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防倒喷功能的节能型汽车尾气处理装置,包括处理筒、连通在处理筒的左端面中部的进气管、连通在处理筒的右端面中部的排气管和安装在处理筒内侧的催化层,所述处理筒的内部靠近进气管的一侧对称固定连接有两组转架,且两组转架的内侧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转板,所述转板的外部固定连接有贯穿转架的限位滑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首先,内部设置有防倒喷结构,这种结构可阻止处理装置内部的尾气倒喷至发动机的内部,既降低了发动机内部的污染现象的产生,同时也提升了尾气处理装置的功能性,其次,采用循环式处理结构,这种结构可将大部分尾气进行循环催化处理,从而提升了尾气处理装置催化处理的质量。
An energy saving automobile exhaust gas treatment device with anti backflow fun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防倒喷功能的节能型汽车尾气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汽车尾气处理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防倒喷功能的节能型汽车尾气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尾气处理装置是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使尾气得到催化,以减轻对环境的污染的装置,当高温废气流经涂有贵金属材料制成的催化剂的载体时,废气中的有害物质(包括CO,HC臭味,DPM黑烟)在催化剂和温度的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转化为无毒的H2O和CO2。然而现有的汽车尾气处理装置仍存在不足之处:首先,内部无设置防倒喷结构,当发动机停止工作时,排出的尾气易倒喷至发动机的内部,易导致发动机内部的污染,功能性较差,其次,大部分尾气单次处理后,便通过排气管排出,无法将部分尾气进行循环催化处理,催化处理的质量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当发动机停止工作时,排出的尾气易倒喷至发动机的内部,易导致发动机内部的污染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具有防倒喷功能的节能型汽车尾气处理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防倒喷功能的节能型汽车尾气处理装置,包括处理筒、连通在处理筒的左端面中部的进气管、连通在处理筒的右端面中部的排气管和安装在处理筒内侧的催化层,所述处理筒的内部靠近进气管的一侧对称固定连接有两组转架,且两组转架的内侧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转板,所述转板的外部固定连接有贯穿转架的限位滑柱,所述处理筒的内部靠近排气管的一侧对称固定连接有两组导流斜块,所述处理筒顶部和底部对称连通有两组呈U型结构的导流管。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处理筒的内部靠近两组导流斜块的一侧安装有呈漏斗状结构的滤网筒。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进气管的开口处外侧安装有管道法兰。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转板靠近进气管的一侧嵌设有橡胶垫片,且橡胶垫片的外端面与进气管的外端面相互贴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限位滑柱的竖直截面呈弧形结构,且限位滑柱的外部位于转架和转板之间套设有复位弹簧。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两组导流斜块的竖直截面呈直角梯形结构,且两组导流斜块的斜边均朝向靠近导流管的一侧。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中,内部设置有防倒喷结构,在处理筒的内部靠近进气管的一侧对称设置有两组转架、转板、限位滑柱和复位弹簧,当发动机内的尾气进入到进气管的内部时,在气流的作用下,两组转板便会旋开,当发动机停止工作时,两组转板在复位弹簧的弹力作用下,便会旋至与进气管贴合,从而将进气管进行堵塞处理,降低了废气及处理筒外部气体涌入到发动机的内部,这种结构可阻止处理装置内部的尾气倒喷至发动机的内部,既降低了发动机内部的污染现象的产生,同时也提升了尾气处理装置的功能性。2、本技术中,采用循环式处理结构,在处理筒的内部靠近排气管的一侧对称设置有两组呈直角梯形结构的导流斜块,同时在处理筒的底部和底部对称设置有两组呈U型结构的导流管,当废气透过催化层后,一部分废气在气流的作用下通过排气管排出,另一部分废气便会在导流斜块的作用下,引流至导流管的内部,并通过导流管继续进入到处理筒的左侧进行催化处理,这种结构可将大部分尾气进行循环催化处理,从而提升了尾气处理装置催化处理的质量。