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瓶体排列输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68572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12: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瓶体排列输出装置,包括支撑台和设置于支撑台内的转盘,还包括拨动组件,支撑台侧边设置有连接转盘的出瓶槽,拨动组件设置于转盘边缘的上方,拨动组件包括旋转轴、与旋转轴连接的固定块、以及与固定块连接的若干拨片,旋转轴与转盘平行,拨片的一端与固定块连接,拨片的另一端与转盘的最小距离小于瓶体的直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效、倒置率低的瓶体排列输出装置,拨动组件同时实现了瓶体直立,与瓶体正向直立两个作用,极大降低了瓶体倒置率,减少人工劳作,提高了排列输出效率。

A bottle arrangement output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瓶体排列输出装置
本技术涉及瓶体生产包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瓶体排列输出装置。
技术介绍
在瓶体生产加工包装领域,最终需要将瓶体进行整齐包装,此时,需要将杂乱堆积的瓶体进行排列,而瓶体数量庞大,完全的人工排列工作量巨大,并不现实,因此需要借助专门的瓶体排列装置,而目前的瓶体排列装置容易造成瓶体堆积,效率低,并且瓶体倒置概率高,需要人工矫正,进一步降低了输出效率。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提出进一步地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瓶体排列输出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瓶体排列输出装置,包括支撑台和设置于所述支撑台内的转盘,所述支撑台侧边设置有连接所述转盘的出瓶槽,所述装置还包括拨动组件;其中,所述支撑台的上方设置有凹槽,所述转盘设置于所述凹槽内;所述转盘边缘设置有若干置瓶槽,所述置瓶槽的宽度大于一个瓶体的直径、小于两个瓶体的直径,所述置瓶槽的高度与所述瓶体的高度相等;所述拨动组件设置于所述转盘边缘的上方,所述拨动组件包括旋转轴、与所述旋转轴连接的固定块、以及与所述固定块连接的若干拨片,所述旋转轴与所述转盘平行,所述拨片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块连接,所述拨片的另一端与所述转盘的最小距离小于所述瓶体的直径。优选地,所述拨片为弧形片,所述拨片的弯曲方向与所述旋转轴的转动方向一致。优选地,所述拨动组件的转动方向与所述转盘的转动方向一致。优选地,所述转盘水平倾斜设置,所述出瓶槽位于所述转盘高的一侧。优选地,所述转盘水平倾斜5°-15°。优选地,所述拨动组件、所述出瓶槽与所述转盘的中心,三者连线的夹角为90°-135°。优选地,所述拨片沿所述固定块的周向均匀分布有四个。优选地,所述出瓶槽包括位于所述置瓶槽下方的落瓶口、以及贯通所述支撑台的通道,所述通道的宽度与所述瓶体的直径相等,所述出瓶槽的底面倾斜设置。优选地,该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撑台上的盖板。优选地,所述盖板设置于所述拨动组件的上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效、倒置率低的瓶体排列输出装置,待排列的瓶体倒入支撑台凹槽,通过转盘和拨动组件的配合作用,使得瓶体直立后排列输出。拨动组件同时实现了瓶体直立,与瓶体正向直立两个作用,极大降低了瓶体倒置率,减少人工劳作,提高了排列输出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示意图;图3为图1中一种瓶体排列输出装置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出瓶槽部分剖视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其中,10-支撑台,11-凹槽,12-支撑柱,20-转盘,21-置瓶槽,30-出瓶槽,31-落瓶口,32-通道,33-槽底,40-拨动组件,41-旋转轴,42-固定块,43-拨片,50-盖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一种瓶体排列输出装置,包括支撑台10、设置于支撑台10内的转盘20和拨动组件40,支撑台10侧边设置有连接转盘20的出瓶槽30。具体地,支撑台10的上方设置有凹槽11,转盘20设置于凹槽11内,待排列的瓶体可以倒入凹槽11内,通过转盘20和拨动组件40的配合作用,瓶体直立后再通过出瓶槽30排列输出。如图2所示,转盘20边缘设置有若干置瓶槽21,置瓶槽21的宽度大于一个瓶体的直径、小于两个瓶体的直径,以容纳一个瓶体进入,并通过置瓶槽21的尺寸限制使得瓶体直立。置瓶槽21的高度与瓶体的高度相等,以将瓶体完全容纳入置瓶槽21内,防止其他瓶体碰触,以及配合拨动组件40的运作。