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冷窑炉烟囱补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76703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18: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风冷窑炉烟囱补风装置,包括架体、位于架体上的窑炉炉体以及位于窑炉炉体内部的输送组件,窑炉炉体顶壁设置有与窑炉炉体内腔连通的若干风冷支管,若干风冷支管沿窑炉炉体长度方向均匀分布,若干风冷支管远离窑炉炉体一端共同连接有冷风管,冷风管沿窑炉炉体长度方向设置,穿过风冷支管管壁设置有与风冷支管内腔连通的至少两个补风口,风冷支管的外周套设有套管,套管上开设有与补风口连通的通风口,通风口与补风口对应设置,套管与风冷支管转动连接,且套管与风冷支管间设置有限位组件,窑炉炉体的上设置有若干出风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可根据加工需要,对窑炉炉体的内腔进行补风,增强加工工件的冷却速率,提高实用性。

A kind of air supplement device for chimney of air cooling kil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冷窑炉烟囱补风装置
本技术涉及混凝土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风冷窑炉烟囱补风装置。
技术介绍
窑炉是一种用于烧制陶瓷器物、电池或者其它产品的加工装置,窑炉通常由窑室、加热设备、冷却设备和输送设备等四部分组成。窑炉工作过程中,通过将待加工产品放置在输送设备上,使得待加工产品随着输送设备送入窑炉,在窑炉中通过加热设备及冷却设备完成烧成工艺的过程。公告号为CN204881204U的申请文件公开了一种风冷炉架结构,其包括窑炉,所述窑炉支承于支架,所述窑炉的内部布置有导向辊,所述窑炉的顶部设置有热气进口,所述窑炉的顶部还设置有加热管,所述窑炉的底部的上端面上布置有若干条凹槽结构,每条所述凹槽结构垂直于所述窑炉的长度方向布置,所述凹槽结构开有贯穿孔连通至所述窑炉的底部大气,每条所述凹槽结构内嵌装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上端面布置有喷射孔,所述喷射孔朝向所述导向辊布置,风冷主管道位于所述支架的底部,所述风冷主管道沿着所述窑炉的长度方向布置,所述风冷主管道外接有若干风冷支路,所述风冷支路贯穿对应的所述贯穿孔后连通所述进气管,所述窑炉的顶部还设置有可上翻的盖板。该风冷炉架结构需要降温时,停止对窑炉加热,风冷主管道内通入冷风,冷风顺着风冷支路进入进气管,进气管通过喷射孔向腔体喷射冷空气,将整个窑炉冷却,当接近室温时,打开盖板,对窑炉进行清理,通过风冷系统,快速对窑炉进行降温。上述技术方案在对炉架结构降温时,冷风沿风冷支管进入进气管,再沿喷射孔喷射冷空气至窑炉中,对窑炉内腔进行冷却,但当风冷支管中冷风不足时,无法高效对风冷支管进行补风,影响风冷炉架结构的冷却速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了一种风冷窑炉烟囱补风装置,可根据加工需要,对窑炉炉体的内腔进行补风,增强加工工件的冷却速率,提高实用性。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风冷窑炉烟囱补风装置,包括窑炉炉体以及位于所述窑炉炉体内部的输送组件,所述窑炉炉体顶壁设置有与所述窑炉炉体内腔连通的若干风冷支管,若干所述风冷支管沿所述窑炉炉体长度方向均匀分布,若干所述风冷支管远离所述窑炉炉体一端共同连接有冷风管,所述冷风管沿所述窑炉炉体长度方向设置,穿过所述风冷支管管壁设置有与所述风冷支管内腔连通的至少两个补风口,所述风冷支管的外周套设有套管,所述套管上开设有与所述补风口连通的通风口,所述通风口与补风口对应设置,所述套管与风冷支管转动连接,且所述套管与风冷支管间设置有限制所述套管位置的限位组件,所述窑炉炉体的上设置有若干出风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窑炉炉体进行冷却时,冷风沿冷风管流入风冷支管中,再沿风冷支管流入窑炉炉体内腔,最后从出风口流出,当冷风管进风量不足时,转动套管,使得通风口与补风口连通,继续调整通风口与补风口的正对面积,进而调节补风量,实现窑炉炉体的补风;设计的风冷窑炉烟囱补风装置,可根据加工需要,对窑炉炉体的内腔进行补风,增强加工工件的冷却速率,提高实用性。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限位组件包括于所述风冷支管外周开设的导向滑槽,所述导向滑槽沿所述风冷支管周向方向设置,且所述导向滑槽位于两相邻所述补风口之间,所述套管内壁上设置有可沿所述导向滑槽滑移的导向滑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计的限位组件,可使导向滑块沿导向滑槽运动的范围内滑移,进而使套管在一定范围内转动,便于调节通风口与补风口的正对面积。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导向滑槽底壁设置有限位齿条,所述限位齿条沿导向滑槽长度方向设置,穿过所述套管管壁与导向滑块设置有与所述导向滑块与套管螺纹连接的螺纹杆,所述螺纹杆沿所述套管径向方向设置,所述螺纹杆伸入所述导向滑槽一端转动连接有与所述限位齿条啮合的限位齿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螺纹杆,螺纹杆带动限位齿板运动,运动至限位齿板与限位齿条分离时,导向滑块可沿导向滑槽滑移,进而使套管可沿风冷支管转动,转动至通风口位于合适位置时,转动螺纹杆,螺纹杆带动限位齿板运动,运动至限位齿板与限位齿条卡接,导向滑块与导向滑槽锁紧,套管固定在风冷支管上;设计的限位齿板与限位齿条,可对套管与风冷支管的位置进行锁紧及定位,避免套管因外力作用,发生转动。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于所述套管下方设置有位于所述风冷支管上的支撑座,所述套管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座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计的支撑座,可对套管进行支撑,提高套管与风冷支管的连接性能。