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荷电器及含尘气体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53994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08: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除尘和废气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预荷电器及含尘气体净化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高压电源采用基线电压为零的直流脉冲高压电源,预荷电器内不存在持久的电场力,降低了荷载电荷的粉尘颗粒在电场中的定向移动,避免了预电荷器中存在长久的单向电场,从而减小在长久单向电场的作用下金属壳体内壁对荷载电荷的粉尘颗粒的捕捉作用,使预荷电器能够长久高效的运行;同时能够解决放电金属片的放电尖端被荷载反相电荷的粉尘颗粒包裹而造成荷电效果下降的问题。

A kind of preloading apparatus and dust containing gas purifica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荷电器及含尘气体净化装置
本技术涉及除尘和废气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预荷电器及含尘气体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将气体中的粉尘颗粒物去除是工业中一种常见的操作,现有技术中的一种除尘方式是采用预荷电器的电晕极通过直流高压电源引入高压电流,在电晕极与接地电极之间形成电场,以对气流中的粉尘颗粒进行荷电,然后将带有荷电的粉尘颗粒气流通入除尘箱体中,除尘箱体中安装导电多孔陶瓷过滤管,利用高压电源对导电多孔陶瓷过滤管的表面荷载高压负电,当被预荷电器荷电的粉尘颗粒随气流到达导电多孔陶瓷过滤管表面时,因为粉尘颗粒荷载有与导电多孔陶瓷过滤管表面相同的电荷,所以粉尘颗粒不能进入导电多孔陶瓷过滤管的微细过滤孔道,只能在导电多孔陶瓷过滤管表面形成疏松的粉饼层,同时,由于粉尘颗粒之间电荷相同,所以粉尘颗粒间有显著的静电相斥作用,使导电多孔陶瓷过滤管表面形成的粉饼层更加疏松,因此粉饼层气体阻力很小,也很容易通过压缩气体反吹再生,同时,经再生后的导电多孔陶瓷过滤管表面清洁,再生充分,不易有粉尘残留。在采用预荷电器对气流中的粉尘颗粒荷电时,由于采用直流高压电源,预电荷器中存在长久的单向电场,造成接地电极上捕捉有大量的粉尘颗粒,影响预荷电器的稳定运行。同时会有少量荷载反相电荷的粉尘颗粒包裹在电晕极的放电尖端,导致荷电效果下降。采用振打机构虽然可以清除大部分附着在接地电极表面的粉尘颗粒,但电晕极位于接地电极内部,振打的方式并不能清除电晕极表面附着的粉尘颗粒;再者,预荷电器的体积较小,并未配备专门的振打机构,而除尘装置配备的振打机构虽然可以使用,但是除尘装置配备的振打机构粗大笨重,而且振打机构的工作能力得不到充分应用,存在严重的资源浪费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荷电器及含尘气体净化装置,能够同时对预荷电器的电晕极和接地电极上附着的粉尘颗粒进行有效清除,保证预荷电器的荷电效果。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预荷电器,包括设有气体进口和气体出口的金属壳体,一端置于所述金属壳体内的电晕极,及高压电源,所述电晕极包括与所述高压电源电连接的导电中心管,及多个沿所述导电中心管的延伸方向分布且套设于所述导电中心管外的放电金属片,每个所述放电金属片上均设有沿其周向分布的多个放电尖端;所述高压电源为基线电压为零的直流脉冲高压电源。作为上述的预荷电器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导电中心管上沿其延伸方向设有多个吹扫孔;所述预荷电器还包括吹扫组件,用于为所述导电中心管提供压缩气体,使压缩气体从所述吹扫孔喷射入所述金属壳体内以吹扫附着在所述放电金属片表面的荷电粉尘颗粒。作为上述的预荷电器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多个所述吹扫孔被分为沿所述导电中心管轴向分布的多个吹扫孔组,每个所述吹扫孔组包括多个所述吹扫孔,同一所述吹扫孔组的多个所述吹扫孔沿所述导电中心管的周向分布。作为上述的预荷电器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每个所述放电金属片至少与一个所述吹扫孔组对应设置。作为上述的预荷电器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导电中心管上套设所述放电金属片的位置上游设有与该放电金属片对应的所述吹扫孔组。作为上述的预荷电器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金属壳体外壁设有振打机构。作为上述的预荷电器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绝缘瓷套,所述金属壳体的轴向一端设有绝缘瓷套;穿墙套管,其一端穿过所述绝缘瓷套伸入所述金属壳体内并由所述绝缘瓷套支撑所述穿墙套管;所述导电中心管贯穿所述穿墙套管并由所述穿墙套管支撑所述导电中心管。作为上述的预荷电器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位于最下方的所述放电金属片连接于所述导电中心管,相邻两个所述放电金属片之间夹设有支撑套管。作为上述的预荷电器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金属壳体的下方设有灰尘堆积室,所述灰尘堆积室的底部设有除尘口,所述除尘口设有锁气器。