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结合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71461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14: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结合梁结构,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一种结合梁结构,包括结合梁,结合梁包括收缩段、过渡段和加厚段,且过渡段和收缩段依次关于加厚段对称设置,收缩段、过渡段和加厚段均包括桥面板和三个均匀分布的U型钢梁,U型钢梁包括底板,底板上端固定连接有腹板,腹板上端固定连接有顶板,且底板、腹板和顶板之间一体成型,顶板上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半圆柱钢板,半圆柱钢板左右两侧均设有方形钢板,且方形钢板下端与顶板上端固定连接,方形钢板上开凿有多个均匀分布的装配孔,可以实现通过优化钢梁结构,并辅以传统的剪力钉,与桥面板连接后的稳定性和抗剪性能得到提高。

A composite beam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结合梁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结合梁结构。
技术介绍
在目前建筑工程中,采用梁的结构形式主要有:钢筋混凝土梁、钢梁及型钢混凝土梁等。混凝土梁的建造模式主要采用传统现场浇筑施工,难以进行工业化大生产,此种建造模式存在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粗放式等问题,与当前的新型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发展要求不相适应。钢梁可以通过螺栓或焊接的方式与钢节点连接进行装配化施工,加快施工速度。钢-混凝土组合梁是在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结构型式。它主要通过在钢梁和混凝土翼缘板之间设置剪力连接件(栓钉、槽钢、弯筋等),抵抗两者在交界面处的掀起及相对滑移,使之成为一个整体而共同工作。钢-混凝土组合梁同钢筋混凝土梁相比,可以减轻结构自重,减小地震作用,减小截面尺寸,增加有效使用空间,节省支模工序和模板,缩短施工周期,增加梁的延性等。同钢梁相比,可以减小用钢量,增大刚度,增加稳定性和整体性,增强结构抗火性和耐久性等。近年来,钢-混凝土组合梁在我国城市立交桥梁及建筑结构中已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并且正朝着大跨方向发展。钢-混凝土组合梁在我国的应用实践表明,它兼有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的优点,具有显著的技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适合我国基本建设的国情,是未来结构体系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但是现有的组合梁,桥面板与钢梁之间的连接大多靠剪力钉进行简单的连接,当梁、板在竖向荷载作用下产生弯曲时,其中和轴面的剪力(水平方向)最大,叠合式的梁、板构件的叠合面就在该处(或紧挨近),设置许多剪力钉来抵抗剪力,以保证该梁、板抗弯能力正常发挥,随着铁路的发展,重载铁路的诞生,对结合梁结构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剪力钉在抗剪上的不足逐渐凸显出来。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合梁结构,它可以实现通过优化钢梁结构,并辅以传统的剪力钉,与桥面板连接后的稳定性和抗剪性能得到提高。2.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结合梁结构,包括结合梁,所述结合梁包括收缩段、过渡段和加厚段,且过渡段和收缩段依次关于加厚段对称设置,所述收缩段、过渡段和加厚段均包括桥面板和三个均匀分布的U型钢梁,所述U型钢梁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端固定连接有腹板,所述腹板上端固定连接有顶板,且底板、腹板和顶板之间一体成型,所述顶板上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半圆柱钢板,所述半圆柱钢板左右两侧均设有方形钢板,且方形钢板下端与顶板上端固定连接,所述方形钢板上开凿有多个均匀分布的装配孔,所述装配孔通过高强度螺栓与桥面板连接,所述顶板上端还开凿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凹槽,且凹槽位于相邻的一对半圆柱钢板之间,所述凹槽内底壁上固定连接有焊片,所述桥面板和焊片之间焊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剪力钉,可以实现通过优化钢梁结构,并辅以传统的剪力钉,与桥面板连接后的稳定性和抗剪性能得到提高。进一步的,所述收缩段、过渡段和加厚段上端呈整体平面,所述过渡段下端呈向下弯曲的弧面状,提高结合梁的整体强度性能,同时还能节省建造成本。进一步的,所述桥面板中心高于左右两端,且以2%的坡度均匀过渡,方便在雨天将雨水导流至两侧的排水沟,不易在桥面板上聚集堆积。进一步的,所述腹板相互靠近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腹板水平加劲肋,所述腹板相互远离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腹板竖向加劲肋,所述底板上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底板水平加劲肋,保证构件局部稳定传递集中力,可以提高钢梁的稳定性和抗扭性能。进一步的,所述腹板位于顶板下端中心处,一对所述腹板分别与底板左右两端的距离与顶板宽度的一半保持一致,提高U型钢梁的整体稳定性及机械强度,支撑性能更为突出。