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冲击扭力万能拆卸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6065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10: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小型冲击扭力万能拆卸工具,其中,小型冲击扭力万能拆卸工具用于拆卸飞机上蒙皮的螺钉,当发生螺钉拧得过紧,而使用风动工具无法拆下时,而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小型冲击扭力万能拆卸工具可以轻松拆下,它的结构简单,实用性强,适用范围宽,可以拆卸各种紧固的、埋头的、狭小空间内的螺钉、螺栓。该工具扭矩大,冲击力强,能适应各种外形飞机蒙皮表面的螺钉,无需外力杠杆点,其结构小巧灵活,可以在狭小的空间内进行拆卸工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还保证了产品质量。

A small universal tool for impact torque disassemb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型冲击扭力万能拆卸工具
本技术属于机械装配制造的
,具体涉及一种小型冲击扭力万能拆卸工具。
技术介绍
在飞机装配制造过程中,涉及到数十万个螺钉、螺栓需要进行装配和拆卸,由于所有的螺钉和螺栓都是使用风扳机进行装配和拆卸的,有时由于螺钉上的过紧,再加上飞机进行长时间的飞行过后,部分螺钉或螺栓的拧紧力加大,因此,当需要拆下某处螺钉时,使用普通风板机有时很难将螺钉、螺栓拆下,又因部分螺钉属于埋头螺钉,除了通过钉帽所带的一字或十字刀口能将其拆下,想要夹持住螺钉的某一部分进行拆下,几乎是不可能。目前常规的方法是,先使用普通的风扳机,调至大冲击,大扭矩的低速档位进行拆卸,如果还是不能将其拆下,就得使用锤子进行敲打不能拆下的螺钉,然后再次使用风板机进行拆卸,倘若还是不行。此时就得使用压力板手,先在周边寻找一个杠杆点,然后再强行压住不能拆下的螺钉,然后进行拆卸。但有时受蒙皮表面的形状和拆卸空间的限制不能找到合适的杠杆点,因此就得采用钻头将钉帽钻掉,然后再将托板螺母钻下来,重新铆接一个新的托板螺母,已达到装配要求,但实际钻掉钉帽时,由于需要手转的钻头要与螺钉同轴,这样无形当中就增加了很大的难度,因此操作起来极其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小型强冲击大扭矩万能拆卸工具,以保证拆卸螺钉的刀口质量,减轻了工作强度、难度,大幅度解决了异形蒙皮表面以及狭小空间内无法进行拆卸锁紧螺钉的难点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小型冲击扭力万能拆卸工具,其包括万能转换接头1、内径旋合器2、外径旋合器3、外径旋合器套管4、内外径旋合器连接装置5、圆形挡头6和复位弹簧7;其中,所述的万能转换接头1外形为圆柱形,万能转换接头1的后端设置有四方孔,用于连接内径旋合器2;万能转换接头1的前端为内六方孔,用于连接不同型号的加长杆和刀头;所述的外径旋合器套管4为中空的管状结构,其后端端部的内径小于其余部分管体的内径,形成内孔,外径旋合器套管4的中部内壁设置有内螺纹,外径旋合器套管4的后端端部的内孔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的圆形挡头6包括杆部和圆形