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搅拌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方便清理余料的搅拌车,包括车体,车体上铰接有动臂,动臂与车体之间通过控制油缸相连,所述动臂的端部设有料斗,所述料斗与动臂的端部铰接相连,所述动臂的端部设有排料油缸,所述排料油缸一端与动臂铰接相连,另一端与料斗铰接相连。料斗上料结束后,料斗内有残留的物料需要清理时,控制油缸的输出轴伸缩带动动臂转动从而将料斗放平,排料油缸的输出轴伸出,料斗与动臂连接的端部逐渐被顶起,料斗逐渐倾斜,料斗的开口朝下,料斗内残余的物料从料斗内自行滑出。通过排料油缸的设置,控制油缸将料斗放平后,排料油缸可将料斗翻转倾斜,从而使得料斗内的物料可自行排出,减少人工操作,使用方便。
A kind of mixer truck convenient for cleaning surplus material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便清理余料的搅拌车
本技术涉及搅拌车
,特别涉及一种方便清理余料的搅拌车。
技术介绍
搅拌车是用来运送建筑用混凝土的专用卡车,这类卡车上都装有圆筒型的搅拌筒以运载混合后的混凝土。公告号为CN204450869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全自动上料搅拌车,包括搅拌车体,搅拌车体上安装有搅拌罐,搅拌罐由搅拌车体的液压机构驱动转动,搅拌罐倾斜设置,搅拌罐的最高端处开口,开口处设有固定于搅拌车体上的加料口,搅拌罐的两侧对称设有动臂,动臂的一端铰接于搅拌车体上,搅拌车体上还设有用于驱动动臂升降的升降油缸;两个动臂之间固定有料斗,料斗靠近所述加料口的一端设有仓门,料斗上设有用于控制仓门开合的卸料油缸。该全自动上料搅拌车结构简单,使用简便。上述装置中的搅拌车在使用,升降油缸伸缩带动动臂旋转,从而带动料斗上下运动。料斗固定于两个动臂之间,升降油缸的输出轴完全伸出,料斗与加料口正对,料斗处于竖直状态。升降油缸的输出轴完全缩回,料斗水平放置。当料斗内留有残余物料时,由于料斗呈水平状设置,料斗内的料不能自动排出,需要人工清理,使用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便清理余料的搅拌车,具有能自动排料、使用方便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方便清理余料的搅拌车,包括车体,车体上铰接有动臂,动臂与车体之间通过控制油缸相连,所述动臂的端部设有料斗,所述料斗远离动臂的端部设有开口,所述料斗与动臂的端部铰接相连,所述动臂的端部设有排料油缸,所述排料油缸一端与动臂铰接相连,另一端与料斗铰接相连。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料斗上料结束后,料斗内有残留的物料需要清理时,控制油缸的输出轴伸缩带动动臂转动从而将料斗放平,排料油缸的输出轴伸出,推动料斗翻转,料斗与动臂连接的端部逐渐被顶起,料斗逐渐倾斜,料斗的开口朝下,料斗内残余的物料从料斗内自行滑出。通过排料油缸的设置,控制油缸将料斗放平后,排料油缸可将料斗翻转倾斜,从而使得料斗内的物料可自行排出,减少人工操作,使用方便。进一步的,所述开口的边缘转动连接有若干滚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排料油缸推动料斗翻转时,料斗的一端逐渐抬高,另一端向动臂方向靠近,滚轮与地面摩擦滚动,减小摩擦,便于料斗的运动。进一步的,所述开口的边缘外壁设有内凹的滚槽,所述滚槽内设有转轴,所述滚轮套设于转轴上位于滚槽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滚轮在滚槽内滚动,滚槽对滚轮进行避让,避免干涉。进一步的,所述滚槽的两端滑动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与滚槽之间设有缓冲弹簧,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支撑块相连。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料斗在运动过程中,滚轮在地面上滚动,滚轮通过转轴和支撑块作用于缓冲弹簧上,缓冲弹簧对滚轮进行缓冲防护,防止滚轮与地面上的物品发生刚性碰撞造成损坏。进一步的,所述滚槽的两端开设有连接螺孔,所述支撑块上开设有连接孔,连接孔内穿设有支撑螺栓,所述支撑螺栓穿过支撑块与连接螺孔螺纹连接,所述缓冲弹簧套设于支撑螺栓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转动支撑螺栓,支撑螺栓将支撑块连接于滚槽内。支撑块拆装方便,便于检修。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孔为沉头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螺栓的端部嵌于沉头孔内,沉头孔与支撑螺栓相互配合,防止支撑螺栓的端部伸出连接孔影响使用。进一步的,所述料斗朝向动臂的端部开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处通过出料油缸滑动连接有仓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料斗竖起,出料油缸控制仓门滑动,从而将出料口打开,便于料斗内物料的排出。进一步的,所述料斗朝向动臂的内壁朝向出料口方向倾斜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物料位于料斗中,物料进行收拢从而集中排出,减小物料的残留。