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人工智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法律顾问服务的管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导入第一企业上传的第一待审核合同文档和第二企业上传的第二待审核合同文档;并采集第一企业的通讯信息和第二企业的通讯信息存入等待序列;S2、判断预存的敏感词汇是否出现在第一待审核合同文档和第二待审核合同文档中,若第一待审核合同文档和第二待审核合同文档中未出现同样的敏感词汇,则删除等待序列;反之,则释放等待序列中的第一联系方式信息和第二联系方式信息,并发送到律师终端;S3、律师处理第一待审核合同文档,生成审核结果。采用本方案能够解决律师处理效率较低的问题。
Management methods for legal advisory servic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法律顾问服务的管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人工智能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法律顾问服务的管理方法。
技术介绍
企业要生存发展,就要不断的同外界发生这样或那样的经营活动,这些经营活动很多都是通过谈判协商、签订合同来确定的。而这个过程就是交易双方权利义务你消我长的过程,在这些权利义务中既存在的发展的利益,有时也有这样那样的陷阱和危机。而对于合同的签订,《合同法》的至高原则是“意思自治”,只要合同不违反法律,有时即使有些不公平,法官也不会去纠正。所以,在这个交易过程中对合同法律方面的把关和审查就越来越重要。法律顾问,正是通过参与合同起草、审查合同条文、参加合同谈判、监督合同履行等企业合同的全过程管理,强化企业的合同信用,同时通过对企业合同的审查,防范企业合同风险。据统计,我国企业每年会产生50多亿份合同,小微企业占总数的76.57%,为进一步帮助小微企业解决合同审核的难题,市场上不断涌现出各种各样的电子合同管理系统。例如,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8764843A的文件中公开了一种合同管理系统及合同审核方法,企业合同审核方法包括:A、发起合同审核操作;B、进行合同部门审核;C、总经理或董事长审核;D、管理员对合同进行归档;步骤B中的合同的部门审核中至少包括法律审核;法律审核是企业内部法务审核和/或外部法务审核;所述外部法务审核包括,与企业签约绑定的外部法律服务机构、法律服务人员的审核,和/或业务抢单获得合同审核权利的外部法律服务机构、法律服务人员。对于不具备内部法务部门的企业,通过采用该合同管理系统能够实现律师服务资源与企业合同审核法律需求的有效匹配,提高合同审核效率并降低了企业经营法律风险。但实际情况中,法律服务人员会处理来自各大企业的合同,而对于来自不同企业的相似错误案件,通常也需要律师逐一进行审核,存在律师处理效率较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意在于提供能够提升律师处理效率的一种用于法律顾问服务的管理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基础方案为:用于法律顾问服务的管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导入第一企业上传的第一待审核合同文档和第二企业上传的第二待审核合同文档;并采集第一企业的通讯信息和第二企业的通讯信息存入等待序列;S2、判断预存的敏感词汇是否出现在第一待审核合同文档和第二待审核合同文档中,若第一待审核合同文档和第二待审核合同文档中未出现同样的敏感词汇,则删除等待序列;反之,则释放等待序列中的第一联系方式信息和第二联系方式信息,并发送到律师终端;S3、律师处理第一待审核合同文档,生成审核结果;并通过第一企业的通讯信息和第二企业的通讯信息将审核结果分别转发至第一企业和第二企业。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优点在于:由于合同文档一般必须包括当事人名称、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报酬、履行期限和地点等结构化信息;但是,对于一些较复杂的合同不仅包含简单的结构化信息,还包括有非结构化信息,而非结构化信息一般是一些定制条款;如果采用人工智能审核系统处理此类合同,很容易出现误判项;所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本方案中在获取来自不同企业的合同文档的同时,采集每个企业相应的通讯信息用于后续律师与企业之间的联络;本方案中为了便于说明以第一企业和第二企业为例,实际可以协调处理多个企业。只要采集到的合同文档中含有相同的敏感词汇,基于这个条件提取该部分的合同,使律师处理这类合同时,无需对存在同样问题的合同进行逐个审核,从而加快律师处理的效率;同时,将通讯信息存入等待序列中,只有第一审核合同文档和第二审核合同文档中存在同样的敏感词汇才调取通讯信息;反之,则删除该等待序列,从而达到节省系统存储空间的目的。相对于现有的合同审核方式来说,本方案中针对来自不同企业的合同,以是否存在相同敏感词汇作为聚类标准,对于同类别、存在相同错误信息的案件进行集中化处理,能够避免律师的重复性操作,从而加快律师的处理效率。进一步,还包括步骤S21、若第一待审核合同中不包含敏感词汇,则将待审核合同文档发送至处理模块;S22、在处理模块接收到第一待审核合同文档后,将待审核合同文档与数据库中预存的标准合同模板对照审核,生成并输出风险提示信息。