉及食用菌种植
,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食用菌种植大棚。
技术介绍
蘑菇称为双孢蘑菇,又叫白蘑菇、洋蘑菇,隶属于伞菌目,伞菌科,蘑菇属,是世界上人工栽培较广泛、产量较高、消费量较大的食用菌品种,很多国家都有栽培,其中我国总产量占世界第二位。蘑菇是一种室内种植的食用菌,从菌丝体逐渐生长成子实体,最终成为食用菌,在适合的环境中才能更好更快地生长。蘑菇属于腐生真菌中的一种,其体内并没有叶绿素的存在,因此不能直接在光照下进行光合作用;蘑菇的生长主要分为菌丝生长以及子实体生长两个阶段,在不同的生长阶段,蘑菇对温度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在菌丝生长阶段,最合适的温度范围为18-20℃,子实体阶段最合适的生长温度为12-16℃。在蘑菇的各阶段生长中,温度的控制至关重要,若温度过高,菌丝的发育会加快,但非常细弱,这种菌丝易老化以及早衰,生长到子实体时会极易开伞。若是温度在4℃以下,菌丝和子实体都会停止生长;蘑菇子实体的含水量极高,约为90%,在蘑菇的实际栽培中,培养料的湿度应控制在55%-60%,若是环境过干,蘑菇的生长就会受到严重影响。若过湿,则会影响到空气的流通,菌丝和子实体会逐渐死亡。因此,蘑菇生长过程中光照、温度和水分的控制是特别需要注意的问题,另外,蘑菇本身具备一定的好气性,在生长中需要有足够氧气来维持,蘑菇在生长过程中会不断吸收培养料中的氧气,同时释放二氧化碳,因此,在蘑菇的实际栽培种,要注意定期地通风换气。目前,蘑菇栽培过程中所使用的大棚,有开放和封闭式两种。开放式大棚在蘑菇栽培使用中,存在不利于保湿的缺陷;封闭式大棚在蘑菇栽培使用中,存在棚内湿度过大和通风不好,容易造成蘑菇缺氧,因此,需要提供一种便于遮光,保温性好,便于调节大棚内的湿度和空气的食用菌种植大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遮光和保温性好,便于调节大棚内的湿度和输送空气的食用菌种植大棚。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食用菌种植大棚,包括大棚主体和加湿装置,所述大棚主体由竖直支撑杆、横支撑杆、内拱形支撑杆和外拱形支撑杆搭建而成;所述竖直支撑杆的顶部连接所述内拱形支撑杆,所述横支撑杆两端连接所述外拱形支撑杆;所述内拱形支撑杆和外拱形支撑杆之间的距离为5-10cm;所述内拱形支撑杆上铺设有内膜层,所述外拱形支撑杆上铺设有遮阳外膜层;所述加湿装置包括加湿水箱、超声波雾化器和鼓风机;所述加湿水箱内设有超声波雾化器;所述鼓风机通过送风管道连接所述加湿水箱;所述加湿水箱的排气端连接送气主管,所述送气主管上连接多个加湿支管;所述加湿支管上设有多个分气孔。优选地,所述内拱形支撑杆和外拱形支撑杆之间的距离为6-8cm。优选地,所述送风管道上还设有空气加热器。优选地,所述内膜层包括内层保湿薄膜层、复合保温毡层和外层保湿薄层。优选地,所述遮阳外膜层包括内层黑色薄膜层以及外层遮阳网层。优选地,所述加湿支管为L型、置于食用菌放置架的中间位置。优选地,所述大棚主体内侧壁还设有蓄水槽。优选地,所述大棚主体内还设有保温灯。优选地,所述大棚主体内设有温湿度检测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由于本技术的大棚主体由竖直支撑杆、横支撑杆、内拱形支撑杆和外拱形支撑杆搭建而成;竖直支撑杆的顶部连接内拱形支撑杆,便于铺设内层薄;横支撑杆两端连接外拱形支撑杆,便于铺设外层膜;内拱形支撑杆和外拱形支撑杆之间的距离为5-10cm,使得内膜层和遮阳外膜层之间留有一定的空隙,使得整个大棚主体内温度较为恒定,便于给蘑菇保温;双层膜的保温性较好,能有效地对大棚进行保温隔热,冬季能起到保温的作用,夏季能起到阻挡外界热量传递到棚内的作用;2、加湿装置包括加湿水箱、超声波雾化器和鼓风机;加湿水箱内设有超声波雾化器;鼓风机通过送风管道连接加湿水箱;加湿水箱的排气端连接送气主管,送气主管上连接多个加湿支管;加湿支管上设有多个分气孔,当需要对大棚本体内的湿度进行调节的时候,启动超声波雾化器,使其喷出雾化水,然后利用鼓风机给加湿水箱内鼓入空气,空气流通过程中,带走雾化水汽,最终,水汽和空气混合在一起,经过加湿支管上设有多个分气孔喷出雾化水和空气,补充大棚内湿气的同时,也鼓入了新鲜的空气,避免大棚内缺氧。