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隔离护栏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道路绿化带隔离护栏,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两根立柱以及防护板,防护板连接于两根立柱之间,防护板的一侧表面设置有缓冲板以及供缓冲板容置的凹槽,缓冲板与凹槽的槽底之间设置有若干弹性件,凹槽的槽底设置有套筒,弹性件位于套筒内,缓冲板远离弹性件的一侧表面设置有若干块减震垫以及供若干块减震垫容置的定位槽。当撞击物撞击隔离护栏时,防护板与缓冲板的设置对隔离护栏起到了双重缓冲抗撞作用,减缓了撞击物的冲击力,同时在弹性件与减震垫的配合下,进一步减缓撞击物的冲击力度,使隔离护栏不易被撞坏,从而使隔离护栏实现缓冲抗撞的效果。
A kind of road greenbelt barri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道路绿化带隔离护栏
本技术涉及隔离护栏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道路绿化带隔离护栏。
技术介绍
现城市中的对流道路之间都存在绿化带,绿化带外侧装有隔离护栏,用于防止人们从绿化带穿越过马路而造成安全隐患。现有技术中的一种道路绿化带隔离护栏包括多根横杆、两根立柱,两根立柱呈竖直安装于防护路面,横杆沿水平方向固定焊接两根立柱之间。这种隔离护栏一般只起到隔离防护作用,但并不具备防撞的功能,导致其在使用过程中易受到车辆的撞击而造成损坏,并对行驶在道路上的车辆或行人造成安全隐患,故需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道路绿化带隔离护栏,其具有良好的缓冲抗撞效果,进而能够减轻车辆的撞击力度,降低事故危害。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道路绿化带隔离护栏,包括两根呈竖直设置的立柱以及防护板,所述防护板连接于两根所述立柱之间,所述防护板的一侧表面设置有缓冲板以及供所述缓冲板容置的凹槽,所述缓冲板与所述凹槽的槽底之间设置有若干弹性件,所述凹槽的槽底设置有套筒,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套筒内,所述缓冲板远离所述弹性件的一侧表面设置有若干块减震垫以及供若干块减震垫容置的定位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车辆驾驶撞击隔离护栏时,防护板与缓冲板的设置对隔离护栏起到了双重缓冲抗撞作用,减缓了撞击物的冲击力;在防护板与缓冲板之间设置弹性件,在定位槽内放置减震垫,从而依次形成第一缓冲层以及第二缓冲层,由于减震垫与弹性件都具有弹性,撞击物撞击隔离护栏时收到反向的弹力,进一步减缓撞击物的冲击力度,从而使隔离护栏实现缓冲抗撞的效果,进而能够减轻车辆的撞击力度,降低事故危害。优选的,所述定位槽的槽口处沿竖直方向设置有若干块限位杆,且若干块限位杆沿所述定位槽的长度方向分布,所述定位槽的槽口处设置有凸块,所述限位杆的两端均设置有与所述凸块插接配合的卡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杆的设置对减震垫起到了限位作用,使减震垫不易从定位槽中松动掉落;凸块与卡槽的插接配合使限位杆固定在定位槽的槽口处,进而方便工作人员进行后续的安装隔离护栏的操作。优选的,所述卡槽相对的两槽壁均设置有弹性卡块,所述凸块相对的两侧表面设置有供弹性卡块卡接配合的凹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卡块与凹孔卡接配合进一步的使限位杆固定在定位槽的槽口,进而使限位杆不易脱离而影响减震垫安装的效果。优选的,所述定位槽的槽口处设置有防护网。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护网的设置对防护栏起到了缓冲防撞作用,进而增强了隔离护栏的防护能力。优选的,所述防护网周向设置有凸条,所述凸条的两侧连接有螺栓,所述定位槽的槽口处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螺栓贯穿所述凸条与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栓与螺纹孔螺纹连接使防护网牢固的安装在定位槽的槽口处,进而使防护网不易松动掉落进而影响隔离护栏的防护效果。优选的,所述防护网远离定位槽的一侧表面设置有警示牌。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警示牌的设置起到了警示作用。优选的,所述缓冲板的一侧表面设置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活动套设于所述套筒内,所述套筒远离所述防护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限位块,所述定位柱远离所述缓冲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限位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柱与套筒的套设配合对缓冲板起到了定位作用,当缓冲板受到撞击物撞击时不易被撞歪,同时对弹性件起到了防护作用,进而使弹性件不易被撞坏;当第一限位块抵接与第二限位块时,弹性件处于自然状态,第一限位块与第二限位块的设置使定位柱稳定的套在套筒中进行滑移,进而使定位柱不易从套筒中脱离。优选的,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所述第一限位块远离所述定位柱的一端设置有导向柱,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导向柱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柱设置对弹簧起到了定位导向作用,进而使弹簧不易偏移走位。