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械工程用起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6956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13: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械工程用起吊装置,包括支撑杆,支撑杆顶端内腔设置有角度伺服电机,角度伺服电机上侧输出端链连接有起吊架,起吊架右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导轮,导轮圆周侧壁设置有吊线,起吊架左端设置有起吊组件,起吊组件包括工作台和设置在工作台中部的起吊伺服电机,工作台焊接在起吊架左端,工作台上侧设置有防护罩,防护罩前侧通过第一轴杆转动连接有可缠绕吊线的绕线轮,且第一轴杆左部键连接有第一齿轮,防护罩后侧通过第二轴杆转动连接有转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套环在绕线轮后侧左右来回移动,从而保证穿过套环的吊线均匀地缠绕在绕线轮上,避免容易造成吊线形成的线圈脱离绕线轮,影响该装置的正常使用。

A lifting device for Mechanical Enginee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械工程用起吊装置
本技术涉及机械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械工程用起吊装置。
技术介绍
在机械工程领域中,经常使用起吊装置,如在低空作业或者城乡建设时,采用一些小型化起吊装置,将地面的物品输送到楼层中,不仅可节约劳动成本,而且输送效率高,进而提高整体施工进程。目前,小型化起吊装置的结构包括起吊框架、起吊伺服电机、角度伺服电机,起吊框架包括支撑架体和转动架体,通过起吊伺服电机带动绕线轮的转动,从而带动吊线另一端物品的上下移动,通过角度伺服电机调节转动架体与支撑架体的角度,便于将吊线另一端的物品取下。但是实现应用过程中小型化起吊装置还存在以下缺陷和不足:当绕线轮反复正反转时,吊线经常缠绕在绕线轮一端,不能均匀缠绕在绕线轮圆周侧壁,从而容易造成吊线形成的线圈脱离绕线轮,影响装置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汽车补胎的扒胎装置,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的当绕线轮反复正反转时,吊线经常缠绕在绕线轮一端,不能均匀缠绕在绕线轮圆周侧壁,从而容易造成吊线形成的线圈脱离绕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械工程用起吊装置,包括支撑杆(1),支撑杆(1)顶端内腔设置有角度伺服电机,角度伺服电机上侧输出端链连接有起吊架(2),起吊架(2)右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导轮(3),导轮(3)圆周侧壁设置有吊线(4),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吊架(2)左端设置有起吊组件,所述起吊组件包括工作台(5)和设置在工作台(5)中部的起吊伺服电机(6),工作台(5)焊接在起吊架(2)左端,工作台(5)上侧设置有防护罩(7),防护罩(7)前侧通过第一轴杆(8)转动连接有可缠绕吊线(4)的绕线轮(9),且第一轴杆(8)左部键连接有第一齿轮(10),所述防护罩(7)后侧通过第二轴杆(11)转动连接有转轮(12),转轮(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械工程用起吊装置,包括支撑杆(1),支撑杆(1)顶端内腔设置有角度伺服电机,角度伺服电机上侧输出端链连接有起吊架(2),起吊架(2)右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导轮(3),导轮(3)圆周侧壁设置有吊线(4),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吊架(2)左端设置有起吊组件,所述起吊组件包括工作台(5)和设置在工作台(5)中部的起吊伺服电机(6),工作台(5)焊接在起吊架(2)左端,工作台(5)上侧设置有防护罩(7),防护罩(7)前侧通过第一轴杆(8)转动连接有可缠绕吊线(4)的绕线轮(9),且第一轴杆(8)左部键连接有第一齿轮(10),所述防护罩(7)后侧通过第二轴杆(11)转动连接有转轮(12),转轮(12)圆周侧壁开设有环形滑槽(13),第二轴杆(11)左部键连接有与第一齿轮(10)啮合的第二齿轮(14),所述防护罩(7)后侧上部滑动有套环(15),吊线(4)贯穿套环(15),套环(15)底侧通过连接杆连接有与环形滑槽(13)滑动配合的滚球(16),所述起吊伺服电机(6)左侧输出端键连接有与第一齿轮(10)啮合的驱动齿轮(17)。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宝华刘庄娴
申请(专利权)人:福清市智盈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