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冲击大功率电子开关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8206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21: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冲击大功率电子开关电路,包括稳压单元的前端接有电源输入端,稳压单元后端接有振荡单元,用于将输入电源进行稳压并提供稳定电压;开关单元包括电子开关Q5,电子开关Q5的前端接有电源输入端,电子开关Q5的后端接有电源输出端;振荡单元包括脉冲发生器U2,脉冲发生器U2连接有稳压单元和电子开关Q5,脉冲发生器U2接收稳压单元提供的稳定电压后,开始工作振荡,使电子开关Q5的导通;保护单元的前端连接电源输入端,保护单元的后端接地,用于保护电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通过开关单元和振荡单元的连接,避免电路输入端输入低电压的冲击电流,提高电子开关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通过检测单元,实现了对电路的自动检测以及输出过压保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冲击大功率电子开关电路
本技术涉及电子开关
,具体涉及一种防冲击大功率电子开关电路。
技术介绍
大功率电子开关适用于输入低电压,输出大功率电路,目前的电子开关电路普遍采用接触器,其缺点是体积庞大,需要使用到大量的接触触点,在触点开闭时会出现机械磨损以及电弧烧伤等现象,触点寿命短,其可靠性差,而且在输入电源的瞬间,会形成很大的瞬时冲击电流,一般为正常工作电流10倍以上,往往会导致使接触器合不上闸,甚至将接触器的触点烧坏,上述原因均会造成接触器电子开关无法正常使用。目前,专利号为CN201708697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直流电源开关装置,包括缓启动电路和升压电路,所述缓启动电路输入端连接直流电源,输出端连接至升压电路输入端,升压电路输出端连接负载,当直流电源输入高电平时,经过T时间的缓启动电路的缓启动后,升压电路输入电压缓慢上升到直流电源电压,升压电路完全接入电路;该直流电源开关装置仅适用于输入直流高电平电压,输出直流高电平电压的情况,当需要输入低电压,输出大功率电流时,则无法实现。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如何提供一种防冲击大功率电子开关电路,已经成为一项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防冲击大功率电子开关电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冲击大功率电子开关电路,包括:稳压单元,所述稳压单元的前端接有电源输入端,所述稳压单元后端接有振荡单元,用于将输入电源进行稳压并向所述振荡单元提供稳定电压;开关单元,所述开关单元包括电子开关Q5,所述电子开关Q5为MOSFET,所述电子开关Q5的前端接有电源输入端,所述电子开关Q5的后端接有电源输出端;振荡单元,所述振荡单元包括脉冲发生器U2,所述脉冲发生器U2连接有稳压单元和电子开关Q5,所述脉冲发生器U2接收所述稳压单元提供的稳定电压后,开始工作振荡,使电子开关Q5的导通;所述脉冲发生器U2的引脚3与电子开关Q5的栅极相连,在脉冲发生器U2和电子开关Q5之间依次串联有电阻R19、电阻R13、二极管D10、电容C9和电阻R12,脉冲发生器U2开始工作振荡后,通过电阻R12向电容C9充电,使电子开关Q5的栅极电压逐渐升高;检测单元,所述检测单元包括比较器U1,所述比较器U1连接电源输出端,用于检测输出电压是否超出规定值,所述比较器U1的引脚6连接三极管V1的基极,所述三极管V1为NPN型三极管,所述三极管V1的发射极和集电极串联有电容C11和稳压二极管D8,所述电容C11用于保护稳压二极管D8,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电源输出值超过规定值时,所述比较器U1的引脚6为高电平,三极管V1导通并关闭电子开关Q5。保护单元,所述保护单元的前端连接电源输入端,所述保护单元的后端接地,用于保护电路,所述保护单元包括三个串联的双向瞬态二极管,用于吸收电源输入端的峰值电压,所述保护单元还包括压敏电阻RT1,所述压敏电阻RT1的一端接有电源输入端,所述压敏电阻RT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压敏电阻RT1用于在超出抑制电压时吸收峰值电压。输入低电压电源时,双向瞬态二极管D1、双向瞬态二极管D2、双向瞬态二极管D5在超出抑制电压时导通并吸收输入端峰值电压,同时通过电阻R7、稳压二极管D6进行稳压,向比较器U1、脉冲发生器U2提供稳定电压,脉冲发生器U2开始工作振荡通过电阻R12向电容C9充电,使电子开关Q5的栅极电压逐渐升高,即电子开关Q5逐渐导通,有极电容C12电容的两端电压逐渐缓慢升高,从而实现防止输入端的冲击和电子开关功能。输出电压超出规定值时,比较器U1的6脚为高电平,三极管V1导通并关断电子开关Q5,从而对电路进行输出过压保护。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开关单元和振荡单元的连接,实现了避免电路输入端输入低电压的冲击电流,提高电子开关的稳定性和可靠性。(2)本技术通过检测单元,实现了对电路的自动检测以及输出过压保护。