头部,圆形挡头6的杆部设置有外螺纹,与外径旋合器套管4的内孔的内螺纹相匹配,以使圆形挡头6可拆卸连接于外径旋合器套管4的外部;圆形挡头6用于将外界作用在其上的冲击力传递给外径旋合器套管4;所述的内外径旋合器连接装置5设置于外径旋合器套管4的内部后端,内外径旋合器连接装置5具有三部分,前端为外螺纹杆,中部为光杆结构,后端为圆柱形底座,圆柱形底座的外径大于光杆结构的外径,光杆结构的外径大于外螺纹杆的外径;圆柱形底座的外径小于外径旋合器套管4的管体内径,二者构成间隙配合,内外径旋合器连接装置5用于将内径旋合器2、外径旋合器3、复位弹簧7连接;所述的外径旋合器3为中空管状结构,后端端部的内径小于其余部分管体的内径,外径旋合器3设置于外径旋合器套管4的内部,位于内外径旋合器连接装置5前端,外径旋合器3的外壁设置有外螺纹,与外径旋合器套管4的中部内壁的内螺纹相配合,以使外径旋合器套管4的冲击力传递给外径旋合器3,外径旋合器3的管体前端内壁设置有斜面导向槽;外径旋合器3的后端端部内径大于内外径旋合器连接装置5的光杆结构的外径,外径旋合器3的后端端部内壁与光杆结构外壁间隙配合,用于与复位弹簧7组成快速复位结构;所述的内径旋合器2具有前部轴、中部轴和后部轴,其中,前部轴的外径大于中部轴的外径,中部轴的外径大于后部轴的外径;前部轴位于外径旋合器3的外部,前部轴的前端设置有四方形的快速连接结构,与万能转换接头1的四方孔相配合,以将万能转换接头1与内径旋合器2连接;内径旋合器2的中部轴和后部轴位于外径旋合器3的内部,外径旋合器3的管体内径大于内径旋合器2的中部轴的外径,二者为间隙配合,中部轴的外表面带有斜面导向键的结构,与外径旋合器3前端内壁设置的斜面导向槽相配合,用于将外径旋合器3的冲击力分解为内径旋合器2的冲击力和旋转力,进而传递给通过万能转换接头1连接的各种型号刀头;内径旋合器2的后部轴设置有内螺纹,后部轴的内螺纹与内外径旋合器连接装置5前端的外螺纹杆的外螺纹相匹配,主要用于将外径旋合器3和复位弹簧7连接;所述的复位弹簧7为压缩弹簧,复位弹簧7的外径小于外径旋合器3的管体内径,复位弹簧7的外径大于外径旋合器3的后端端部的内径,复位弹簧7的外壁与外径旋合器3管体内壁间隙配合,且复位弹簧7的后端端面与外径旋合器3的后端端部的内侧端面接触;所述的复位弹簧7的内径大于内径旋合器2的后部轴的外径,复位弹簧7的内壁与内径旋合器2的后部轴的外壁间隙配合,复位弹簧7的外径小于内径旋合器2的中部轴的外径,以使复位弹簧7的前端端面与内径旋合器2的中部轴的后端端面接触,从而将复位弹簧7卡在内径旋合器2的中部轴与外径旋合器3后端端部之间,用于复位。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小型冲击扭力万能拆卸工具还包括中号加长杆8、大号加长杆9、一字旋转刀头10和十字旋转刀头11,中号加长杆8、大号加长杆9、一字旋转刀头10和十字旋转刀头11的一端与万能转换接头1连接。另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使用上述的小型冲击扭力万能拆卸工具进行拆卸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对于飞机上的蒙皮螺钉或螺栓,先采用风扳机进行拆卸,如果风扳机无法拆卸,则先确认螺钉或螺栓的刀口形式,然后选择规定尺寸的一字旋转刀头10、十字旋转刀头11或内六方套筒;2)根据螺钉或螺栓所在的位置和深度,确定使用万向转接接头1、合适长度的中号加长杆8或大号加长杆9;3)将步骤1)中选择的一字转刀头10、十字旋转刀头11或内六方套筒与步骤2)中确定的万能转接接头1、中号加长杆8或大号加长杆9连接,之后与内径旋转器2的快卸头连接;4)如果待拆卸的锁紧螺钉或螺栓刀口不佳,需要用铜锤轻微修正,然后将旋转刀头或内六方套筒接触在需要拆卸的螺钉或螺栓刀口处并对准;5)用合适大小的铜锤垂直敲打圆形挡头6,圆形挡头6将来自铜锤的冲击力传递给外径旋合器套管4,进而通过内径旋转器2和外径旋转器3共同作用使得刀头上产生冲击力和扭转力,最终使螺钉或螺栓按照松懈的方向旋转。