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含尘气体净化装置,包括上述的预荷电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中的高压电源采用基线电压为零的直流脉冲高压电源,能够有效避免采用直流高压电源时在气流波动情况下发生的拉弧和击穿问题,维持稳定高效的粉尘荷电效果;而且预荷电器内不存在持久的电场力,大大地降低了荷载电荷的粉尘颗粒在电场中的定向移动,在直流脉冲高压电源不提供脉冲电压时,由于直流脉冲高压电源的基线电压为零,此时放电金属片的放电尖端并不进行放电,金属壳体内壁将会失去对荷载电荷的粉尘颗粒的捕捉作用,荷载电荷的粉尘颗粒将会随着气流从气体出口流出,避免了预电荷器中存在长久的单向电场,从而减小在长久单向电场的作用下金属壳体内壁对荷载电荷的粉尘颗粒的捕捉作用,使预荷电器能够长久高效的运行;同时能够解决放电金属片的放电尖端被荷载反相电荷的粉尘颗粒包裹而造成荷电效果下降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内容和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预荷电器的结构简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晕极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多种放电金属片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金属壳体;11、气体进口;12、气体出口;2、电晕极;21、导电中心管;211、吹扫孔;22、放电金属片;221、放电尖端;3、高压电源;4、绝缘瓷套;5、穿墙套管。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非对本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预荷电器,包括金属壳体1、电晕极2和高压电源3,其中,金属壳体1上设有气体进口11和气体出口12,含尘气体从气体进口11进入金属壳体1内,并从气体出口12中排出。本实施例中,金属壳体1的形状为筒状,当然并不仅限于采用筒状结构的金属壳体1,还可以采用其他形状的金属壳体1,在此不再一一举例限定。电晕极2包括导电中心管21,及多个沿导电中心管21的延伸方向分布且套设于导电中心管21外的放电金属片22,每个放电金属片22上均设有沿其周向分布的多个放电尖端221。高压电源3的正极接地,高压电源3的负极与导电中心管21电连接,导电中心管21的一端置于金属壳体1内,导电中心管21通过高压电源3引入高压电流,并通过放电金属片22上的多个放电尖端221进行放电,使金属壳体1和放电尖端221之间形成高压电场,以对含尘气体中的粉尘颗粒进行荷电。本实施例中,上述高压电源3采用基线电压为零的直流脉冲高压电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荷电器,包括设有气体进口(11)和气体出口(12)的金属壳体(1),一端置于金属壳体(1)内的电晕极(2),及高压电源(3),所述电晕极(2)包括与所述高压电源(3)电连接的导电中心管(21),及多个沿所述导电中心管(21)的延伸方向分布且套设于所述导电中心管(21)外的放电金属片(22),每个所述放电金属片(22)上均设有沿其周向分布的多个放电尖端(221);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电源(3)为基线电压为零的直流脉冲高压电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荷电器,包括设有气体进口(11)和气体出口(12)的金属壳体(1),一端置于金属壳体(1)内的电晕极(2),及高压电源(3),所述电晕极(2)包括与所述高压电源(3)电连接的导电中心管(21),及多个沿所述导电中心管(21)的延伸方向分布且套设于所述导电中心管(21)外的放电金属片(22),每个所述放电金属片(22)上均设有沿其周向分布的多个放电尖端(221);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电源(3)为基线电压为零的直流脉冲高压电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荷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中心管(21)上沿其延伸方向设有多个吹扫孔(211);
所述预荷电器还包括吹扫组件,用于为所述导电中心管(21)提供压缩气体,使压缩气体从所述吹扫孔(211)喷射入所述金属壳体(1)内以吹扫附着在所述放电金属片(22)表面的荷电粉尘颗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荷电器,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吹扫孔(211)被分为沿所述导电中心管(21)轴向分布的多个吹扫孔组,每个所述吹扫孔组包括多个所述吹扫孔(211),同一所述吹扫孔组的多个所述吹扫孔(211)沿所述导电中心管(21)的周向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荷电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放电金属片(22)至少与一个所述吹扫孔组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运法刘海弟李伟曼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