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两相邻所述通风口之间设置有位于所述套管上的转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计的转柄,可对套管进行集中施力,便于套管转动。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输送组件包括位于所述窑炉炉体中的若干传送辊,若干所述传送辊沿窑炉炉体长度方向设置,且所述传送辊与窑炉炉体转动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计的输送组件,便于对产品进行传输,提高产品加工的自动化程度。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传送辊伸出窑炉炉体的延伸段端部安装有从动齿轮,所述窑炉炉体上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轴上安装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上共同绕设有传送链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节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驱动轴带动主动齿轮转动,转动齿轮带动传送链条转动,传送链条带动从动齿轮转动,从动齿轮带动传送辊转动,进而对产品进行运输;设计的驱动电机,可向传送辊提供驱动力,便于传送辊转动,进而带动产品输送。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出风口处安装有出风支管,所述出风支管共同连接有出风管路,所述出风管路端部安装有抽风机。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窑炉炉体进行冷却时,冷风沿冷风管流入风冷支管中,再沿风冷支管流入窑炉炉体内腔,调节抽风机,将窑炉炉体内腔中的热空气从出风支管中抽至出风管路中,对窑炉炉体及内部工件进行冷却;设计的抽风机,可使窑炉炉体中的气流产生循环,便于对窑炉炉体进行降温。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本技术的风冷窑炉烟囱补风装置,可根据加工需要,对窑炉炉体的内腔进行补风,增强加工工件的冷却速率,提高实用性;2.本技术的风冷窑炉烟囱补风装置,设计的限位组件,使导向滑块沿导向滑槽运动的范围内滑移,使得套管在一定范围内转动,便于调节通风口与补风口的正对面积,同时可对套管与风冷支管的位置进行锁紧及定位,避免套管因外力作用,发生转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局部结构示意图,旨在示意风冷支管及冷风管。图4是图3中的另一视角示意图。图5是图4中B-B面剖视图。图中,1、窑炉炉体;2、输送组件;21、主动齿轮;22、传送链条;23、从动齿轮;24、传送辊;25、驱动电机;3、风冷支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冷窑炉烟囱补风装置,包括窑炉炉体(1)以及位于所述窑炉炉体(1)内部的输送组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窑炉炉体(1)顶壁设置有与所述窑炉炉体(1)内腔连通的若干风冷支管(3),若干所述风冷支管(3)沿所述窑炉炉体(1)长度方向均匀分布,若干所述风冷支管(3)远离所述窑炉炉体(1)一端共同连接有冷风管(5),所述冷风管(5)沿所述窑炉炉体(1)长度方向设置,穿过所述风冷支管(3)管壁设置有与所述风冷支管(3)内腔连通的至少两个补风口(31),所述风冷支管(3)的外周套设有套管(4),所述套管(4)上开设有与所述补风口(31)连通的通风口(41),所述通风口(41)与补风口(31)对应设置,所述套管(4)与风冷支管(3)转动连接,且所述套管(4)与风冷支管(3)间设置有限制所述套管(4)位置的限位组件,所述窑炉炉体(1)的上设置有若干出风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冷窑炉烟囱补风装置,包括窑炉炉体(1)以及位于所述窑炉炉体(1)内部的输送组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窑炉炉体(1)顶壁设置有与所述窑炉炉体(1)内腔连通的若干风冷支管(3),若干所述风冷支管(3)沿所述窑炉炉体(1)长度方向均匀分布,若干所述风冷支管(3)远离所述窑炉炉体(1)一端共同连接有冷风管(5),所述冷风管(5)沿所述窑炉炉体(1)长度方向设置,穿过所述风冷支管(3)管壁设置有与所述风冷支管(3)内腔连通的至少两个补风口(31),所述风冷支管(3)的外周套设有套管(4),所述套管(4)上开设有与所述补风口(31)连通的通风口(41),所述通风口(41)与补风口(31)对应设置,所述套管(4)与风冷支管(3)转动连接,且所述套管(4)与风冷支管(3)间设置有限制所述套管(4)位置的限位组件,所述窑炉炉体(1)的上设置有若干出风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冷窑炉烟囱补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包括于所述风冷支管(3)外周开设的导向滑槽(32),所述导向滑槽(32)沿所述风冷支管(3)周向方向设置,且所述导向滑槽(32)位于两相邻所述补风口(31)之间,所述套管(4)内壁上设置有可沿所述导向滑槽(32)滑移的导向滑块(4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风冷窑炉烟囱补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滑槽(32)底壁设置有限位齿条(33),所述限位齿条(33)沿导向滑槽(32)长度方向设置,穿过所述套管(4)管壁与导向滑块(44)设置有与所述导向滑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思浩于延鲁
申请(专利权)人:咸阳华友新能源窑炉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