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配气机构和具有其的发动机、车辆
本技术涉及车辆
,尤其是涉及一种配气机构和具有其的发动机、车辆。
技术介绍
在发动机中,配气机构结构布置与气缸盖结构相匹配,配气机构结构布置既要保证各个气缸的换气良好、充气效率尽可能高,以提高发动机的性能,还要考虑到配气机构空间布置的紧凑性。相关技术中的发动机配气机构结构布置,从气缸盖的前端来看,进气液压挺柱组件布置在气缸盖的进气侧,即进气气门的右边;排气液压挺柱组件布置在气缸盖的排气侧,排气气门的左边,如此使得配气机构在宽度方向的结构尺寸大,导致气缸盖在宽度方向的尺寸也大,气缸盖及配气机构在空间内布置不紧凑,并且会增加气缸盖的材料成本及加工成本。此外,凸轮轴凸轮及滚子摇臂组件滚轮之间的润滑效果较差,磨损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配气机构,所述配气机构的结构布置紧凑、润滑效果好。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配气机构的发动机。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发动机的车辆。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配气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本体,所述本体的下部限定出燃烧室,所述本体上设有进气通道和排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和所述排气通道分别与所述燃烧室相连通,所述排气通道位于所述进气通道的左侧;/n进气气门,所述进气气门设在所述燃烧室和所述进气通道的连通处;/n排气气门,所述排气气门设在所述燃烧室和所述排气通道的连通处;/n进气液压挺柱,所述进气液压挺柱设在所述进气气门的右侧,所述进气液压挺柱和所述进气气门通过第一滚子摇臂组件相连;/n第一凸轮,所述第一凸轮和所述第一滚子摇臂组件配合相连,在所述第一滚子摇臂组件上设有第一喷油孔以向所述第一滚子摇臂组件和所述第一凸轮之间喷油;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气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体,所述本体的下部限定出燃烧室,所述本体上设有进气通道和排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和所述排气通道分别与所述燃烧室相连通,所述排气通道位于所述进气通道的左侧;
进气气门,所述进气气门设在所述燃烧室和所述进气通道的连通处;
排气气门,所述排气气门设在所述燃烧室和所述排气通道的连通处;
进气液压挺柱,所述进气液压挺柱设在所述进气气门的右侧,所述进气液压挺柱和所述进气气门通过第一滚子摇臂组件相连;
第一凸轮,所述第一凸轮和所述第一滚子摇臂组件配合相连,在所述第一滚子摇臂组件上设有第一喷油孔以向所述第一滚子摇臂组件和所述第一凸轮之间喷油;
排气液压挺柱,所述排气液压挺柱设在所述排气气门的右侧,所述排气液压挺柱和所述排气气门通过第二滚子摇臂组件相连;
第二凸轮,所述第二凸轮和所述第二滚子摇臂组件配合相连,在所述第二滚子摇臂组件上设有第二喷油孔以向所述第二滚子摇臂组件和所述第二凸轮之间喷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滚子摇臂组件和所述第二滚子摇臂组件均包括摇臂和设在所述摇臂上的滚轮,所述第一滚子摇臂组件的摇臂连接在所述进气液压挺柱和所述进气气门之间,所述第一滚子摇臂组件的滚轮位于所述进气液压挺柱和所述进气气门之间,所述第二滚子摇臂组件的摇臂连接在所述排气液压挺柱和所述排气气门之间,所述第二滚子摇臂组件的滚轮位于所述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记,姚博,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臻宇新能源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