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稳定的路面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5318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2: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路面结构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稳定的路面结构,包括底基层,底基层的上方设置有土基层,所述土基层上间隔开设若干个放置槽,所述放置槽上设置有石墩,所述石墩的上表面设置有钢筋网,所述钢筋网之间与土基层的之间设置有钢筋混凝土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稳定的路面结构,具有承载力稳定的优点。

A stable pavement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稳定的路面结构
本技术涉及路面结构的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稳定的路面结构。
技术介绍
市政公路路面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坍塌、破裂的情况,因此目前对路面进行修补成了很多城市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目前,对坍塌、开裂的路面进行维修的方法是把破损路面的沥青表层、沥青表层下方的钢筋和混凝土捣碎,然后把捣碎的垃圾进行清理移出土基,在土基的上面重新铺设钢筋网,再在钢筋网中浇灌混凝土,最后在表层铺上沥青,完成整个破损路面的修补。路面修补存在很大的技术困难,一是在原有的交通道理进行施工,不能随便进行封堵施工,因此施工的范围其实很受限,二是新补的路面的主要承载结构还是土基层,受限于施工条件,修补的路面层的压实密度难以达到原本新建路面的密度程度,土基层会因为雨水的侵袭和大货车等重型汽车损坏,新修建的路面特别容易出现反复坍塌和破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稳定的路面结构,具有新修补路面的结构更加稳定,使用寿命更长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稳定的路面结构,包括底基层,底基层的上方设置有土基层,所述土基层上间隔开设若干个放置槽,所述放置槽上设置有石墩,所述石墩的上表面设置有钢筋网,所述钢筋网之间与土基层的之间设置有钢筋混凝土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土基层上设置有石墩作为主要的承载力,再利用钢筋网形成一个受力相对均衡的承载面,即便土基层发生一定的坍塌,石墩和钢筋网能对钢筋混凝土层提供稳定的承载面,有效降低路面发生坍塌和开裂的情况,提高修补路边的结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优选的,相邻两个所述放置槽之间的距离约等于放置槽宽度的2~3倍。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石墩之间的排布密度较为合理,在保证提供有效承载力的基础上,同时也能减少成本的浪费。优选的,所述放置槽的深度为30~40厘米,所述石墩的高度高于放置槽的深度。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当土基层的土被大量雨水冲击造成疏松位移时,石墩依然能够为其上方的路面结构提供稳定的承载力,进一步增强路面结构的稳定性。优选的,所述石墩的上表面设有用于放置钢筋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钢筋能较好地定位到石墩的上表面,方便后续浇灌混凝土工作的开展。优选的,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均不少于2条。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使钢筋能较好地定位到石墩的上表面。优选的,2条所述第一凹槽相互垂直设置,2条所述第二凹槽分别倾斜于2条所述第一凹槽之间且2条第二凹槽本身也相互垂直设置,2条第一凹槽和2条第二凹槽相交于同一圆点,2条第一凹槽和2条第二凹槽连接成米字形。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石墩上表面圆点的设置使工作人员摆放钢筋的时候能较好地对准位置,且米字形的结构使石墩上表面的钢筋排布更加合理,进一步提高钢筋混凝土层的承载能力。所述钢筋网的最边缘部分插入完好的原路面结构的边缘内。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原路面结构为新修补的钢筋混凝土层提供一定的承载力,进一步增强路面结构的稳定性。优选的,所述钢筋混凝土层的上方设有沥青层,所述沥青层与钢筋混凝土层之间铺设有乳化沥青层。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加设沥青层进一步使路面结构平整性好,行车平稳舒适,噪音低;乳化沥青层用于沥青层与钢筋混凝土层的粘接,增加路面结构的黏结性。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在土基层的上表面均匀铺设石墩,具有稳定的承载力;2、在石墩的上表面设置有用于安装钢筋网的凹槽,使钢筋网易于安装。