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针尖具有涂覆部的微针的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65771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11: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以仅在针尖上形成浸渍有目标物质的涂覆部的方式制造微针的方法以及可用于上述方法的微针模具。使用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涂覆方法和装置来制造微针时,可以将浸渍有目标物质的涂覆部容易地插入皮肤内,并且可以有效地溶解。另外,随着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制造的微针涂覆部溶解,显示出目标物质的优异的皮肤透过率,因此可以将定量的目标物质有效地传递至皮肤内。

Method and device for manufacturing a microneedle with a coating part on the ti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制造针尖具有涂覆部的微针的方法和装置
本申请主张基于2017年11月24日提交的韩国申请第10-2017-0158495号的优先权,并且将该申请的说明书和附图中公开的所有内容援用到本申请。本专利技术涉及制造针尖具有涂覆部的微针的方法以及用于该方法的装置。更详细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以仅在针尖上形成浸渍有目标物质的涂覆部的方式制造微针的方法以及可用于上述方法的微针模具。
技术介绍
一直以来研究着用于高效率地经皮给药目标物质的多种方法。但是,由于皮肤表面层具有防止异物侵入体内的屏障功能,因此很难吸收可以发挥期望效果的充分的量的目标物质,而且向皮肤表面层的特定部位确切地供给目标物质是相当困难的课题。并且,根据目标物质的特性,当皮肤亲和性(脂质亲和性)不足或者分子量过大(500Dalton以上)等时,更加难以通过皮肤供给生物体利用率或药理学利用率非常低的目标物质。为此,为了与目标物质的种类无关地向皮肤表面层的特定部位充分地供给目标物质,最近,提出了微针(微桩(micropile)、微投射物胶囊(micromissilecapsule)等)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造针尖具有涂覆部的微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i)在具有微针形状的微细阴刻图案的作为第一层的模具结构物的上部附着形成有孔(hole)的作为第二层的遮蔽膜以制造双层结构的微针模具的步骤;/n(ii)将针形成聚合物组合物注入上述双层结构的模具中的步骤;/n(iii)使注入的组合物硬化以形成微针结构的步骤;/n(iv)去除第一层以露出上述形成的结构中的针尖的步骤;/n(v)用涂覆液对上述露出的针尖进行涂覆的步骤;以及/n(vi)去除第二层的步骤。/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1124 KR 10-2017-01584951.一种制造针尖具有涂覆部的微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i)在具有微针形状的微细阴刻图案的作为第一层的模具结构物的上部附着形成有孔(hole)的作为第二层的遮蔽膜以制造双层结构的微针模具的步骤;
(ii)将针形成聚合物组合物注入上述双层结构的模具中的步骤;
(iii)使注入的组合物硬化以形成微针结构的步骤;
(iv)去除第一层以露出上述形成的结构中的针尖的步骤;
(v)用涂覆液对上述露出的针尖进行涂覆的步骤;以及
(vi)去除第二层的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遮蔽膜包括选自由有机硅树脂、聚氨酯、聚乙烯、聚酯、聚丙烯、聚氯乙烯以及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组成的组中的一种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涂覆液包括选自由透明质酸(hyaluronicacid)、羧甲基纤维素钠(sodiumcarboxymethylcellulose)、乙烯基吡咯烷酮-乙酸乙烯酯共聚物、聚乙烯醇(polyvinylalcohol)、聚乙烯吡咯烷酮(polyvinylpyrrolidone)以及糖(saccharide)组成的组中的一种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涂覆液还包括选自核酸、蛋白质、肽、多糖类、脂质、药物以及疫苗中的一种以上的活性成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针形成聚合物组合物包括选自由透明质酸;包含聚(丙交酯)、聚(乙交酯)、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英暋沈愚先姜来圭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LG生活健康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