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光伏太阳能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层压装置及方法。层压装置包括:层压腔体、加热装置、循环风机和导热装置;加热装置设置在层压腔体的底部;循环风机设置在层压腔体的任一周向侧壁上;导热装置设置于层压腔体内,靠近循环风机。通过设置导热装置来调节层压腔体的温度,特别是靠近循环风机处的温度,从而使得层压腔体内的温度更加均衡,保障了层压过程中太阳能电池组件不因局部温度过高而损坏。
A laminating device and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层压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伏太阳能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层压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为了改善化石能源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清洁能源越来越多的被开发应用,尤其太阳能发电技术被广泛应用,在太阳能电池的生产需要使用层压机进行层压镀膜,以防止水汽进入太阳能电池中,使太阳能电池损坏。层压工序对最终的太阳能电池的成品质量具有关键性的意义,其主要工作原理是:将依次叠置的太阳能电池组件放于于层压机的真空室内,然后对真空室抽真空,在高温及真空条件下压成具有一定刚性整体。良好的层压工艺不仅可以使太阳能电池的寿命得到保证,而且还增强了电池的抗击强度。随着太阳能电池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应用于各种场景,例如,太阳能发电背包、太阳能发电移动电源等。太阳能电池组件应用的场景增多,意味着对太阳能组件的外形有了更多的要求,而一次层压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多为平面结构,为了获得有曲面结构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就往往需要对已经完成层压封装的太阳能电池组件进行二次层压。目前,用于太阳能电池组件二次层压的层压装置的层压腔室主要通过设置在腔室底部的加热装置提供热源,所以需要通过风机使腔室内的空气循环,达到加快腔室升温的目的。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由于靠近风机的地方空气流动快于远离风机的地方,所以导致靠近风机的地方温度高于远离风机的地方,导致腔室内部靠近风机位置的温度高于预设值,致使太阳能电池组件在二次层压的过程中,靠近风机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容易损坏,同时,现有技术中层压腔室一般采用风热、油热和电加热的加热形式,这使得层压腔室升温慢,且温度不容易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二次层压装置靠近风机的位置温度高于预设温度,导致太阳能电池损坏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层压装置及方法。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一种层压装置,包括:层压腔体、加热装置、循环风机和导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层压腔体的底部;所述循环风机设置在所述层压腔体的任一周向侧壁上;所述导热装置设置于所述层压腔体内,靠近所述循环风机。进一步的,所述导热装置包括:导热管和传感装置;所述导热管设置在靠近所述循环风机的位置;所述传感装置靠近所述循环风机设置,用于监测所述循环风机附近的温度。更进一步的,所述导热管还可延伸至远离所述循环风机的位置,所述传感装置相应的设置于远离所述循环风机的位置处,用于监测远离所述循环风机位置的温度。更进一步的,所述导热装置还包括:液压装置和贮藏装置;所述导热管的输入端与液压装置连接,所述液压装置用于将冷却液输入所述导热管;所述导热管的输出端与贮藏装置连接,所述贮藏装置用于存储所述导热管排出的冷却液。更进一步的,所述导热管与所述液压装置的连接处设置有阀门装置。更进一步的,所述层压装置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传感装置、阀门装置和液压装置相连接。更进一步的,所述控制装置、传感装置、阀门装置和液压装置均包括无线通信模块,所述控制装置的无线通信模块分别与所述传感装置的无线通信模块、阀门装置的无线通信模块和液压装置的无线通信模块通讯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多个红外发射装置,所述多个红外发射装置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层压装置还包括用于放置太阳能电池组件的载物台;所述层压腔体的周向侧壁上设置有用于所述载物台进出的开口。一种如上所述的层压装置的工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待层压的太阳能电池组件放置于抽真空装置中,然后将所述抽真空装置置于载物台上;S2:将放置有所述抽真空装置的载物台通过所述进出口进入层压腔体,并密封所述进出口;S3:开启所述抽真空装置和层压装置,所述传感装置实时测量所述循环风机和\或所述层压腔体其它位置的温度信息;S4:所述控制装置根据所述传感装置传输的信号,判断循环风机附近的升温速率或温度是否超出预设阈值,如果超出,所述控制装置则控制所述阀门装置和液压装置的开启,降低循环风机附近的升温速率或温度。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层压装置,包括:层压腔体、加热装置、循环风机和导热装置;加热装置设置在层压腔体的底部;循环风机设置在层压腔体的任一周向侧壁上;导热装置设置于层压腔体内,靠近循环风机。