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冷床裙板摩擦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55753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09: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冷床裙板摩擦板,包括裙板本体,所述裙板本体上设有倾斜的工作面,裙板本体内部滑动伸缩连接有摩擦板体,且摩擦板体通过驱动气缸滑动连接在裙板本体外侧壁,摩擦板体包括滑动贴合在裙板本体侧壁的侧板、与工作面平行设置的倾斜顶板、固设在倾斜顶板底部的前侧板、以及沿倾斜顶板向外延伸的外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裙板本体侧壁设有上下伸缩运动的摩擦板体,摩擦板体的存在能够实现对板材进入到工作面的速度进行控制。从而克服了红钢会瞬间涌入到工作面上,难以控制红钢进入到工作面时的初速度,易对红钢、以及矫直板造成撞击,不仅难以实现对红钢的顺畅输送,同时会对设备带来不利影响的技术问题,实用性强。

A new friction plate for skirt plate of cooling b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冷床裙板摩擦板
本技术涉及工业生产设备与设施
,具体的说是一种新型冷床裙板摩擦板。
技术介绍
在钢生产线中,从成品轧机轧出的钢要通过飞剪剪断成所需长度,按预先设定的速度参数由输入辊道输送至裙板,裙板再将分段飞剪切成的倍尺棒材制动卸入冷床矫直板,为棒材上冷床矫直、冷却做好准备。冷床裙板主要功能为卸钢,工作面为平面设计,裙板工作时常做周期性上下运动卸钢,卸钢面为25°左右角度,送钢过程中圆钢与冷床裙板立面刮擦数秒而产生深浅不一的划痕。经检索,申请号为201420846567.6,授权公告号为CN204381081U,名称为带辊轮装置的冷床裙板,该技术通过在在冷床处安装一种带辊轮装置的裙板,最终目的是使红钢在运输过程中与底部驱动轮与立面的辊轮接触实现滚动,从而隔离红钢与立面的滑动摩擦,达到钢材无划痕。然而该技术存在以下缺陷:红钢在运输的过程中,冷床裙板做上下卸钢运动,因而在将钢材输送至工作面上时,由于工作面多为倾斜设置,因而红钢会瞬间涌入到工作面上,固难以控制红钢进入到工作面时的初速度,易对红钢、以及矫直板造成撞击,不仅难以实现对红钢的顺畅输送,同时会对设备带来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了一种新型冷床裙板摩擦板,以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冷床裙板摩擦板,包括裙板本体,所述裙板本体上设有倾斜的工作面,所述裙板本体内部滑动伸缩连接有摩擦板体,且所述摩擦板体通过驱动气缸滑动连接在裙板本体外侧壁,所述摩擦板体包括滑动贴合在裙板本体侧壁的侧板、与工作面平行设置的倾斜顶板、固设在倾斜顶板底部的前侧板、以及沿倾斜顶板向外延伸的外缘;所述倾斜顶板的上表面设有间隔分布的分隔块。进一步的:所述侧板靠近裙板本体的一侧固设有滑动块,所述裙板本体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固设有滑杆,且所述滑动块滑动连接在滑杆上。进一步的,所述滑动块的上固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远离滑动块的一端与安装槽内壁固定相连,且所述复位弹簧套设在滑杆外壁。进一步的,所述裙板本体的侧壁转动连接有辊轮装置。进一步的,所述裙板本体的工作面靠近摩擦板体的一侧由圆角过渡。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一种新型冷床裙板摩擦板,安装在棒材轧钢冷床输入辊道与冷床带齿矫直板中间的位置,由液压缸或电机驱动连杆曲柄机构使该裙板摩擦板做上下运动卸钢,由于在裙板本体的内部滑动伸缩连接有摩擦板体,因而要经过工作面进行运输的棒材首先进入到摩擦板体上,当需要对进入到工作面上的板材速度进行控制时,通过驱动气缸带动摩擦板体沿着裙板本体向下移动,以使得板材位于摩擦板体和裙板本体之间,进而驱动气缸带动摩擦板体向上移动,并使得板材输送至工作面上,并最终卸入到冷床矫直板上,从而到对板材的卸入速度进行控制的目的。与相关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裙板本体侧壁设有上下伸缩运动的摩擦板体,摩擦板体的存在能够实现对板材进入到工作面的速度进行控制。