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尘式移动安装架及具有该安装架的切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57881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09: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尘式移动安装架及具有该安装架的切割装置,所涉及的防尘式移动安装架包括架本体以及供安装待安装对象的装载体,架本体一侧形成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收容槽,装载体沿第一方向移动设置于收容槽内,防尘式移动安装架还具有长度方向与第一方向一致并设置于收容槽开口位置处以对收容槽开口形成遮挡的防尘布,防尘布于其长度方向上的两端相对架本体固定设置,装载体内形成有供防尘布穿过的贯穿腔,装载体位于防尘布远离收容槽底部一侧的部分形成有供安装待安装对象的安装部,基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防尘式移动安装架的具体结构,在具体切割装置等应用场景中,能够在实现防尘效果的同时避免出现运行行程损失的问题。

Dust proof mobile mounting frame and cutting device with the mounting fra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尘式移动安装架及具有该安装架的切割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加工设备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尘式移动安装架及具有该安装架的切割装置。
技术介绍
移动安装架是机械加工设备中非常重要的部件,例如在切割设备中用于安装切割头并使切割头在一定行程内移动的升降挂架是一种典型的移动安装架,移动安装架运行灵活可靠是保证相应机械设备运行精度的重要前提。在机械设备运行加工(如切割加工)过程中,经常会产生大量烟尘及粉尘,如这些烟尘及粉尘会进入移动安装架内部,并吸附在移动安装架内部的导向机构、电机驱动机构、电器限位等精密零件上,进而容易造成移动安装架功能失效,故移动安装架往往需要具有较好的防尘效果。现有移动安装架中通常采用风琴护罩实现防尘功能,然由于风琴护罩压缩后具有一定的长度,会使得移动安装架的有效运行行程大幅降低。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尘式移动安装架,其具体设计方式如下。一种防尘式移动安装架,包括架本体以及供安装待安装对象的装载体,所述架本体一侧形成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收容槽,所述装载体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设置于所述收容槽内,所述防尘式移动安装架还具有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一致并设置于所述收容槽开口位置处以对所述收容槽开口形成遮挡的防尘布,所述防尘布于其长度方向上的两端相对所述架本体固定设置,所述装载体内形成有供所述防尘布穿过的贯穿腔,所述装载体位于所述防尘布远离所述收容槽底部一侧的部分形成有供安装所述待安装对象的安装部。进一步,所述装载体还具有若干设置于所述贯穿腔外用以在所述装载体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时对所述防尘布进行导向的转动辊。进一步,所述贯穿腔位于所述收容槽开口内侧,若干所述转动辊包括一对分别分布于所述贯穿腔两端开口位置处的内辊以及一对分别分布于两所述内辊外侧的外辊,两所述内辊均抵接所述防尘布远离所述收容槽底部一侧表面以使所述防尘布无摩擦穿过所述贯穿腔,两所述外辊均抵接所述防尘布靠近所述收容槽底部一侧表面以将所述防尘布位于两所述外辊外侧的部分限定于同一平面上。进一步,所述架本体还具有一对自所述收容槽宽度方向上两侧壁顶部边缘相对向内延伸形成用以遮挡所述防尘布相应两侧边缘的边缘遮挡部。进一步,所述收容槽内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形成有滑道,所述装载体具有与所述滑道配合以限定所述装载体在所述收容槽内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的滑道配合部。进一步,所述防尘式移动安装架还具有驱动所述装载体在所述收容槽内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的驱动组件。进一步,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于所述收容槽内的丝杆以及驱动所述丝杆转动的电机,所述装载体具有与所述丝杆螺纹配合的螺纹孔。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切割装置,该切割装置具有以上所述的防尘式移动安装架以及固定安装至所述防尘式移动安装架安装部的切割枪。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基于本专利技术所提供防尘式移动安装架,在其具体应用场景中,可有效防止烟尘及粉尘等进入移动安装架内部,进而确保移动安装架具有较优的运行功能及使用寿命;此外本专利技术中所涉及的防尘式移动安装架中采用防尘布代替传统风琴护罩的设置方式还可以在防尘的同时避免出现运行行程损失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所示为安装有切割头的防尘式移动安装架一种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体1所示结构的部分爆炸示意图;图3所示为防尘式移动安装架的部分爆炸示意图;图4所示为图3所示结构中装载体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图5所示为图4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6所示为图4所示结构经一纵向平面剖切后的示意图图7所示为图6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8所示为图7所示结构的平面示意图;图9所示为装载体的第一角度示意图;图10所示为装载体的第二角度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参考图1、图2所示,其公开了一种切割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该切割装置具有防尘式移动安装架100以及固定安装至防尘式移动安装架100安装部121的切割枪200。