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指纹装置和电子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67110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11:59
一种光学指纹装置(130)和电子设备(10),能够降低光学指纹装置(130)的厚度,所述光学指纹装置(130)应用在具有显示屏(120)的电子设备(10),用于设置在所述显示屏(120)的下方,所述光学指纹装置(130)包括:光学指纹芯片(31),用于接收指纹检测信号,所述指纹检测信号用来检测手指的指纹信息;滤光结构(33),所述滤光结构(33)蒸镀或溅射在所述光学指纹芯片(31)上方。

Optical fingerprint devices and electronic devic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光学指纹装置和电子设备本申请要求于2019年4月10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201920483758.3、申请名称为“光学指纹装置和电子设备”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本申请涉及指纹识别
,并且更具体地,涉及光学指纹装置和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手机全面屏技术的发展,指纹识别模组需要设置在屏下,但屏下的空间有限,这就对指纹识别模组的尺寸、空间厚度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主流的光学指纹模组主要构成部件有透镜,滤光片和光学指纹芯片等,其中,滤光片是采用在玻璃基底材料上蒸镀滤光层形成的。屏幕越大,所需的滤光片也越大,如果采用较薄的玻璃基底,制备过程中非常容易碎片,造成产品的低良率,因此,用于大面积指纹识别的光学指纹装置通常采用厚度在200um以上的玻璃基底,增大了整个光学指纹装置的厚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一种光学指纹装置,能够降低光学指纹装置的厚度。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光学指纹装置,所述光学指纹装置应用在具有显示屏的电子设备,用于设置在所述显示屏的下方,所述光学指纹装置包括:光学指纹芯片,用于接收指纹检测信号,所述指纹检测信号用来检测手指的指纹信息;滤光结构,所述滤光结构蒸镀或溅射在所述光学指纹芯片上方。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滤光结构包括第一滤光层,所述第一滤光层包括多个子层,所述多个子层在10层到200层之间。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多个子层包括硅的氧化层和钛的氧化层。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滤光层的厚度小于20um。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滤光结构包括:第二滤光层,蒸镀或溅射在所述光学指纹芯片上方;支撑层,蒸镀或溅射在所述第二滤光层上方;第三滤光层,蒸镀或溅射在所述支撑层上方。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滤光层包括多个第一子层,所述多个第一子层在10层到200层之间;所述第二滤光层包括多个第二子层,所述多个第二子层在10层到200层之间。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多个第一子层包括硅的氧化层和钛的氧化层,所述多个第二子层包括硅的氧化层和钛的氧化层。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支撑层的厚度在10um以内。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支撑层对光信号的透过率大于80%。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滤光结构的厚度不超过20um。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滤光结构蒸镀或溅射在所述光学指纹芯片的感应阵列上方。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光学指纹装置,包括:光学指纹芯片,用于接收指纹检测信号,所述指纹检测信号用来检测手指的指纹信息;透明基底,设置在所述光学指纹芯片上方,其中,所述透明基底的厚度不超过50um;滤光层,所述滤光结构蒸镀或溅射在所述透明基底上方。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滤光层包括多个子层,所述多个子层在10层到200层之间。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多个子层包括硅的氧化层和钛的氧化层。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透明基底为玻璃基底或水晶基底。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光学指纹装置还包括:粘合层,用于连接所述光学指纹芯片和所述透明基底。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屏以及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光学指纹装置,其中,所述光学指纹装置设置于所述显示屏下方。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屏以及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光学指纹装置,其中,所述光学指纹装置设置于所述显示屏下方。因此,本申请实施例的光学指纹装置,可以直接在光学指纹芯片上制备该滤光结构,省去了厚度较大的玻璃基底,有利于降低光学指纹装置的整体厚度。附图说明图1A是本申请可以适用的电子设备的平面示意图。图1B是图1A所示的电子设备沿A’-A’的部分剖面示意图。图2是一种光学指纹装置的叠层结构的示意图。图3是另一种光学指纹装置的叠层结构的示意图。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光学指纹装置的示意图。