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铁车站轨顶风道下料孔封堵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72810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15: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地铁车站轨顶风道下料孔封堵结构。所述结构包括紧贴孔壁的防水涂料层、混凝土支撑架、混凝土填充层和孔口挡板,所述混凝土支撑架是由多根支撑杆组成,每个支撑杆一端倾斜插入孔壁内,另一端置于下料孔下端孔口的中心位置,所述孔口挡板通过膨胀螺栓固定在下料孔的下端孔口,并将混凝土支撑架完全遮挡;所述防水涂料层是直接采用防水涂料在下料孔的孔壁涂刷多次后形成防水涂层,所述混凝土填充层是在孔壁涂刷防水涂料层后从下料孔上端孔口向孔内填充混凝土形成的填充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确保下料孔封堵混凝土的稳定性和新老混凝土结合面的不渗漏水性,排除高速运行列车的事故隐患,其整个结构施工简单、方便,成本低廉。

A plugging structure for blanking hole of air duct on rail top of subway st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铁车站轨顶风道下料孔封堵结构
本技术属于地铁车站施工领域,具体是一种地铁车站轨顶风道下料孔封堵结构。
技术介绍
在地铁车站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轨顶风道施工属于二次结构施工,在主体结构中板施工时会间隔一定间距预埋120mm~200mm的PVC管,作为轨顶风道混凝土浇筑的下料孔,现有施工中针对轨顶风道的下料孔一般不作处理,或者简单的采用水泥砂浆封堵。由于轨顶风道正下方是高速运行的列车和高压线,如果不封堵或者封堵效果不好,便会导致下料孔漏水现象,渗漏水便会通过轨顶风道上的通风孔滴到运营的地铁上和地铁上的高压电缆上,特别是正对通风孔的下料孔,漏水会直接滴到运营的地铁上和地铁上的高压电缆上,会影响地铁列车得运行甚至会出现严重事故,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除此之外,直接采用水泥砂浆封堵,其混凝土结合不太牢固,很容易出现封堵的水泥砂浆有掉落风险,给高速运行的地铁列车造成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地铁车站轨顶风道下料孔封堵结构,该封堵结构既可以解决新老混凝土结合的牢固的问题,同时还可以避免料孔封堵位置渗漏水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铁车站轨顶风道下料孔封堵结构,其下料孔置于车站中板(7)内,其特征在于:该封堵结构是去除下料孔的中预埋管之后进行施工,其具体结构包括紧贴孔壁的防水涂料层(2)、置于下料孔(1)下端孔口的混凝土支撑架(3)、填充在下料孔(1)中的混凝土填充层(4)和孔口挡板(5),所述混凝土支撑架(3)是由多根支撑杆(3-1)组成,每个支撑杆一端倾斜插入孔壁内,另一端置于下料孔(1)下端孔口的中心位置,且多根支撑杆(3-1)之间的夹角相等,所述孔口挡板(5)通过膨胀螺栓(6)固定在下料孔(1)的下端孔口,并将混凝土支撑架(3)完全遮挡;所述防水涂料层(2)是直接采用防水涂料在下料孔(1)的孔壁涂刷多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铁车站轨顶风道下料孔封堵结构,其下料孔置于车站中板(7)内,其特征在于:该封堵结构是去除下料孔的中预埋管之后进行施工,其具体结构包括紧贴孔壁的防水涂料层(2)、置于下料孔(1)下端孔口的混凝土支撑架(3)、填充在下料孔(1)中的混凝土填充层(4)和孔口挡板(5),所述混凝土支撑架(3)是由多根支撑杆(3-1)组成,每个支撑杆一端倾斜插入孔壁内,另一端置于下料孔(1)下端孔口的中心位置,且多根支撑杆(3-1)之间的夹角相等,所述孔口挡板(5)通过膨胀螺栓(6)固定在下料孔(1)的下端孔口,并将混凝土支撑架(3)完全遮挡;所述防水涂料层(2)是直接采用防水涂料在下料孔(1)的孔壁涂刷多次后形成防水涂层,所述混凝土填充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丽伟王正莉邓超梁林林尚晓飞王海峰齐亚丛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一局集团城市轨道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