本技术的效果和益处是:(1)本技术的小型冲击扭力万能拆卸工具结构新颖,配合紧密,因其整体尺寸设计偏小的特点,因此可以完成对孔内的螺钉或螺栓的拆卸工作。又因其无需额外的杠杆力支撑点,所以它可以适应各种复杂的飞机蒙皮表面,从不同角度拓宽了它的工作的范围。(2)本技术的小型冲击扭力万能拆卸工具的圆形挡头6与外径旋合器套管4采用的是螺接的方式,而目前存在的相关工具都是一体式的,只要圆形挡头6一经破损,整个工具就将报废,相反,本技术的小型冲击扭力万能拆卸工具只需将圆形挡头6换上新的配件即可,不仅延长了该工具的使用寿命,而且还节约了成本。(3)由于本技术的小型冲击扭力万能拆卸工具的内径旋转器2的快卸接头,通过万能转换接头1可以与任何型号的一字、十字、套铜接头等工作方式的刀头进行连接,因此可以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型冲击扭力万能拆卸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小型冲击扭力万能拆卸工具包括万能转换接头(1)、内径旋合器(2)、外径旋合器(3)、外径旋合器套管(4)、内外径旋合器连接装置(5)、圆形挡头(6)和复位弹簧(7);其中,/n所述的万能转换接头(1)外形为圆柱形,万能转换接头(1)的后端设置有四方孔,用于连接内径旋合器(2);万能转换接头(1)的前端为内六方孔,用于连接不同型号的加长杆和刀头;/n所述的外径旋合器套管(4)为中空的管状结构,其后端端部的内径小于其余部分管体的内径,形成内孔,外径旋合器套管(4)的中部内壁设置有内螺纹,外径旋合器套管(4)的后端端部的内孔设置有内螺纹;/n所述的圆形挡头(6)包括杆部和圆形头部,圆形挡头(6)的杆部设置有外螺纹,与外径旋合器套管(4)的内孔的内螺纹相匹配,以使圆形挡头(6)可拆卸连接于外径旋合器套管(4)的外部;圆形挡头(6)用于将外界作用在其上的冲击力传递给外径旋合器套管(4);/n所述的内外径旋合器连接装置(5)设置于外径旋合器套管(4)的内部后端,内外径旋合器连接装置(5)具有三部分,前端为外螺纹杆,中部为光杆结构,后端为圆柱形底座,圆柱形底座的外径大于光杆结构的外径,光杆结构的外径大于外螺纹杆的外径;圆柱形底座的外径小于外径旋合器套管(4)的管体内径,二者构成间隙配合,内外径旋合器连接装置(5)用于将内径旋合器(2)、外径旋合器(3)、复位弹簧(7)连接;/n所述的外径旋合器(3)为中空管状结构,后端端部的内径小于其余部分管体的内径,外径旋合器(3)设置于外径旋合器套管(4)的内部,位于内外径旋合器连接装置(5)前端,外径旋合器(3)的外壁设置有外螺纹,与外径旋合器套管(4)的中部内壁的内螺纹相配合,以使外径旋合器套管(4)的冲击力传递给外径旋合器(3),外径旋合器(3)的管体前端内壁设置有斜面导向槽;外径旋合器(3)的后端端部内径大于内外径旋合器连接装置(5)的光杆结构的外径,外径旋合器(3)的后端端部内壁与光杆结构外壁间隙配合,用于与复位弹簧(7)组成快速复位结构;/n所述的内径旋合器(2)具有前部轴、中部轴和后部轴,其中,前部轴的外径大于中部轴的外径,中部轴的外径大于后部轴的外径;前部轴位于外径旋合器(3)的外部,前部轴的前端设置有四方形的快速连接结构,与万能转换接头(1)的四方孔相配合,以将万能转换接头(1)与内径旋合器(2)连接;内径旋合器