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中石墩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未进行乳化沥青层铺设的路面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底基层;2、土基层;3、石墩;31、第一凹槽;32、第二凹槽;4、钢筋网;5、钢筋混凝土层;6、乳化沥青层;7、沥青层;8、原路面结构。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稳定的路面结构,包括底基层1,底基层1的上方设置有土基层2,土基层2上间隔开设若干个放置槽。放置槽沿土基层2的上表面均匀分布有多个,相邻两个放置槽之间的距离约等于放置槽宽度的2~3倍。放置槽内放置有石墩3。放置槽的深度为30~40厘米,石墩3的高度高于放置槽的深度。最为优选的方案,放置槽的深度可以延伸到底基层1,提高石墩3地面的承载力的稳定性。石墩3的底面直径约为15-30cm,优选20cm。石墩3的底面越小,越不易受到地面土基层2的影响,并且便于搬运。石墩3的上表面设置有钢筋网4,如图3所示。钢筋网4之间与土基层2的上方浇灌混凝土,形成平整的钢筋混凝土层5。钢筋网4由钢筋纵横交错排布然后利用铁丝固定而成。参照图2,石墩3的上表面设有用于放置钢筋的第一凹槽31和第二凹槽32,第一凹槽31和第二凹槽32均为2条。2条第一凹槽31相互垂直设置,2条第二凹槽32分别倾斜于2条第一凹槽31之间且2条第二凹槽32本身也相互垂直设置,2条第一凹槽31和2条第二凹槽32相交于同一圆点,2条第一凹槽31和2条第二凹槽32连接成米字形。参照图1,第一凹槽31和第二凹槽32连接而成的米字形凹槽用于放置钢筋,钢筋网4由相邻石墩3上的钢筋首尾连接组成而成,交错的钢筋与钢筋之间用铁丝绑定实现连接。凹槽的设置使钢筋能较好地定位到石墩3的上表面,方便后续浇灌混凝土工作的开展,米字形的结构使石墩3上表面的钢筋排布结构更加合理,进一步提高钢筋混凝土层5的承载能力。位于钢筋网4的最边缘部分的钢筋插入完好的原路面结构8内,使原路面结构8为新修补的钢筋混凝土层5提供一定的承载力,进一步增强路面结构的稳定性。钢筋混凝土层5的上方设有沥青层7,沥青层7与钢筋混凝土层5之间铺设有乳化沥青层6。沥青层7进一步使路面结构平整性好,行车平稳舒适,噪音低;乳化沥青层6用于沥青层7与钢筋混凝土层5的粘接,增加路面结构的黏结性,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和防止路面发生裂缝。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在对破损的路面进行修补时,先把土基层2的表面整理平整,然后在土基层2的上表面均匀挖设多个放置槽,放置槽的口径大小与石墩3的横截面保持一致。放置槽挖设好后,将预先制好的石墩3放入放置槽内,再将钢筋排布放入至石墩3上表面的第一凹槽31和第二凹槽32内,靠近原路面结构的钢筋的一端插入至原路面结构的边缘内,待所有钢筋都放入至对应的石墩3上时,用铁丝将钢筋绑起来,使所有钢筋连接成为一个整体的钢筋网4。钢筋网4连接完成后,即可在土基层2的上方和钢筋网4之间浇灌混凝土,使形成平整的钢筋混凝土层5。待钢筋混凝土层5保养完毕后,即可在钢筋混凝土层5的上方铺设乳化沥青层6和沥青层7,完成整个路面的修补工作。上述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稳定的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基层(1),底基层(1)的上方设置有土基层(2),所述土基层(2)上间隔开设若干个放置槽,所述放置槽上设置有石墩(3),所述石墩(3)的上表面设置有钢筋网(4),所述钢筋网(4)之间与土基层(2)的之间设置有钢筋混凝土层(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稳定的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基层(1),底基层(1)的上方设置有土基层(2),所述土基层(2)上间隔开设若干个放置槽,所述放置槽上设置有石墩(3),所述石墩(3)的上表面设置有钢筋网(4),所述钢筋网(4)之间与土基层(2)的之间设置有钢筋混凝土层(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定的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放置槽之间的距离约等于放置槽宽度的2~3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定的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槽的深度为30~40厘米,所述石墩(3)的高度高于放置槽的深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定的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墩(3)的上表面设有用于放置钢筋的第一凹槽(31)和第二凹槽(3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泽波陈淮松李宜欣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金广源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