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结构示意简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进气管和转板的结构示意图。图例说明:1、处理筒;2、进气管;201、管道法兰;3、排气管;4、导流管;5、催化层;6、转架;7、转板;701、橡胶垫片;8、限位滑柱;9、复位弹簧;10、导流斜块;11、滤网筒。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防倒喷功能的节能型汽车尾气处理装置,包括处理筒1、连通在处理筒1的左端面中部的进气管2、连通在处理筒1的右端面中部的排气管3和安装在处理筒1内侧的催化层5,处理筒1的内部靠近进气管2的一侧对称固定连接有两组转架6,且两组转架6的内侧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转板7,转板7的外部固定连接有贯穿转架6的限位滑柱8,处理筒1的内部靠近排气管3的一侧对称固定连接有两组导流斜块10,处理筒1顶部和底部对称连通有两组呈U型结构的导流管4,导流管4的设置,可将处理后部分尾气,继续导入到处理筒1内部进行催化处理。具体的,如图2所示,处理筒1的内部靠近两组导流斜块10的一侧安装有呈漏斗状结构的滤网筒11,两组导流斜块10的竖直截面呈直角梯形结构,且两组导流斜块10的斜边均朝向靠近导流管4的一侧,呈漏斗状结构滤网筒11的设置,可将进入到导流管4内部的尾气进行过滤处理,同时便会固体杂质的冲洗排出,两组呈直角梯形结构导流斜块10的设置,可将一部分废气引入到导流管4的内部,从而可将废气继续导入到处理筒1内部进行催化处理,从而提升了废气催化处理的质量。具体的,如图1-3所示,进气管2的开口处外侧安装有管道法兰201,转板7靠近进气管2的一侧嵌设有橡胶垫片701,且橡胶垫片701的外端面与进气管2的外端面相互贴合,限位滑柱8的竖直截面呈弧形结构,且限位滑柱8的外部位于转架6和转板7之间套设有复位弹簧9,管道法兰201的设置,便于进气管2的连接和固定处理,橡胶垫片701的设置,一方面,提升了两组转板7和进气管2之间贴合的密封性,另一方面,降低了转板7与进气管2之间撞击受损和噪音的产生,呈弧形结构限位滑柱8的设置,便于转板7的转动,同时也提升了转板7转动调节的稳定性,同时复位弹簧9的设置,便于转板7无受力作用后的复位处理。工作原理:使用时,需要安装尾气处理装置时,将进气管2通过管道法兰201安装至发动机的出气管上,当发动机工作时,废气便会进入到进气管2的内部,在气流的作用下,两组转板7便会受力旋开,尾气便会进入到处理筒1的内部,处理筒1内侧设置的催化层5,会将高温的废气进行流动催化处理,一部分催化处理后的废气,在气流的作用下便会通过排气管3排出,另一部分废气便会在导流斜块10的引导作用下,便会引流至导流管4的内部,并通过导流管4进入到处理筒1的左侧,再次通过催化层5进行催化处理,当发动机停止工作时,进气管2内部无气流作用,两组转板7在复位弹簧9的弹力作用下,便会旋至与进气管2贴合,从而将进气管2的尾端进行堵塞处理,降低了处理筒1内部的废气涌入到发动机的内部。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防倒喷功能的节能型汽车尾气处理装置,包括处理筒(1)、连通在处理筒(1)的左端面中部的进气管(2)、连通在处理筒(1)的右端面中部的排气管(3)和安装在处理筒(1)内侧的催化层(5),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筒(1)的内部靠近进气管(2)的一侧对称固定连接有两组转架(6),且两组转架(6)的内侧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转板(7),所述转板(7)的外部固定连接有贯穿转架(6)的限位滑柱(8),所述处理筒(1)的内部靠近排气管(3)的一侧对称固定连接有两组导流斜块(10),所述处理筒(1)顶部和底部对称连通有两组呈U型结构的导流管(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防倒喷功能的节能型汽车尾气处理装置,包括处理筒(1)、连通在处理筒(1)的左端面中部的进气管(2)、连通在处理筒(1)的右端面中部的排气管(3)和安装在处理筒(1)内侧的催化层(5),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筒(1)的内部靠近进气管(2)的一侧对称固定连接有两组转架(6),且两组转架(6)的内侧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转板(7),所述转板(7)的外部固定连接有贯穿转架(6)的限位滑柱(8),所述处理筒(1)的内部靠近排气管(3)的一侧对称固定连接有两组导流斜块(10),所述处理筒(1)顶部和底部对称连通有两组呈U型结构的导流管(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倒喷功能的节能型汽车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筒(1)的内部靠近两组导流斜块(10)的一侧安装有呈漏斗状结构的滤网筒(11)。
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林峰,许玲玲,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依柯卡特排放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