(2)的中部轴和后部轴位于外径旋合器(3)的内部,外径旋合器(3)的管体内径大于内径旋合器(2)的中部轴的外径,二者为间隙配合,中部轴的外表面带有斜面导向键的结构,与外径旋合器(3)前端内壁设置的斜面导向槽相配合,用于将外径旋合器(3)的冲击力分解为内径旋合器(2)的冲击力和旋转力,进而传递给通过万能转换接头(1)连接的各种型号刀头;内径旋合器(2)的后部轴设置有内螺纹,后部轴的内螺纹与内外径旋合器连接装置(5)前端的外螺纹杆的外螺纹相匹配,主要用于将外径旋合器(3)和复位弹簧(7)连接;/n所述的复位弹簧(7)为压缩弹簧,复位弹簧(7)的外径小于外径旋合器(3)的管体内径,复位弹簧(7)的外径大于外径旋合器(3)的后端端部的内径,复位弹簧(7)的外壁与外径旋合器(3)管体内壁间隙配合,且复位弹簧(7)的后端端面与外径旋合器(3)的后端端部的内侧端面接触;/n所述的复位弹簧(7)的内径大于内径旋合器(2)的后部轴的外径,复位弹簧(7)的内壁与内径旋合器(2)的后部轴的外壁间隙配合,复位弹簧(7)的外径小于内径旋合器(2)的中部轴的外径,以使复位弹簧(7)的前端端面与内径旋合器(2)的中部轴的后端端面接触,从而将复位弹簧(7)卡在内径旋合器(2)的中部轴与外径旋合器(3)后端端部之间,用于复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型冲击扭力万能拆卸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小型冲击扭力万能拆卸工具包括万能转换接头(1)、内径旋合器(2)、外径旋合器(3)、外径旋合器套管(4)、内外径旋合器连接装置(5)、圆形挡头(6)和复位弹簧(7);其中,
所述的万能转换接头(1)外形为圆柱形,万能转换接头(1)的后端设置有四方孔,用于连接内径旋合器(2);万能转换接头(1)的前端为内六方孔,用于连接不同型号的加长杆和刀头;
所述的外径旋合器套管(4)为中空的管状结构,其后端端部的内径小于其余部分管体的内径,形成内孔,外径旋合器套管(4)的中部内壁设置有内螺纹,外径旋合器套管(4)的后端端部的内孔设置有内螺纹;
所述的圆形挡头(6)包括杆部和圆形头部,圆形挡头(6)的杆部设置有外螺纹,与外径旋合器套管(4)的内孔的内螺纹相匹配,以使圆形挡头(6)可拆卸连接于外径旋合器套管(4)的外部;圆形挡头(6)用于将外界作用在其上的冲击力传递给外径旋合器套管(4);
所述的内外径旋合器连接装置(5)设置于外径旋合器套管(4)的内部后端,内外径旋合器连接装置(5)具有三部分,前端为外螺纹杆,中部为光杆结构,后端为圆柱形底座,圆柱形底座的外径大于光杆结构的外径,光杆结构的外径大于外螺纹杆的外径;圆柱形底座的外径小于外径旋合器套管(4)的管体内径,二者构成间隙配合,内外径旋合器连接装置(5)用于将内径旋合器(2)、外径旋合器(3)、复位弹簧(7)连接;
所述的外径旋合器(3)为中空管状结构,后端端部的内径小于其余部分管体的内径,外径旋合器(3)设置于外径旋合器套管(4)的内部,位于内外径旋合器连接装置(5)前端,外径旋合器(3)的外壁设置有外螺纹,与外径旋合器套管(4)的中部内壁的内螺纹相配合,以使外径旋合器套管(4)的冲击力传递给外径旋合器(3),外径旋合器(3)的管体前端内壁设置有斜面导向槽;外径旋合器(3)的后端端部内径大于内外径旋合器连接装置(5)的光杆结构的外径,外径旋合器(3)的后端端部内壁与光杆结构外壁间隙配合,用于与复位弹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志强孙羽来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