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自动上料搅拌车,具体涉及建筑机械设计领域,包括车体,所述车体顶部配套设置有搅拌桶,所述搅拌桶一端设有正反电机,所述正反电机的输出轴端部传动连接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上固定设有搅拌器,所述搅拌桶内设置有固定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计活动板和固定板将搅拌桶分成两个空间,一部分搅料,一部分排料,通过在固定板和活动板边缘处设置出料口一和出料口二,转动活动板,使活动板边缘处的出料口二和固定板边缘处的出料口一重合,使搅拌桶内的搅料完全卸出,通过将上料箱设计成可拆卸形式,在上料箱不工作时,将上料箱放置在放置槽中,防止在行驶过程中路途颠簸对上料箱造成损坏。
A fully automatic loading mix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自动上料搅拌车
本技术涉及建筑机械
,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全自动上料搅拌车。
技术介绍
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是用来运送建筑用混凝土的专用卡车,由于它的外形,也常被称为田螺车,这类卡车上都装置圆筒型的搅拌筒以运载混合后的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会始终保持搅拌筒转动,以保证所运载的混凝土不会凝固,运送完混凝土后,通常都会用水冲洗搅拌筒内部,防止硬化的混凝土占用空间,使搅拌筒的容积越来越少,目前,搅拌车卸料都是通过螺旋叶反转实现卸料,但是这种情况往往不能将搅料完全卸出,导致搅拌桶底部有残余搅料,不仅浪费原料,清洗也更加不方便,另外,自动上料装置在不工作时放置在进料口处,在行驶过程中由于路途颠簸,会导致上料装置摇晃,损坏装置。专利申请公布号CN206780672U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一种自动上料搅拌车,其包括前车架、后车架,在前车架与后车架之间设置有转向铰接机构,所述转向铰接机构中的两个转向油缸分别与前车架、后车架铰接,前车架与后车架之间形成铰接,所述两个转向油缸分别铰接于前车架的后端中部、后车架的前端中部,该两个转向油缸对称设置于同一平面上,并与车体长度方向呈一夹角,本技术集自动定量加料、自动定量加水、搅拌、运输和自动卸料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在前车轮转向及四轮驱动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前、后车架之间的中间转向功能,因而车体回转半径小,机动性能好,转弯轻松灵活,操控方便快捷,复杂作业环境下也能实现准确卸料,可灵活选择装卸料地点,扩大使用范围。但是其在实际使用时,仍旧存在较多缺点,如搅拌桶底部搅料不能完全卸出,上料装置在不用时放置容易损坏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全自动上料搅拌车,通过在搅拌桶内设置固定板和活动板,在固定板上设置出料口一,在活动板上设置出料口二,出料口一开口固定朝下,通过活动板二的转动,使出料口二与出料口一重合,实现卸料,通过将自动上料机构设计成可拆卸形式,将上料箱放置在放置槽中,防止在行驶过程中对上料机构有所损坏,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全自动上料搅拌车,包括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顶部配套设置有搅拌桶,所述搅拌桶一端设有正反电机,所述正反电机的输出轴端部传动连接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上固定设有搅拌器,所述搅拌桶内设置有固定板,所述搅拌桶另一端设有电机一,所述电机一输出轴端部传动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另一端连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与固定板活动贴合,所述固定板和活动板底部分别开设有出料口一和出料口二,所述出料口一料口固定朝下,所述出料口二上连接有输料管,所述输料管一端设置电机二;所述搅拌桶底部设置有固定支柱,所述固定支柱一侧设置有自动上料机构,所述上料机构包括设置在固定支柱顶部的伸缩杆一和固定支柱底部的伸缩杆二,所述伸缩杆一另一端连接有上料箱,所述伸缩杆一和伸缩杆二连接处设置有螺钉一,且二者通过螺钉一固定连接,所述上料箱和伸缩杆一连接处设置有螺钉二,且二者通过螺钉二固定连接,所述车体顶部边缘处设有放置槽。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搅拌器两侧与搅拌桶内壁贴合,所述搅拌器两侧等距设置多组刮板。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搅拌器内部两侧等距设置多组连接杆,多组所述连接杆交错设置,且多组所述连接杆均设置成三棱柱形状。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正反电机和电机一底部分别设置支柱一,两组所述支柱一均固定设置在车体上。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搅拌桶底部等距设置多组支柱二,多组所述支柱均固定设置在车体上。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搅拌桶顶部设置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倾斜设置。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搅拌器远离输出轴的一端与固定板紧密贴合。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出料口一设置在固定板边缘处,所述出料口二设置在活动板边缘处,所述出料口一和出料口二大小相同。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伸缩杆一周向侧开设螺纹孔一,所述上料箱外表面开设螺纹孔二,所述螺纹孔二开设两组,所述螺纹孔一和螺纹孔二规格相同。