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PCB装载腐蚀烘干出料一体化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PCB制作
,具体为一种PCB装载腐蚀烘干出料一体化装置。
技术介绍
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于PCB电路板的要求越来越高,在PCB生产制作过程中,PCB腐蚀作为重要的部分多数采用单独的腐蚀液槽进行批量腐蚀,需要人工的放入取出,PCB流水线上不能自动化的装载PCB并将其腐蚀,且腐蚀过程难以避免人工的直接接触,腐蚀液挥发或直接接触人体对人体有害。本专利技术阐明的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一般PCB制作流水线中腐蚀步骤由人工取放至腐蚀槽,人与对人体有害的腐蚀液直接接触,不能将腐蚀步骤密闭分离,并加入自动化流水线过程中。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例设计了一种PCB装载腐蚀烘干出料一体化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内左侧设有开口向左的输入腔,所述输入腔右侧连通设有装载腔,所述装载腔右侧设有烘干腔,所述装载腔右壁与所述烘干腔左壁之间上端连通设有上输送通腔,所述装载腔右壁与所述烘干腔左壁之间下端连通设有下输送通腔,所述装载腔前壁上下两端以及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PCB装载腐蚀烘干出料一体化装置,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内左侧设有开口向左的输入腔,所述输入腔右侧连通设有装载腔,所述装载腔右侧设有烘干腔,所述装载腔右壁与所述烘干腔左壁之间上端连通设有上输送通腔,所述装载腔右壁与所述烘干腔左壁之间下端连通设有下输送通腔,所述装载腔前壁上下两端以及所述装载腔后壁上下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左齿轮,上侧和下侧的前后两个所述左齿轮对称设置且分别位于所述上输送通腔与所述下输送通腔的左侧,所述烘干腔前壁上下两端以及所述烘干腔后壁上下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右齿轮,上侧和下侧的前后两个所述右齿轮对称设置且分别位于所述上输送通腔与所述下输送通腔的右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CB装载腐蚀烘干出料一体化装置,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内左侧设有开口向左的输入腔,所述输入腔右侧连通设有装载腔,所述装载腔右侧设有烘干腔,所述装载腔右壁与所述烘干腔左壁之间上端连通设有上输送通腔,所述装载腔右壁与所述烘干腔左壁之间下端连通设有下输送通腔,所述装载腔前壁上下两端以及所述装载腔后壁上下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左齿轮,上侧和下侧的前后两个所述左齿轮对称设置且分别位于所述上输送通腔与所述下输送通腔的左侧,所述烘干腔前壁上下两端以及所述烘干腔后壁上下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右齿轮,上侧和下侧的前后两个所述右齿轮对称设置且分别位于所述上输送通腔与所述下输送通腔的右侧,同位于前侧的两个所述左齿轮与所述右齿轮之间共同绕设有一根耐腐蚀齿带,同位于后侧的两个所述左齿轮与所述右齿轮之间也共同绕设有一根所述耐腐蚀齿带,所述装载腔下壁前后对称且固定连接有固定连接于所述装载腔左右两壁之间的支撑板,前后两侧所述耐腐蚀齿带相互靠近一端对称且固定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沿着所述耐腐蚀齿带的输送轨迹平均分布,前后两侧所述连接块连接块相互靠近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装载框,前后两侧所述装载框对称设置,前后两侧所述支撑板之间上端转动连接有正对所述输入腔右侧的输入带轮,所述输入带轮上绕设有顺时针输送的输送带,所述装载腔内下侧设有动力系统,所述动力系统能将所述输送带的输送动力传递至下侧的前后两个左齿轮,进而带动前后两侧耐腐蚀齿带顺时针输送,所述上输送通腔上侧设有对PCB板进行腐蚀的喷淋装置,所述推料腔上侧设有将PCB板从所述装载框内推落的推落装置推落装置,推落PCB板后的所述装载框重新进入所述装载腔内进行下一次装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CB装载腐蚀烘干出料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带左端通过外界额外的动力装置带动,所述输送带外表面沿着输送方向分成二十一份,前二十份每一份分别固定设有固定块与齿块,所述齿块位于所述固定块运动方向相反一侧,最后的第二十一份平均分布且固定设有齿块组,位于所述输送带上方的所述固定块右侧相抵的设有放置于所述输送带上的PCB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CB装载腐蚀烘干出料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前后两个对称的装载框内平均分布设有二十个开口相对的装载槽,当所述装载框位于所述装载腔内时所述装载槽开口向左,当所述装载框位于所述上输送通腔内时所述装载槽开口向上,当所述装载框位于所述烘干腔内时所述装载槽开口向右,当所述装载框位于所述下输送通腔内时所述装载槽开口向下。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PCB装载腐蚀烘干出料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系统包括转动连接于前后两侧所述支撑板之间并位于所述输入带轮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要斌,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隆鹃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