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内型钢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7356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16: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隧道内型钢支架,包括主体、第一支撑杆、固定板和第二支撑杆,所述主体的内部均匀设置有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正面均匀开设有第一固定槽,所述第一支撑杆正面的左右两端皆开设有第二固定槽,所述固定杆的末端皆焊接有卡杆,所述第二固定槽的正面皆开设有卡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需要工作人员耗费力量调整第一支撑杆的位置,提高了支撑的效果,且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的效率,且使得用户在不需要使用该装置时,乐意将该装置完整拆卸,回收利用,相比较传统的焊接,该装置安装更加快速,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更小,且操作方便,不需要焊接工具,也降低了工作成本。

A kind of steel support in tunn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隧道内型钢支架
本技术涉及隧道内型钢支架
,具体为一种隧道内型钢支架。
技术介绍
隧道贯通后,需要拆除隧道内的钢轨、管线等附属设施,然后开始进行风井基坑的开挖。基坑开挖前要先进行基坑降水,同时基坑外侧的加固区也实行降水,风井外侧各卡杆环范围内的隧道采用型钢支架进行加固,确保隧道的稳定,现阶段的型钢支架是直接由工作人员焊接固定,工作量较大,在垂直焊接时,因长度不能短于隧道的长度,使得竖直的称重钢难以垂直焊接,会呈现倾斜角度,不方便操作,且后期不使用时,无法回收拆除,只能通过暴力将其拆除,无法做到回收再利用,且施工麻烦,工作量较大。因此,亟需设计一种隧道内型钢支架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隧道内型钢支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阶段的型钢支架是直接由工作人员焊接固定,工作量较大,在垂直焊接时,因长度不能短于隧道的长度,使得竖直的称重钢难以垂直焊接,会呈现倾斜角度,不方便操作,且后期不使用时,无法回收拆除,只能通过暴力将其拆除,无法做到回收再利用,且施工麻烦,工作量较大的问题。...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隧道内型钢支架,包括主体(1)、第一支撑杆(2)、固定板(7)和第二支撑杆(3),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内部均匀设置有第一支撑杆(2),且第一支撑杆(2)的上下两端皆与主体(1)上下两端的内壁焊接固定,所述第一支撑杆(2)的正面均匀开设有第一固定槽(4),且第一固定槽(4)的正面皆插设固定杆(5),所述固定杆(5)的左右两端皆焊接有复位轴(6),所述固定板(7)的上下两端皆设置有固定块(8),且固定块(8)与第一支撑杆(2)皆焊接固定,所述第一支撑杆(2)正面的左右两端皆开设有第二固定槽(9),所述固定杆(5)的末端皆焊接有卡杆(10),且卡杆(10)延伸至第二固定槽(9)的内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内型钢支架,包括主体(1)、第一支撑杆(2)、固定板(7)和第二支撑杆(3),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内部均匀设置有第一支撑杆(2),且第一支撑杆(2)的上下两端皆与主体(1)上下两端的内壁焊接固定,所述第一支撑杆(2)的正面均匀开设有第一固定槽(4),且第一固定槽(4)的正面皆插设固定杆(5),所述固定杆(5)的左右两端皆焊接有复位轴(6),所述固定板(7)的上下两端皆设置有固定块(8),且固定块(8)与第一支撑杆(2)皆焊接固定,所述第一支撑杆(2)正面的左右两端皆开设有第二固定槽(9),所述固定杆(5)的末端皆焊接有卡杆(10),且卡杆(10)延伸至第二固定槽(9)的内部,所述第二固定槽(9)的正面皆开设有卡孔(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内型钢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内部均匀设置有第二支撑杆(3),且第二支撑杆(3)皆插设在第一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储著胜韩利杰陈立岩闫国伟张凤谦魏敬韩石磊王野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九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