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排料油缸的设置,控制油缸将料斗放平后,排料油缸可将料斗翻转倾斜,从而使得料斗内的物料可自行排出,减少人工操作,使用方便;2.通过滚轮的设置,排料油缸推动料斗翻转时,滚轮与地面摩擦滚动,减小摩擦,便于料斗的运动。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中动臂使得料斗水平放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A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车体;2、动臂;21、控制油缸;3、料斗;31、开口;32、仓门;33、滚槽;34、连接螺孔;35、出料口;4、排料油缸;51、滚轮;52、转轴;53、支撑块;531、连接孔;54、缓冲弹簧;55、支撑螺栓;6、出料油缸;7、搅拌筒;71、入料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种方便清理余料的搅拌车,如图1,包括车体1,车体1上转动连接有搅拌筒7,搅拌筒7上设有入料口71。车体1的端部铰接有两个动臂2,动臂2与车体1之间通过控制油缸21相连,控制油缸21的输出轴的伸缩带动动臂2转动。动臂2远离车体1的端部设有料斗3,料斗3位于两个动臂2之间,动臂2转动带动料斗3抬高或下放,进行上料和装料。如图1,料斗3远离动臂2的端部设有开口31,用于装料。料斗3靠近动臂2的端部的外壁开设有与内部相连通的出料口35,料斗3内壁朝向出料口35方向倾斜设置。出料口35处滑动连接有仓门32,料斗3上安装有出料油缸6,出料油缸6的输出轴与仓门32相连。出料油缸6的输出轴的伸缩带动仓门32运动,从而控制出料口35的启闭,进行排料和装料,使用方便。如图1,料斗3与动臂2的端部铰接相连,动臂2的端部设有排料油缸4,排料油缸4一端与动臂2铰接相连,另一端与料斗3铰接相连。控制油缸21的输出轴伸缩带动动臂2转动从而将料斗3放平,排料油缸4的输出轴伸出,推动料斗3翻转,料斗3与动臂2连接的端部逐渐被顶起,料斗3逐渐倾斜,料斗3的开口31朝下,料斗3内残余的物料从料斗3内自行滑出。如图2和图3,料斗3在开口31的边缘处开设有内凹的滚槽33,滚槽33的两端滑动连接有支撑块53,支撑块53上开设有与滚槽33底部正对的连接孔531,连接孔531为沉头孔。滚槽33的两端开设有与连接孔531正对的连接螺孔34,连接孔531内穿设有支撑螺栓55,支撑螺栓55穿过连接孔531与连接螺孔34螺纹连接。如图3,支撑螺栓55上套设有缓冲弹簧54,缓冲弹簧54一端与支撑块53抵触,另一端与滚槽33的底部抵触。两个支撑块53之间设有转轴52,转轴52上套设有若干滚轮51,滚轮51转动连接于滚槽33内。如图3,排料油缸4控制料斗3翻转时,滚轮51在地面上滚动,滚轮51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较小便于料斗3的运动,同时也减小料斗3对地面的磨损。滚轮51在地面上滚动,地面起伏不平时,滚轮51和料斗3容易发生颠簸,缓冲弹簧54对料斗3进行缓冲,减速料斗3对地面造成的冲击。如图3,操作人员转动支撑螺栓55可对缓冲弹簧54的弹力进行调节,保证缓冲弹簧54的缓冲效果。支撑螺栓55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方便清理余料的搅拌车,包括车体(1),车体(1)上铰接有动臂(2),动臂(2)与车体(1)之间通过控制油缸(21)相连,所述动臂(2)的端部设有料斗(3),所述料斗(3)远离动臂(2)的端部设有开口(31),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3)与动臂(2)的端部铰接相连,所述动臂(2)的端部设有排料油缸(4),所述排料油缸(4)一端与动臂(2)铰接相连,另一端与料斗(3)铰接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便清理余料的搅拌车,包括车体(1),车体(1)上铰接有动臂(2),动臂(2)与车体(1)之间通过控制油缸(21)相连,所述动臂(2)的端部设有料斗(3),所述料斗(3)远离动臂(2)的端部设有开口(31),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3)与动臂(2)的端部铰接相连,所述动臂(2)的端部设有排料油缸(4),所述排料油缸(4)一端与动臂(2)铰接相连,另一端与料斗(3)铰接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清理余料的搅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31)的边缘转动连接有若干滚轮(5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方便清理余料的搅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31)的边缘外壁设有内凹的滚槽(33),所述滚槽(33)内设有转轴(52),所述滚轮(51)套设于转轴(52)上位于滚槽(33)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方便清理余料的搅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滚槽(33)的两端滑动连接有支撑块(53),所述支撑块(5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绍山,杨鹏远,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山装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