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食用菌种植大棚的结构示意图;图2图1的右视图;图3本技术食用菌种植大棚的内层膜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一种食用菌种植大棚,主要用于种植蘑菇,当然也可以用于种植其他食用菌;包括大棚主体1和加湿装置2,大棚主体1由竖直支撑杆11、横支撑杆12、内拱形支撑杆13和外拱形支撑杆14搭建而成;竖直支撑杆11的顶部连接内拱形支撑杆13,横支撑杆12两端连接外拱形支撑杆14;内拱形支撑杆13和外拱形支撑杆14之间的距离为5-10cm;最好地,内拱形支撑杆13和外拱形支撑杆14之间的距离为6-8cm,实验证明,当内拱形支撑杆13和外拱形支撑杆14之间的距离在这个数值范围内,能够使大棚内温度提高1-2℃,内拱形支撑杆13上铺设有内膜层3,如图3所示,该内膜层3包括内层保湿薄膜层31、复合保温毡层32和外层保湿薄层33,复合保温毡选自市售,主要起到保温作用,内层保湿薄膜层31和外层保湿薄层33起到保湿作用,通过3层设置,增加内膜层3的保温性;外拱形支撑杆14上铺设有遮阳外膜层4,该遮阳外膜层4包括内层黑色薄膜层以及外层遮阳网层,通过双层遮阳层能够有效阻挡阳光直射蘑菇;加湿装置2包括加湿水箱21、超声波雾化器22和鼓风机23;加湿水箱21内设有超声波雾化器22;鼓风机23通过送风管道24连接加湿水箱21;加湿水箱21的排气端连接送气主管25,送气主管25上连接多个加湿支管26;加湿支管26上设有多个分气孔261,本技术的加湿支管26为L型、置于食用菌放置架的中间位置,这样利于给蘑菇均匀加湿。当需要对大棚本体1内的湿度进行调节的时候,启动超声波雾化器22,使其喷出雾化水,然后利用鼓风机23给加湿水箱21内鼓入空气,空气流通过程中,带走雾化水汽,最终,水汽和空气混合在一起,经过加湿支管26上设有的多个分气孔261喷出雾化水和空气,补充大棚内湿气的同时,也鼓入了新鲜的空气,避免大棚内缺氧。为了便于对空气进行加热,避免在寒冷的冬天输入寒冷的空气,送风管道24上还设有空气加热器241。空气加热器241对经过的空气进行加热后,避免了大棚本体1内的空气温度急剧降低,特别是冬天气温较低的情况下,急剧下降的温度,不利于蘑菇的生长。为了便于给大棚本体1内保湿,大棚主体1内侧壁还设有蓄水槽5。为了便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食用菌种植大棚,包括大棚主体(1)和加湿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棚主体(1)由竖直支撑杆(11)、横支撑杆(12)、内拱形支撑杆(13)和外拱形支撑杆(14)搭建而成;所述竖直支撑杆(11)的顶部连接所述内拱形支撑杆(13),所述横支撑杆(12)两端连接所述外拱形支撑杆(14);所述内拱形支撑杆(13)和外拱形支撑杆(14)之间的距离为5-10cm;所述内拱形支撑杆(13)上铺设有内膜层(3),所述外拱形支撑杆(14)上铺设有遮阳外膜层(4);所述加湿装置(2)包括加湿水箱(21)、超声波雾化器(22)和鼓风机(23);所述加湿水箱(21)内设有超声波雾化器(22);所述鼓风机(23)通过送风管道(24)连接所述加湿水箱(21);所述加湿水箱(21)的排气端连接送气主管(25),所述送气主管(25)上连接多个加湿支管(26);所述加湿支管(26)上设有多个分气孔(26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用菌种植大棚,包括大棚主体(1)和加湿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棚主体(1)由竖直支撑杆(11)、横支撑杆(12)、内拱形支撑杆(13)和外拱形支撑杆(14)搭建而成;所述竖直支撑杆(11)的顶部连接所述内拱形支撑杆(13),所述横支撑杆(12)两端连接所述外拱形支撑杆(14);所述内拱形支撑杆(13)和外拱形支撑杆(14)之间的距离为5-10cm;所述内拱形支撑杆(13)上铺设有内膜层(3),所述外拱形支撑杆(14)上铺设有遮阳外膜层(4);所述加湿装置(2)包括加湿水箱(21)、超声波雾化器(22)和鼓风机(23);所述加湿水箱(21)内设有超声波雾化器(22);所述鼓风机(23)通过送风管道(24)连接所述加湿水箱(21);所述加湿水箱(21)的排气端连接送气主管(25),所述送气主管(25)上连接多个加湿支管(26);所述加湿支管(26)上设有多个分气孔(26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食用菌种植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拱形支撑杆(13)和外拱形支撑杆(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民山
申请(专利权)人:江华瑶族自治县山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