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1、本技术通过利用活动板和固定板将搅拌桶分成两个空间,一部分搅料,一部分排料,通过在固定板和活动板边缘处设置出料口一和出料口二,转动活动板,使活动板边缘处的出料口二和固定板边缘处的出料口一重合,实现卸料,使搅拌桶内的搅料完全卸出;2、本技术通过将搅拌器两侧与搅拌桶内壁贴合,使搅料混合更加均匀,搅拌器两侧等距设置多组刮板,实现清理搅拌桶内壁的目的,防止搅料吸附在搅拌桶内壁,使搅料更加充分,搅拌器内部两侧等距设置多组连接杆,连接杆交错设置,使搅拌更加均匀,多组连接杆均设置成三棱柱形状达到在搅拌过程中减小搅拌阻力的目的;3、本技术通过将上料箱设计成可拆卸形式,在上料箱不工作时,将上料箱放置在放置槽中,防止在行驶过程中路途颠簸对上料箱造成损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固定板上出料口一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出料口一和出料口二重合出料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刮板与搅拌器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连接杆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为:1车体、2电机一、3活动板、4固定板、5搅拌器、6连接杆、7搅拌轴、8进料口、9正反电机、10搅拌桶、11固定支柱、12放置槽、13伸缩杆一、14上料箱、15螺钉二、16螺钉一、17伸缩杆二、18支柱二、19输料管、20出料口一、21出料口二、22电机二、23传动轴、24支柱一、25刮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照说明书附图1-3,该实施例的全自动上料搅拌车,可包括包括车体1,所述车体1顶部配套设置有搅拌桶10,所述搅拌桶10一端设有正反电机9,所述正反电机9的输出轴端部传动连接有搅拌轴7,所述搅拌轴7上固定设有搅拌器5,所述搅拌桶10内设置有固定板4,所述搅拌桶10另一端设有电机一2,所述电机一2输出轴端部传动连接有传动轴23,所述传动轴23另一端连接有活动板3,所述活动板3与固定板4活动贴合,所述固定板4和活动板3底部分别开设有出料口一20和出料口二21,所述出料口一20料口固定朝下,所述出料口二21上连接有输料管19,所述输料管19一端设置电机二22。进一步的,所述搅拌器5两侧与搅拌桶10内壁贴合,所述搅拌器5两侧等距设置多组刮板25。进一步的,所述搅拌器5内部两侧等距设置多组连接杆6,多组所述连接杆6交错设置,且多组所述连接杆6均设置成三棱柱形状。进一步的,所述正反电机9和电机一2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自动上料搅拌车,包括车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顶部配套设置有搅拌桶(10),所述搅拌桶(10)一端设有正反电机(9),所述正反电机(9)的输出轴端部传动连接有搅拌轴(7),所述搅拌轴(7)上固定设有搅拌器(5),所述搅拌桶(10)内设置有固定板(4),所述搅拌桶(10)另一端设有电机一(2),所述电机一(2)输出轴端部传动连接有传动轴(23),所述传动轴(23)另一端连接有活动板(3),所述活动板(3)与固定板(4)活动贴合,所述固定板(4)和活动板(3)底部分别开设有出料口一(20)和出料口二(21),所述出料口一(20)料口固定朝下,所述出料口二(21)上连接有输料管(19),所述输料管(19)一端设置电机二(22);/n所述搅拌桶(10)底部设置有固定支柱(11),所述固定支柱(11)一侧设置有自动上料机构,所述上料机构包括设置在固定支柱(11)顶部的伸缩杆一(13)和固定支柱(11)底部的伸缩杆二(17),所述伸缩杆一(13)另一端连接有上料箱(14),所述伸缩杆一(13)和伸缩杆二(17)连接处设置有螺钉一(16),且二者通过螺钉一(16)固定连接,所述上料箱(14)和伸缩杆一(13)连接处设置有螺钉二(15),且二者通过螺钉二(15)固定连接,所述车体(1)顶部边缘处设有放置槽(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上料搅拌车,包括车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顶部配套设置有搅拌桶(10),所述搅拌桶(10)一端设有正反电机(9),所述正反电机(9)的输出轴端部传动连接有搅拌轴(7),所述搅拌轴(7)上固定设有搅拌器(5),所述搅拌桶(10)内设置有固定板(4),所述搅拌桶(10)另一端设有电机一(2),所述电机一(2)输出轴端部传动连接有传动轴(23),所述传动轴(23)另一端连接有活动板(3),所述活动板(3)与固定板(4)活动贴合,所述固定板(4)和活动板(3)底部分别开设有出料口一(20)和出料口二(21),所述出料口一(20)料口固定朝下,所述出料口二(21)上连接有输料管(19),所述输料管(19)一端设置电机二(22);
所述搅拌桶(10)底部设置有固定支柱(11),所述固定支柱(11)一侧设置有自动上料机构,所述上料机构包括设置在固定支柱(11)顶部的伸缩杆一(13)和固定支柱(11)底部的伸缩杆二(17),所述伸缩杆一(13)另一端连接有上料箱(14),所述伸缩杆一(13)和伸缩杆二(17)连接处设置有螺钉一(16),且二者通过螺钉一(16)固定连接,所述上料箱(14)和伸缩杆一(13)连接处设置有螺钉二(15),且二者通过螺钉二(15)固定连接,所述车体(1)顶部边缘处设有放置槽(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上料搅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器(5)两侧与搅拌桶(10)内壁贴合,所述搅拌器(5)两侧等距设置多组刮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易超,谢磊,刘宁,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四通专用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