图5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光学指纹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图6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光学指纹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图7是本申请再一个实施例的光学指纹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作为一种常见的应用场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学指纹系统可以应用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以及其他具有显示屏的移动终端或者其他终端设备;更具体地,在上述终端设备中,指纹识别装置可以具体为光学指纹装置,其可以设置在显示屏下方的局部区域或者全部区域,从而形成屏下(Under-display)光学指纹系统。图1A和图1B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可以适用的电子设备的示意图,其中,图1为电子设备10的正面示意图,图1B为图1A所示的电子设备10沿A’-A’的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1A和图1B所示,所述电子设备10包括显示屏120和光学指纹装置130,其中,所述光学指纹装置130设置在所述显示屏120下方的局部区域,例如,显示屏中间区域的下方。所述光学指纹装置130包括光学指纹传感器,所述光学指纹传感器包括具有多个光学感应单元的感应阵列,所述感应阵列所在区域或者其感应区域为所述光学指纹装置130的指纹检测区域103。如图1A所示,所述指纹检测区域103位于所述显示屏120的显示区域之中。应当理解,所述指纹检测区域103的面积可以与所述光学指纹装置130的感应阵列的面积不同,例如通过例如透镜成像的光路设计、反射式折叠光路设计或者其他光线汇聚或者反射等光路设计,可以使得所述光学指纹装置130的指纹检测区域103的面积大于所述光学指纹装置130感应阵列的面积。在其他替代实现方式中,如果采用例如光线准直方式进行光路引导,所述光学指纹装置130的指纹检测区域103也可以设计成与所述光学指纹装置130的感应阵列的面积基本一致。因此,使用者在需要对所述终端设备进行解锁或者其他指纹验证的时候,只需要将手指按压在位于所述显示屏120的指纹检测区域103,便可以实现指纹输入。由于指纹检测可以在屏内实现,因此采用上述结构的电子设备10无需其正面专门预留空间来设置指纹按键(比如Home键),从而可以采用全面屏方案,即所述显示屏120的显示区域可以基本扩展到整个电子设备10的正面。作为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如图1A所示,所述光学指纹装置130包括光检测部分134和光学组件132,所述光检测部分134包括所述感应阵列以及与所述感应阵列电性连接的读取电路及其他辅助电路,其可以在通过半导体工艺制作在一个芯片(Die),比如光学成像芯片或者光学指纹传感器,所述感应阵列具体为光探测器(Photodetector)阵列,其包括多个呈阵列式分布的光探测器,所述光探测器可以作为如上所述的光学感应单元;所述光学组件132可以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学指纹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在具有显示屏的电子设备,用于设置在所述显示屏的下方,所述光学指纹装置包括:/n光学指纹芯片,用于接收指纹检测信号,所述指纹检测信号用来检测手指的指纹信息;/n滤光结构,所述滤光结构蒸镀或溅射在所述光学指纹芯片上方。/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光学指纹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在具有显示屏的电子设备,用于设置在所述显示屏的下方,所述光学指纹装置包括:
光学指纹芯片,用于接收指纹检测信号,所述指纹检测信号用来检测手指的指纹信息;
滤光结构,所述滤光结构蒸镀或溅射在所述光学指纹芯片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指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光结构包括第一滤光层,所述第一滤光层包括多个子层,所述多个子层在10层到200层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指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子层包括硅的氧化层和钛的氧化层。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指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滤光层的厚度小于或等于20u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指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光结构包括:
第二滤光层,蒸镀或溅射在所述光学指纹芯片上方;
支撑层,蒸镀或溅射在所述第二滤光层上方;
第三滤光层,蒸镀或溅射在所述支撑层上方,所述支撑层用于支撑所述第三滤光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学指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滤光层包括多个第一子层,所述多个第一子层在10层到200层之间;
所述第二滤光层包括多个第二子层,所述多个第二子层在10层到200层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学指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子层包括硅的氧化层和钛的氧化层,所述多个第二子层包括硅的氧化层和钛的氧化层。


8.根据权利要求5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指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层的厚度小于或等于10um。


9.根据权利要求5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指纹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宝全李丹张建湘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