具体于本实施例中,切割枪200通过安装板201固定安装至防尘式移动安装架100安装部121上,切割枪200可在防尘式移动安装架100上沿一确定方向移动,切割枪200可以是等离子切割枪、火焰切割枪等。可以理解,图中虽然未示出,但本专利技术中所涉及的切割装置还具有供安装防尘式移动安装架100的承载台,具体承载台的结构可参考现有技术,在此不作进一步展开。以下主要针对防尘式移动安装架100具体实施结构进行展开描述。本专利技术中所涉及的防尘式移动安装架100包括架本体11以及供安装待安装对象的装载体12。在图1、图2所示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待安装对象为切割枪200;在本专利技术另一些未展示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待安装对象也可以是焊枪等在运行过程中需要被支撑移动的机构,即待安装对象视具体应用场景而定,并不局限于图1、图2中所示的切割枪200。参考图3、图4中所示,本专利技术中的架本体11一侧形成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收容槽110,装载体12沿第一方向移动设置于收容槽110内。本具体实施例中,第一方向即为如图3中所示的X轴方向,收容槽110由沿X轴方向延伸形成基座111、分别连接于基座111宽度方向上两侧边的第一侧板112、第二侧板113、以及分别连接于基座111长度方向上两端的第一端板114、第二端板115共同围设成型。进一步如图3、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防尘式移动安装架100还具有长度方向与第一方向一致并设置于收容槽110开口位置处的防尘布13,防尘布13能够对收容槽110的开口形成遮挡,从而避免烟尘及粉尘等从收容槽110的开口处进入到收容槽110内部。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参考图3中所示,防尘布13于其长度方向上的两端相对架本体11固定设置,更为具体的,防尘布13于其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分别通过压块(图中未标示)固定连接至第一端板114、第二端板115于收容槽110开口的一侧。结合图5、图6、图7所示,为使得装载体12能够沿第一方向顺畅移动,在本专利技术中的装载体12内形成有供防尘布13穿过的贯穿腔120,其中,装载体12位于防尘布13远离收容槽110底部一侧的部分形成有供安装待安装对象的安装部121。基于本专利技术所提供防尘式移动安装架100的具体结构,在其具体应用场景中,可有效防止烟尘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尘式移动安装架,包括架本体以及供安装待安装对象的装载体,所述架本体一侧形成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收容槽,所述装载体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设置于所述收容槽内,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式移动安装架还具有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一致并设置于所述收容槽开口位置处以对所述收容槽开口形成遮挡的防尘布,所述防尘布于其长度方向上的两端相对所述架本体固定设置,所述装载体内形成有供所述防尘布穿过的贯穿腔,所述装载体位于所述防尘布远离所述收容槽底部一侧的部分形成有供安装所述待安装对象的安装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尘式移动安装架,包括架本体以及供安装待安装对象的装载体,所述架本体一侧形成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收容槽,所述装载体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设置于所述收容槽内,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式移动安装架还具有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一致并设置于所述收容槽开口位置处以对所述收容槽开口形成遮挡的防尘布,所述防尘布于其长度方向上的两端相对所述架本体固定设置,所述装载体内形成有供所述防尘布穿过的贯穿腔,所述装载体位于所述防尘布远离所述收容槽底部一侧的部分形成有供安装所述待安装对象的安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尘式移动安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载体还具有若干设置于所述贯穿腔外用以在所述装载体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时对所述防尘布进行导向的转动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尘式移动安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贯穿腔位于所述收容槽开口内侧,若干所述转动辊包括一对分别分布于所述贯穿腔两端开口位置处的内辊以及一对分别分布于两所述内辊外侧的外辊,两所述内辊均抵接所述防尘布远离所述收容槽底部一侧表面以使所述防尘布无摩擦穿过所述贯穿腔,两所述外辊均抵接所述防尘布靠近所述收容槽底部一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凯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华恒切割系统有限公司昆山华恒焊接股份有限公司昆山华恒工程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昆山华恒机器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