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防冲击大功率电子开关电路的电路框图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一种防冲击大功率电子开关电路的电路原理图;图3是本技术的一种防冲击大功率电子开关电路的稳压单元的电路原理图;图4是本技术的一种防冲击大功率电子开关电路的开关单元的电路原理图;图5是本技术的一种防冲击大功率电子开关电路的振荡单元的电路原理图;图6是本技术的一种防冲击大功率电子开关电路的检测单元的电路原理图;图7是本技术的一种防冲击大功率电子开关电路的保护单元的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7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防冲击大功率电子开关电路,包括:稳压单元,所述稳压单元的前端接有电源输入端,所述稳压单元后端接有振荡单元,用于向所述振荡单元提供稳定电压;电源输入端连接有开关单元、保护单元和电阻R7的一端,所述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稳压二极管D6的负极、电容C7的一端和振荡单元,所述稳压二极管D6与所述电阻R7串联,用于对输入电源进行稳压,所述稳压二极管D6的正极连接电容C7的另一端、有极电容C12的负极、电阻R14的一端和接地,电阻R14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31的一端,所述电阻R31的另一端连接有极电容C12的正极和电源输出端,用于将输入电源进行稳压;开关单元,所述开关单元包括电子开关Q5,所述电子开关Q5为MOSFET,所述电子开关Q5的前端接有电源输入端,所述电子开关Q5的后端接有电源输出端,用于实现电子开关;所述电子开关Q5的漏极连接电源输入端,所述电子开关Q5的源极连接稳压二极管D7的正极、二极管D9的正极和电源输出端,电子开关Q5的漏极连接电阻R19的一端,所述电阻R19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13的一端,所述电阻R13的另一端连接稳压二极管D7的负极、稳压二极管D8的负极、电容C11的一端、电阻R32的一端和二极管D10的一端,所述二极管D10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9的负极和电容C9的一端,所述电容C9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12的一端,所述电阻R12的另一端连接振荡单元,所述振荡单元开始工作振荡后,通过电阻R12向电容C9充电,使电子开关Q5的栅极电压逐渐升高;振荡单元,所述振荡单元包括脉冲发生器U2,所述脉冲发生器U2连接有稳压单元和电子开关Q5,所述脉冲发生器U2接收所述稳压单元提供的稳定电压后,开始工作振荡,使电子开关Q5的导通;所述脉冲发生器U2的引脚1连接有极电容C2的负极、三极管V1的发射极、电容C6的一端和接地,所述电容C6的另一端连接电源输入端,所述脉冲发生器U2的引脚2连接脉冲发生器U2的引脚6,所述脉冲发生器U2的引脚3与电子开关Q5的栅极相连,在脉冲发生器U2和电子开关Q5之间依次串联有电阻R19、电阻R13、二极管D10、电容C9和电阻R12,所述脉冲发生器U2的引脚4连接有极电容C2的正极、脉冲发生器U2的引脚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冲击大功率电子开关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稳压单元,所述稳压单元的前端接有电源输入端,所述稳压单元后端接有振荡单元,用于将输入电源进行稳压并向所述振荡单元提供稳定电压;/n开关单元,所述开关单元包括电子开关Q5,所述电子开关Q5的前端接有电源输入端,所述电子开关Q5的后端接有电源输出端;/n振荡单元,所述振荡单元包括脉冲发生器U2,所述脉冲发生器U2连接有稳压单元和电子开关Q5,所述脉冲发生器U2接收所述稳压单元提供的稳定电压后,开始工作振荡,使电子开关Q5的导通;/n保护单元,所述保护单元的前端连接电源输入端,所述保护单元的后端接地,用于保护电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冲击大功率电子开关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稳压单元,所述稳压单元的前端接有电源输入端,所述稳压单元后端接有振荡单元,用于将输入电源进行稳压并向所述振荡单元提供稳定电压;
开关单元,所述开关单元包括电子开关Q5,所述电子开关Q5的前端接有电源输入端,所述电子开关Q5的后端接有电源输出端;
振荡单元,所述振荡单元包括脉冲发生器U2,所述脉冲发生器U2连接有稳压单元和电子开关Q5,所述脉冲发生器U2接收所述稳压单元提供的稳定电压后,开始工作振荡,使电子开关Q5的导通;
保护单元,所述保护单元的前端连接电源输入端,所述保护单元的后端接地,用于保护电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冲击大功率电子开关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单元包括三个串联的双向瞬态二极管,用于吸收电源输入端的峰值电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冲击大功率电子开关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脉冲发生器U2的引脚3与电子开关Q5的栅极相连,在脉冲发生器U2和电子开关Q5之间依次串联有电阻R19、电阻R13、二极管D10、电容C9和电阻R12,脉冲发生器U2开始工作振荡后,通过电阻R12向电容C9充电,使电子开关Q5的栅极电压逐渐升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世豪马伍新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星宇智控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海南;4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