进一步的,多个所述剪力钉之间绑扎有钢丝,所述凹槽与桥面板之间填充有密封胶层或者砂浆保护层,方便集中剪力钉受到的抗剪力,进而提高稳定性和抗剪性能,密封胶层或者砂浆保护层起到保护隔离剪力钉的作用,同时提供一定缓冲保护作用。进一步的,所述收缩段下端外缘开凿有滴水槽,起到截留雨水的作用,防止雨水顺着桥面板下沿流至U型钢梁处出现锈蚀。3.有益效果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方案可以实现通过优化钢梁结构,并辅以传统的剪力钉,与桥面板连接后的稳定性和抗剪性能得到提高。(2)收缩段、过渡段和加厚段上端呈整体平面,过渡段下端呈向下弯曲的弧面状,提高结合梁的整体强度性能,同时还能节省建造成本。(3)桥面板中心高于左右两端,且以2%的坡度均匀过渡,方便在雨天将雨水导流至两侧的排水沟,不易在桥面板上聚集堆积。(4)一对腹板相互靠近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腹板水平加劲肋,一对腹板相互远离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腹板竖向加劲肋,底板上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底板水平加劲肋,保证构件局部稳定传递集中力,可以提高钢梁的稳定性和抗扭性能。(5)腹板位于顶板下端中心处,一对腹板分别与底板左右两端的距离与顶板宽度的一半保持一致,提高U型钢梁的整体稳定性及机械强度,支撑性能更为突出。(6)多个剪力钉之间绑扎有钢丝,凹槽与桥面板之间填充有密封胶层或者砂浆保护层,方便集中剪力钉受到的抗剪力,进而提高稳定性和抗剪性能,密封胶层或者砂浆保护层起到保护隔离剪力钉的作用,同时提供一定缓冲保护作用。(7)收缩段下端外缘开凿有滴水槽,起到截留雨水的作用,防止雨水顺着桥面板下沿流至U型钢梁处出现锈蚀。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方向的剖视图;图3为图1中B-B方向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U型钢梁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U型钢梁与桥面板连接时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中滴水槽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说明:101收缩段、102过渡段、103加厚段、2桥面板、3U型钢梁、31底板、32腹板、33顶板、4半圆柱钢板、5方形钢板、6装配孔、7腹板水平加劲肋、8底板水平加劲肋、9腹板竖向加劲肋、10高强度螺栓、11剪力钉、12凹槽、13焊片、14钢丝、15滴水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结合梁结构,包括结合梁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梁本体包括收缩段(101)、过渡段(102)和加厚段(103),且过渡段(102)和收缩段(101)依次关于加厚段(103)对称设置,所述收缩段(101)、过渡段(102)和加厚段(103)均包括桥面板(2)和三个均匀分布的U型钢梁(3),所述U型钢梁(3)包括底板(31),所述底板(31)上端固定连接有腹板(32),所述腹板(32)上端固定连接有顶板(33),且底板(31)、腹板(32)和顶板(33)之间一体成型,所述顶板(33)上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半圆柱钢板(4),所述半圆柱钢板(4)左右两侧均设有方形钢板(5),且方形钢板(5)下端与顶板(33)上端固定连接,所述方形钢板(5)上开凿有多个均匀分布的装配孔(6),所述装配孔(6)通过高强度螺栓(10)与桥面板(2)连接,所述顶板(33)上端还开凿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凹槽(12),且凹槽(12)位于相邻的一对半圆柱钢板(4)之间,所述凹槽(12)内底壁上固定连接有焊片(13),所述桥面板(2)和焊片(13)之间焊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剪力钉(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结合梁结构,包括结合梁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梁本体包括收缩段(101)、过渡段(102)和加厚段(103),且过渡段(102)和收缩段(101)依次关于加厚段(103)对称设置,所述收缩段(101)、过渡段(102)和加厚段(103)均包括桥面板(2)和三个均匀分布的U型钢梁(3),所述U型钢梁(3)包括底板(31),所述底板(31)上端固定连接有腹板(32),所述腹板(32)上端固定连接有顶板(33),且底板(31)、腹板(32)和顶板(33)之间一体成型,所述顶板(33)上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半圆柱钢板(4),所述半圆柱钢板(4)左右两侧均设有方形钢板(5),且方形钢板(5)下端与顶板(33)上端固定连接,所述方形钢板(5)上开凿有多个均匀分布的装配孔(6),所述装配孔(6)通过高强度螺栓(10)与桥面板(2)连接,所述顶板(33)上端还开凿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凹槽(12),且凹槽(12)位于相邻的一对半圆柱钢板(4)之间,所述凹槽(12)内底壁上固定连接有焊片(13),所述桥面板(2)和焊片(13)之间焊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剪力钉(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合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如倍杜云政王军锋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华盈钢构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