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关节动力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74462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16: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器人关节动力模组,前机壳的中间设置有轴孔,轴孔内周的上方套装有内齿圈,第三轴承内套装有前输出架;前机壳的环槽内套装有电机绕组;后输出架通过螺栓与前输出架连接;电机转子呈碟形,空心轴内安装有太阳轮,太阳轮通过电机转子下端的第一轴承与电机转子连接,空心轴上端口装有锁轴垫片,锁轴垫片的中心装有磁铁;太阳轮的直齿与行星轮啮合,后机壳的上端安装有磁编码座,磁编码座内装有磁编码器,磁编码器中心的凸体与磁铁相对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尽可能缩小体积,降低质量的前提下,能够达到最大的扭矩质量比,缩短了组装时间,减少了组装误差,提高了动力传动的效率。

Robot joint power modu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机器人关节动力模组
本技术涉及机械臂动力传动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融合减速器与编码器于一体结构的机器人关节动力模组。
技术介绍
目前机器人所使用的动力模组,主要组成部分为动力电机+减速器+编码器,需要将各个部件通过特制的连接件组装到一起,才能完成机器人的伺服使用。由于各个部件都是独立的产品,组装时对于组装的精度要求很高,尤其是同心度。组装后,整体模组的体积较大,质量较重。不便于安装到机体中,使用过程中耗能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便于模组安装到机体中,本技术提供一种机器人关节动力模组,使动力电机、减速器和编码器部件融合一体,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组装误差。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机器人关节动力模组,包括前机壳,所述前机壳为圆台形,其内周的一侧设置有线板槽,线板槽装有束线板,前机壳的中间设置有轴孔,轴孔内周的上方套装有内齿圈,轴孔内安装有第三轴承,第三轴承内套装有前输出架;前机壳的环槽内套装有电机绕组;前输出架的上端平台设置有行星轴孔,行星轴孔内装有第二轴承并与行星轮一端的轴连接,行星轮另一端的轴装有第二轴承并与后输出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机器人关节动力模组,包括前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机壳为圆台形,其内周的一侧设置有线板槽,线板槽装有束线板,前机壳的中间设置有轴孔,轴孔内周的上方套装有内齿圈,轴孔内安装有第三轴承,第三轴承内套装有前输出架;前机壳的环槽内套装有电机绕组;前输出架的上端平台设置有行星轴孔,行星轴孔内装有第二轴承并与行星轮一端的轴连接,行星轮另一端的轴装有第二轴承并与后输出架的轴孔连接;后输出架设置有凸块,凸块间装有行星轮,后输出架通过螺栓与前输出架连接;电机转子呈碟形,中间设置有空心轴,空心轴内安装有太阳轮,电机转子的外周设有凸边,空心轴上下端均套装有第一轴承,太阳轮通过电机转子下端的第一轴承与电机转子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机器人关节动力模组,包括前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机壳为圆台形,其内周的一侧设置有线板槽,线板槽装有束线板,前机壳的中间设置有轴孔,轴孔内周的上方套装有内齿圈,轴孔内安装有第三轴承,第三轴承内套装有前输出架;前机壳的环槽内套装有电机绕组;前输出架的上端平台设置有行星轴孔,行星轴孔内装有第二轴承并与行星轮一端的轴连接,行星轮另一端的轴装有第二轴承并与后输出架的轴孔连接;后输出架设置有凸块,凸块间装有行星轮,后输出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敏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三瑞模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