从而克服了红钢会瞬间涌入到工作面上,难以控制红钢进入到工作面时的初速度,易对红钢、以及矫直板造成撞击,不仅难以实现对红钢的顺畅输送,同时会对设备带来不利影响的技术问题,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摩擦板体与裙板本体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摩擦板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裙板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裙板本体;101、工作面;2、摩擦板体;201、侧板;202、倾斜顶板;203、前测板;204、外缘;205、分隔块;3、驱动气缸;4、滑动块;5、安装槽;6、滑杆;7、复位弹簧;8、辊轮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技术一种新型冷床裙板摩擦板,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红钢会瞬间涌入到工作面上,固难以控制红钢进入到工作面时的初速度,易对红钢、以及矫直板造成撞击,不仅难以实现对红钢的顺畅输送,同时会对设备带来不利影响的技术问题;能够被制造和使用,并且达到了通过裙板本体侧壁设有上下伸缩运动的摩擦板体,摩擦板体的存在能够实现对板材进入到工作面的速度进行控制的积极效果;总体思路如下:实施例一:见图1、图2、图3,一种新型冷床裙板摩擦板,包括裙板本体1,裙板本体1上设有倾斜的工作面101,裙板本体1内部滑动伸缩连接有摩擦板体2,且摩擦板体2通过驱动气缸3滑动连接在裙板本体1外侧壁,摩擦板体2包括滑动贴合在裙板本体1侧壁的侧板201、与工作面101平行设置的倾斜顶板202、固设在倾斜顶板202底部的前侧板203、以及沿倾斜顶板202向外延伸的外缘204,外缘204的存在便于板材进入到倾斜顶板202上;倾斜顶板202的上表面设有间隔分布的分隔块205,分隔块205的存在便于降低板材沿倾斜顶板202卸下的速度。侧板201靠近裙板本体1的一侧固设有滑动块4,裙板本体1上开设有安装槽5,安装槽5内固设有滑杆6,且滑动块4滑动连接在滑杆6上。滑动块4的上固设有复位弹簧7,复位弹簧7远离滑动块4的一端与安装槽5内壁固定相连,且复位弹簧7套设在滑杆6外壁。裙板本体1的侧壁转动连接有辊轮装置8,具体来说,辊轮装置8包括转动辊轮,且转动辊轮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裙板本体1侧壁,相应的,裙板本体1侧壁开设有供转动辊轮安装的槽。裙板本体1的工作面101靠近摩擦板体2的一侧圆角过渡设计,从而便于位于摩擦板体2和裙板本体1之间的板材顺畅的进入到工作面101上。本技术的工作原理:该新型冷床裙板摩擦板安装在棒材轧钢冷床输入辊道与冷床带齿矫直板中间的位置,由液压缸或电机驱动连杆曲柄机构使该裙板摩擦板做上下运动卸钢,由于在裙板本体1的内部滑动伸缩连接有摩擦板体2,因而要经过工作面101进行运输的棒材首先进入到摩擦板体2上,当需要对进入到工作面101上的板材速度进行控制时,通过驱动气缸3带动摩擦板体2沿着裙板本体1向下移动,以使得板材位于摩擦板体2和裙板本体1之间,具体的板材位于倾斜顶板202上,进而驱动气缸3带动摩擦板体2向上移动,并使得板材输送至工作面101上,并最终卸入到冷床矫直板上,从而到对板材的卸入速度进行控制的目的。与相关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裙板本体1侧壁设有上下伸缩运动的摩擦板体2,摩擦板体2的存在能够实现对板材进入到工作面101的速度进行控制。从而克服了红钢会瞬间涌入到工作面101上,固难以控制红钢进入到工作面101时的初速度,易对红钢、以及矫直板造成撞击,不仅难以实现对红钢的顺畅输送,同时会对设备带来不利影响的技术问题,实用性强。在本技术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述的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或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必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冷床裙板摩擦板,包括裙板本体(1),所述裙板本体(1)上设有倾斜的工作面(101),其特征在于:所述裙板本体(1)内部滑动伸缩连接有摩擦板体(2),且所述摩擦板体(2)通过驱动气缸(3)滑动连接在裙板本体(1)外侧壁,所述摩擦板体(2)包括滑动贴合在裙板本体(1)侧壁的侧板(201)、与工作面(101)平行设置的倾斜顶板(202)、固设在倾斜顶板(202)底部的前侧板(203)、以及沿倾斜顶板(202)向外延伸的外缘(204);/n所述倾斜顶板(202)的上表面设有间隔分布的分隔块(20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冷床裙板摩擦板,包括裙板本体(1),所述裙板本体(1)上设有倾斜的工作面(101),其特征在于:所述裙板本体(1)内部滑动伸缩连接有摩擦板体(2),且所述摩擦板体(2)通过驱动气缸(3)滑动连接在裙板本体(1)外侧壁,所述摩擦板体(2)包括滑动贴合在裙板本体(1)侧壁的侧板(201)、与工作面(101)平行设置的倾斜顶板(202)、固设在倾斜顶板(202)底部的前侧板(203)、以及沿倾斜顶板(202)向外延伸的外缘(204);
所述倾斜顶板(202)的上表面设有间隔分布的分隔块(20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冷床裙板摩擦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201)靠近裙板本体(1)的一侧固设有滑动块(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其茂林木勇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三宝钢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