有益效果:采用本方案,对于较为简单、不存在定制条款的合同来说,如果合同文档中没有出现敏感词汇,则可以直接由处理模块将待审核合同文档与标准合同模板对照审核,从而得到合同中的风险提示供员工查阅;能够加快合同审核的效率。进一步,步骤S1之前还包括步骤S0、获取并检测第一待审核合同文档和第二待审核合同文档的格式信息;若格式信息为图片格式,则将图片格式转换为文本格式。有益效果:为了避免用于上传的待审核合同文档为图片格式,通过格式转换模块将图片上的文字内容直接转换为可编辑文本,提升该系统功能的多样性和实用性。进一步,还包括S41、采集用户的法律咨询信息;S42、通过提取法律咨询信息中的关键字信息,并按照关键字从法律数据库中匹配出相应的法律信息。有益效果:由于企业法律顾问除了需要处理合同审核工作,还需要对企业员工法律问题进行解答;所以通过这种方式,实现由人工智能代替律师处理用户提出的法律问题,能够节省律师在解决法律咨询上的时间投入。进一步,步骤S22之后还包括S23、采集用户的评价信息,若评价信息为不满意,则将第一待审核合同文档转发至律师终端。有益效果:在待审核合同文档与标准合同模板对照审核生成风险提示信息后,引入采集企业用户评价信息这一项操作,如果评价信息为不满意,则表示由智能系统审核的合同与用户的预期不同,暂时得不到用户的认可,此时将该合同反馈到律师处,并由律师亲自处理;进而提升企业员工的用户体验。进一步,步骤S23之后还包括S24、将风险提示信息和律师的审核结果存储到第一数据库中形成自学习成果;处理模块还用于在接受到风险提示信息后在自学习成果中进行匹配,若匹配成功,则输出对应的审核结果。有益效果:当智能系统再次审核到风险提示信息相同的合同时,可以直接从第一数据库中匹配出律师的审核结果信息,从而通过拓展数据库达到强化智能系统审核能力的作用。进一步:步骤S22中还包括子步骤S221、通过语义识别方式将待审核合同与标准合同模板进行对比。有益效果:在实际情况中,由于合同中的含义相同的词语可能存在不同的表达方式,采用语义识别方式能够使待审核合同文档与标准合同模板的对照审核操作更加灵活。进一步:步骤S2中还包括子步骤S20、通过预设分隔符号将待审核合同文档分隔成独立的句子序列,并根据中文分词算法将句子序列切分为单独的词。有益效果:由于本方案中待审核合同文档需要与敏感词汇进行比较,相较于直接把敏感词汇放入文档中匹配,采用这种方式能够排除部分干扰项的影响。进一步:所述中文分词算法采用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的分词算法。有益效果:该算法是目前应用较广泛的中文分词算法,它能够通过海量的数据学习,能够将人名、地名甚至是网络上的新词等识别出来。进一步:还包括步骤S10、采集第一待审核合同文档的合同类型信息;S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于法律顾问服务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S1、导入第一企业上传的第一待审核合同文档和第二企业上传的第二待审核合同文档;并采集第一企业的通讯信息和第二企业的通讯信息存入等待序列;/nS2、判断预存的敏感词汇是否出现在第一待审核合同文档和第二待审核合同文档中,若第一待审核合同文档和第二待审核合同文档中未出现同样的敏感词汇,则删除等待序列;反之,则释放等待序列中的第一联系方式信息和第二联系方式信息,并发送到律师终端;/nS3、律师处理第一待审核合同文档,生成审核结果;并通过第一企业的通讯信息和第二企业的通讯信息将审核结果分别转发至第一企业和第二企业。/n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法律顾问服务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导入第一企业上传的第一待审核合同文档和第二企业上传的第二待审核合同文档;并采集第一企业的通讯信息和第二企业的通讯信息存入等待序列;
S2、判断预存的敏感词汇是否出现在第一待审核合同文档和第二待审核合同文档中,若第一待审核合同文档和第二待审核合同文档中未出现同样的敏感词汇,则删除等待序列;反之,则释放等待序列中的第一联系方式信息和第二联系方式信息,并发送到律师终端;
S3、律师处理第一待审核合同文档,生成审核结果;并通过第一企业的通讯信息和第二企业的通讯信息将审核结果分别转发至第一企业和第二企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法律顾问服务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S21、若第一待审核合同中不包含敏感词汇,则将待审核合同文档发送至处理模块;S22、在处理模块接收到第一待审核合同文档后,将待审核合同文档与数据库中预存的标准合同模板对照审核,生成并输出风险提示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法律顾问服务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之前还包括步骤S0、获取并检测第一待审核合同文档和第二待审核合同文档的格式信息;若格式信息为图片格式,则将图片格式转换为文本格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法律顾问服务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S41、采集用户的法律咨询信息;S42、通过提取法律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怡,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百事得大牛机器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