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补水的恒温食用菌培养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4226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07: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补水的恒温食用菌培养室,它包括外壳,种植架,补水系统,电热器和控制系统;外壳为密闭中空拱形结构,种植架设置在外壳内部;补水系统包括水管,水泵和蓄水池,蓄水池与外壳底部连接,水泵一端与蓄水池连通,一端连接水管,水管穿过外壳伸入种植架正上方;电热器设置在外壳与蓄水池之间的空腔;控制系统包括传感器和连接在外壳一侧门板上的控制面板。该装置通过设置自动加热的补水装置,加装散射光补光灯,并且采用透明外壳设计,设置二氧化碳浓度调节的装置,解决了现有培养室功能单一,光照量不足,观察不便的问题,具有功能全面,可以提供适宜的光照,便于操作人员观察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补水的恒温食用菌培养室
本技术属于食用菌培育种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补水的恒温食用菌培养室。
技术介绍
食用菌是真菌中能形成大型子实体,且能供人们食用或药用的菌类总称。不同类型食用菌在不同生长阶段都离不开适宜的环境温度、湿度、光照以及适宜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现有的食用菌培养室往往功能单一,无法对环境中的各个指标进行监测并自动调整,且培养室内部的种植架采用固定角度的设计,操作人员难以从外部快速的观察种植架上菌种的生长状况,需要不断的进出培养室,对内部环境容易造成破坏;现有技术的培养室采用不透明的暗室设计,通过在室内加装补光装置来适应菌种生长不同阶段所需的光照情况,但此类设计往往只在顶部设置强光照射的补光灯,对于需要散射光的大部分菌种来说,强光照射会影响菌体生长,且固定角度的种植架使得不同层接收的光照情况不同,从而造成菌体生长发育情况不同。因此,设计一种能自动补水并保持培养室内温度恒定,可以控制光照情况,可以调节二氧化碳浓度,且便于操作人员进行观测的食用菌培养室,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补水的恒温食用菌培养室,其特征是:它包括外壳(1)、种植架(2)、补水系统、电热器(4)和控制系统;外壳(1)为密闭中空拱形结构,种植架(2)设置在外壳(1)内部;补水系统包括水管(31)、水泵(32)和蓄水池(33),蓄水池(33)与外壳(1)底部连接,水泵(32)一端与蓄水池(33)连通,一端连接水管(31),水管(31)穿过外壳(1)伸入种植架(2)正上方;电热器(4)设置在外壳(1)与蓄水池(33)之间的空腔;控制系统包括传感器和连接在外壳(1)一侧门板(11)上的控制面板(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补水的恒温食用菌培养室,其特征是:它包括外壳(1)、种植架(2)、补水系统、电热器(4)和控制系统;外壳(1)为密闭中空拱形结构,种植架(2)设置在外壳(1)内部;补水系统包括水管(31)、水泵(32)和蓄水池(33),蓄水池(33)与外壳(1)底部连接,水泵(32)一端与蓄水池(33)连通,一端连接水管(31),水管(31)穿过外壳(1)伸入种植架(2)正上方;电热器(4)设置在外壳(1)与蓄水池(33)之间的空腔;控制系统包括传感器和连接在外壳(1)一侧门板(11)上的控制面板(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补水的恒温食用菌培养室,其特征是:所述外壳(1)两个曲面状侧面为透明双层玻璃结构,顶部设置有遮光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补水的恒温食用菌培养室,其特征是:所述遮光装置包括电机(51)、齿轮转轴(52)和遮光布,电机(51)输出端与齿轮转轴(52)连接,遮光布一端与齿轮转轴(52)连接,另一端随齿轮转轴(52)收卷或垂下,与外壳(1)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补水的恒温食用菌培养室,其特征是:所述种植架(2)包括四块结构相同的种植板(21),种植板(21)均与种植架(2)底部的气缸(22)的伸缩杆铰连接,四块种植板(21)相互平行;气缸(22)共四台,分别与种植架(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启林
申请(专利权)人:宜昌市裕禾菌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