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锭子加热装置
本技术属于锭子加热处理的
,尤其涉及一种锭子加热装置。
技术介绍
锭子成型后往往需要加热处理,在加热过程中常会加入氢气等气体用于保护。而普遍的锭子加热装置为了达到多锭子一起加热处理的效果,往往容积都不小。但氢气等有些气体在高温下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特别是在大型加热炉中加入大量的氢气,容易发生燃烧或爆炸等危险。另外,小容积的加热装置又满足不了大批量的锭子加热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锭子之间隔离开来加热的锭子加热装置。(二)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锭子加热装置,其包括加热器、加热管、前开关装置及后开关装置;加热器的中间开设有前后贯通的加热通道;加热管的截面与一个锭子相匹配,该加热管的数量为至少两根,所有所述加热管都并排间隔分布于加热通道内;前开关装置匹配安装于加热管的前端开口处,后开关装置匹配安装于加热管的后端开口处。其中,前开关装置的数量与加热管的数量相同,每个所述加热管的前端开口处都匹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锭子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锭子加热装置包括加热器(1)、加热管(2)、前开关装置(3)及后开关装置(4);所述加热器(1)的中间开设有前后贯通的加热通道(11);所述加热管(2)的截面与一个锭子(10)相匹配,该加热管(2)的数量为至少两根,所有所述加热管(2)都并排间隔分布于加热通道(11)内;所述前开关装置(3)匹配安装于加热管(2)的前端开口处,所述后开关装置(4)匹配安装于加热管(2)的后端开口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锭子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锭子加热装置包括加热器(1)、加热管(2)、前开关装置(3)及后开关装置(4);所述加热器(1)的中间开设有前后贯通的加热通道(11);所述加热管(2)的截面与一个锭子(10)相匹配,该加热管(2)的数量为至少两根,所有所述加热管(2)都并排间隔分布于加热通道(11)内;所述前开关装置(3)匹配安装于加热管(2)的前端开口处,所述后开关装置(4)匹配安装于加热管(2)的后端开口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锭子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开关装置(3)的数量与加热管(2)的数量相同,每个所述加热管(2)的前端开口处都匹配设置一个前开关装置(3);前开关装置(3)包括第一压力装置(31)、前滑轨道(32)、前滑动座(33)、第二压力装置(34)及加热管前盖(35);所述第一压力装置(31)固定安装于加热器(1)的顶面上,所述前滑轨道(32)匹配铺设于第一压力装置(31)的伸缩杆下方且其滑道方向与加热管(2)的轴心线平行分布;所述前滑动座(33)固定连接于第一压力装置(31)的伸缩杆的前端并通过第一压力装置(31)的伸缩杆的伸缩在前滑轨道(32)上前后滑动;所述第二压力装置(34)固定安装于前滑动座(33)上,且该第二压力装置(34)的伸缩杆的伸缩方向与加热管(2)的轴心线垂直分布;所述加热管前盖(35)固定连接于第二压力装置(34)的伸缩杆的前端并匹配封盖加热管(2)的前端开口;
所述后开关装置(4)的数量与加热管(2)的数量相同,每个所述加热管(2)的后端开口处都匹配设置一个后开关装置(4);后开关装置(4)包括第三压力装置(41)、后滑轨道(42)、后滑动座(43)、第四压力装置(44)及加热管后盖(45);所述第三压力装置(41)固定安装于加热器(1)的顶面上,所述后滑轨道(42)匹配铺设于第三压力装置(41)的伸缩杆下方且其滑道方向与加热管(2)的轴心线平行分布;所述后滑动座(43)固定连接于第三压力装置(41)的伸缩杆的前端并通过第三压力装置(41)的伸缩杆的伸缩在后滑轨道(42)上前后滑动;所述第四压力装置(44)固定安装于后滑动座(43)上,且该第四压力装置(44)的伸缩杆的伸缩方向与加热管(2)的轴心线垂直分布;所述加热管后盖(45)固定连接于第四压力装置(44)的伸缩杆的前端并匹配封盖加热管(2)的后端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锭子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管(2)上还设置有由外向内输送气体的气体输送通道(2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锭子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锭子加热装置还包括锭子输入装置(5),所述锭子输入装置(5)包括前导轨架(51)、前移动架(52)及锭子推入装置(53);所述前导轨架(51)上设置有与加热管(2)的排布方向平行的前导轮轨道(511)及前齿轮轨道(512);所述前移动架(52)上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汉博贵金属合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