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当车辆驾驶撞击隔离护栏时,防护板与缓冲板的设置对隔离护栏起到了双重缓冲抗撞作用,减缓了撞击物的冲击力;在防护板与缓冲板之间设置弹性件,在定位槽内放置减震垫,从而依次形成第一缓冲层以及第二缓冲层,由于减震垫与弹性件都具有弹性,撞击物撞击隔离护栏时收到反向的弹力,进一步减缓撞击物的冲击力度,从而使隔离护栏实现缓冲抗撞的效果,进而能够减轻车辆的撞击力度,降低事故危害。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防护板的部分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例中的缓冲板的部分剖视图;图4是图3的A部分放大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限位杆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限位杆与凸块之间的装配关系示意图;图7是图6中的B部分放大图。附图标记:1、立柱;2、支撑底座;3、警示牌;4、凸条;5、防护网;6、防护板;7、缓冲板;8、凹槽;9、减震垫;10、定位槽;11、限位杆;12、凹孔;13、凸块;14、弹性卡块;15、卡槽;16、螺纹孔;17、螺栓;18、弹簧;19、套筒;20、导向柱;21、第二限位块;22、定位柱;23、第一限位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道路绿化带隔离护栏,参照图1和图2,包括两根呈竖直放置的长方体状的立柱1以及长方形板状的防护板6,防护板6焊接于两根立柱1之间,防护板6的一侧表面安装有长方形板状的缓冲板7以及供缓冲板7容置的凹槽8,且缓冲板7与防护板6互相平行设置。参照图2,进一步地,缓冲板7与凹槽8的槽底之间固定安装有弹性件,在本实施例中,弹性件可优选为弹簧18,且弹簧18的一端与防护板6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凹槽8的槽底有套筒19,弹簧18位于套筒19内,缓冲板7的一侧表面焊接有圆柱状的定位柱22,定位柱22活动套在套筒19内。为了使定位柱22不易从套筒19中脱离,套筒19远离防护板6的一端焊接有圆环状的第一限位块23,定位柱22远离缓冲板7的一端焊接有圆形的第二限位块21,第二限位块21与安装套筒19的内侧壁贴合,且定位柱22贯穿第一限位块23与第二限位块21焊接。当第一限位块23抵触与第二限位块21时,弹性件处于自然状态。此外,第一限位块23远离定位柱22的一端焊接有圆柱状的导向柱20,弹簧18套在导向柱20上,进而使弹簧18不易偏移走位。当缓冲板7受到冲击力时,缓冲板7会对弹簧18施加一个力使弹簧18压缩,由于弹簧18具有弹性回复力对缓冲板7施加一个反弹力,定位柱22在套筒19内滑移不仅对弹簧18进行了保护作用,使弹簧18不易被撞断,同时增强了缓冲板7的支撑作用。参照图3和图4,进一步地,缓冲板7远离弹簧18的一侧表面开设有若干块减震垫9以及供若干块减震垫9容置的定位槽10。在本实施例中,减震垫9为三块。定位槽10的槽口处沿竖直方向安装有多根长条状的限位杆11,且限位杆11沿定位槽10的长度方向分布,进而使减震垫9不易从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道路绿化带隔离护栏,包括两根呈竖直设置立柱(1)以及防护板(6),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6)连接于两根所述立柱(1)之间,所述防护板(6)的一侧表面设置有缓冲板(7)以及供所述缓冲板(7)容置的凹槽(8),所述缓冲板(7)与所述凹槽(8)的槽底之间设置有若干弹性件,所述凹槽(8)的槽底设置有套筒(19),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套筒(19)内,所述缓冲板(7)远离所述弹性件的一侧表面设置有若干块减震垫(9)以及供若干块减震垫(9)容置的定位槽(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道路绿化带隔离护栏,包括两根呈竖直设置立柱(1)以及防护板(6),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6)连接于两根所述立柱(1)之间,所述防护板(6)的一侧表面设置有缓冲板(7)以及供所述缓冲板(7)容置的凹槽(8),所述缓冲板(7)与所述凹槽(8)的槽底之间设置有若干弹性件,所述凹槽(8)的槽底设置有套筒(19),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套筒(19)内,所述缓冲板(7)远离所述弹性件的一侧表面设置有若干块减震垫(9)以及供若干块减震垫(9)容置的定位槽(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绿化带隔离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10)的槽口处沿竖直方向设置有若干块限位杆(11),且若干块限位杆(11)沿所述定位槽(10)的长度方向分布,所述定位槽(10)的槽口处设置有凸块(13),所述限位杆(11)的两端均设置有与所述凸块(13)插接配合的卡槽(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道路绿化带隔离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15)相对的两槽壁均设置有弹性卡块(14),所述凸块(13)相对的两侧表面设置有供弹性卡块(14)卡接配合的凹孔(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淮松,李宜欣,李泽波,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金广源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