如图3所示,拨动组件40设置于转盘20边缘的上方,拨动组件40包括旋转轴41、与旋转轴41连接的固定块42、以及与固定块42连接的若干拨片43,旋转轴41与转盘20平行,拨片43的一端与固定块42连接,拨片43的另一端与转盘20的最小距离小于瓶体的直径。拨片43优选沿固定块42的周向均匀分布有四个。拨片43用以拨动横置堆积在置瓶槽21上方的瓶体,使得堆积瓶体中出现供单个瓶体下落进入置瓶槽21的通道,以及将瓶体抛起一高度后落下,由于瓶体底重头轻,使得瓶体下落时大概率以底面先落下,即瓶体正立于置瓶槽21内。拨片43优选为弧形片,拨片43的弯曲方向与旋转轴41的转动方向一致,即拨片43以弧形凸面拨动瓶体,使得瓶体的运动轨迹优选为一抛物线,并且凸面接触瓶体,能够降低瓶体卡在拨片43与转盘20之间的缝隙处的概率。拨动组件40的转动方向优选与转盘20的转动方向一致。以本实施例为例,由图2可知,转盘20以其自身中心顺时针旋转,由图3可知,拨动组件40以其自身为中心也是顺时针旋转。转盘20优选水平倾斜设置,出瓶槽30位于转盘20高的一侧。进一步地,转盘20可以设置为水平倾斜5°-15°。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转盘20沿b到一种瓶体排列输出装置的方向逐渐抬升,出瓶槽30位于一种瓶体排列输出装置方向。待排列的瓶体可以倒入b方向位置,转盘20顺时针转动,一方面将置瓶槽21内的瓶体转向出瓶槽30,另一方面,将堆积在转盘20面上的瓶体转向拨动组件40,以实现连续化运作。拨动组件40、出瓶槽30与转盘20的中心,三者连线的夹角优选为90°-135°。如图2所示,三者的夹角为90°。如图4所示,出瓶槽30包括位于置瓶槽21下方的落瓶口31、以及贯通支撑台10的通道32,位于置瓶槽21内的瓶体通过转盘20的带动运动到落瓶口31时下落进入通道32,通道32的宽度与瓶体的直径相等,以使得瓶体能够整齐单列排列。并且槽底33倾斜设置,由靠近转盘20的一端向远离转盘20的一端逐渐降低,以方便瓶体下滑转移,而非堆积在落瓶口31附近。如图5所示,该装置还可以包括设置于支撑台10上的盖板50。盖板50优选设置于拨动组件40的上方,以防止被拨动组件40抛起的瓶体滚落出来。并且为方便观察拨动组件40的运作情况,盖板50可以采用透明塑料板。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效、倒置率低的瓶体排列输出装置,待排列的瓶体倒入支撑台凹槽,通过转盘和拨动组件的配合作用,使得瓶体直立后排列输出。拨动组件同时实现了瓶体直立,与瓶体正向直立两个作用,极大降低了瓶体倒置率,减少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瓶体排列输出装置,包括支撑台和设置于所述支撑台内的转盘,所述支撑台侧边设置有连接所述转盘的出瓶槽,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拨动组件;其中,/n所述支撑台的上方设置有凹槽,所述转盘设置于所述凹槽内;/n所述转盘边缘设置有若干置瓶槽,所述置瓶槽的宽度大于一个瓶体的直径、小于两个瓶体的直径,所述置瓶槽的高度与所述瓶体的高度相等;/n所述拨动组件设置于所述转盘边缘的上方,所述拨动组件包括旋转轴、与所述旋转轴连接的固定块、以及与所述固定块连接的若干拨片,所述旋转轴与所述转盘平行,所述拨片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块连接,所述拨片的另一端与所述转盘的最小距离小于所述瓶体的直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瓶体排列输出装置,包括支撑台和设置于所述支撑台内的转盘,所述支撑台侧边设置有连接所述转盘的出瓶槽,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拨动组件;其中,
所述支撑台的上方设置有凹槽,所述转盘设置于所述凹槽内;
所述转盘边缘设置有若干置瓶槽,所述置瓶槽的宽度大于一个瓶体的直径、小于两个瓶体的直径,所述置瓶槽的高度与所述瓶体的高度相等;
所述拨动组件设置于所述转盘边缘的上方,所述拨动组件包括旋转轴、与所述旋转轴连接的固定块、以及与所述固定块连接的若干拨片,所述旋转轴与所述转盘平行,所述拨片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块连接,所述拨片的另一端与所述转盘的最小距离小于所述瓶体的直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瓶体排列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拨片为弧形片,所述拨片的弯曲方向与所述旋转轴的转动方向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瓶体排列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拨动组件的转动方向与所述转盘的转动方向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玲珍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洁之宝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