通过设置导热装置来调节层压腔体的温度,特别是靠近循环风机处的温度,从而使得层压腔体内的温度更加均衡,保障了层压过程中太阳能电池组件不因局部温度过高而损坏;同时,通过传感装置、阀门装置、加热装置和控制装置,可以达到精准控制层压腔体升温速率的目的,保障了层压过程中太阳能电池组件不因温度升高过快而损坏。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层压装置的左侧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层压装置的导热管位置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层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层压装置循环管的排列示意图;图5为图3层压装置循环管的排列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层压装置的工作方法流程图。【附图标记说明】1、层压腔体;2、载物台;3、加热装置;4、循环风机;5、导热管;6、阀门装置;7、传感装置;51、进液管;52、循环管;53、出液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层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层压装置包括:层压腔体1、载物台2、加热装置3、循环风机4和导热装置。载物台2用于放置待层压的太阳能组件,载物台2通过设置在层压腔体1左侧壁上的进出口,水平进出层压腔体1,开口处设置有密封条,当载物台2完全进入层压腔体1后,密封条可以达到密封的目的;加热装置3用于对层压腔体1进行加热,加热装置3设置在层压腔体1的底部,在本实施例中,加热装置3具体包括设置在层压腔体1底部的由多个U型管路串联组成的输油管,当启动加热装置3时,通过油泵将加热的液油输入输油管;循环风机4设置在与开口相对的侧壁上,其位置高于载物台2,通过循环风机4可以加快层压腔体1内的空气流动,从而将加热装置3的热量更快地传导到层压腔体1的其他位置。在本实施例中,载物台2包括水平板,水平板的两相对侧壁上设置有滑轨装置,对应的层压腔体1内壁上设置有与滑轨装置相匹配的滑槽,通过电驱动装置驱动水平板滑动,可以完成载物台2进出层压腔体1操作。本专利技术层压装置的导热装置,用于降低循环风机4附近的温度。本实施例中采用将循环风机4附件的热量通过导热装置导出层压腔体1,从而达到降低循环风机4附近的温度的目的。如图1和图2所示,导热装置包括:导热管5和传感装置7;导热管5设置在循环风机附近,导热管5从层压腔体1的底部进,从第一循环风机4的左侧,绕过第一循环风机4的上方,然后绕到第一循环风机4的右侧,继续延伸至第二循环风机4附近,并依次经过第二循环风机4的左侧、上方和右侧,最终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层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层压腔体、加热装置、循环风机和导热装置;/n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层压腔体的底部;所述循环风机设置在所述层压腔体的任一周向侧壁上;所述导热装置设置于所述层压腔体内,靠近所述循环风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层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层压腔体、加热装置、循环风机和导热装置;
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层压腔体的底部;所述循环风机设置在所述层压腔体的任一周向侧壁上;所述导热装置设置于所述层压腔体内,靠近所述循环风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装置包括:导热管和传感装置;
所述导热管设置在靠近所述循环风机的位置;所述传感装置靠近所述循环风机设置,用于监测所述循环风机附近的温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层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管延伸至远离所述循环风机的位置,所述层压腔体中设置有传感装置,用于监测所述层压腔体的温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或权利要求3所述的层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装置还包括:液压装置和贮藏装置;
所述导热管的输入端与液压装置连接,所述液压装置用于将冷却液输入所述导热管;
所述导热管的输出端与贮藏装置连接,所述贮藏装置用于存储所述导热管排出的冷却液。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层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管与所述液压装置的连接处设置有阀门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层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层压装置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传感装置、阀门装置和液压装置相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晓龙,顾鸿扬,杨志明,陆玉钊,魏晓峰,
申请(专利权)人:汉能移动能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