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间冷塔冷端降温回收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5242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08: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间冷塔冷端降温回收装置及方法,除盐水补水箱的出口经间冷塔补水泵与间冷塔的入口相连通,间冷塔的出口经间冷塔循环泵组后分为两路,其中一路经管线回路与多级换热器的放热侧入口相连通,另一路与旁路调节阀的一端相连接,旁路调节阀的另一端、多级换热器的放热侧出口及热补偿调节阀的一端通过管道并管后经间冷塔回流调节阀与凝汽器的入口相连通,凝汽器的出口与间冷塔的入口相连通;原水池的出口经生水提升泵与多级换热器的吸热侧入口相连通,多级换热器的吸热侧出口及热补偿调节阀的另一端与生水箱的入口相连通,该装置及方法能够有效的提高蒸汽的经济性,且能够对间冷塔内部循环水进行有效换热。

A cooling recovery device and method for the cold end of an intercooling tow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间冷塔冷端降温回收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火电/核电间冷塔
,涉及一种间冷塔冷端降温回收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间冷塔循环水与汽轮机组的低压缸排汽在凝汽器内完成换热,换热升温后的循环水回到间冷塔内与冷却空气进行热交换,换热冷却后的循环水再次回至凝汽器内冷却低压缸排汽,受到冷却的乏汽在凝汽器内部凝结成凝结水,通过凝结水泵输送至锅炉。由于间冷塔属于非接触式散热,间冷塔所在周围气候环境对间冷塔的换热效果有很大的影响,冬季散热效果好,夏季散热效果差,以至于对机组凝结水的换热效果产生很大影响,并且影响机组的真空度和循环效率。同时,随着膜处理技术的大量推广应用,锅炉补给水系统为了满足膜处理严苛的工艺需要,通常在系统入口设置生水加热器,生水加热器工作时通过引入从机组辅汽联箱来蒸汽,加热进入锅炉补给水系统的生水,使生水温度维持在膜处理所需的25±2℃范围内。在正常使用过程中,尤其是冬季,锅炉补给水系统对蒸汽的使用量非常巨大。这就造成了两个方面的矛盾,一方面生水加热系统需要吸收一部分热量,通常采用辅助蒸汽来加热,造成高品质蒸汽低用,使得蒸汽的经济性大大降低,同时增加了系统的复杂度;另一方面间冷塔内部较高温度的循环水温度得不到有效的换热,影响汽轮机组冷端的温降,影响机组的整体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间冷塔冷端降温回收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及方法能够有效的提高蒸汽的经济性,且能够对间冷塔内部循环水进行有效换热。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间冷塔冷端降温回收装置包括除盐水补水箱、间冷塔补水泵、间冷塔、间冷塔循环泵组、多级换热器、旁路调节阀、热补偿调节阀、间冷塔回流调节阀、凝汽器、原水池、生水提升泵、热补偿调节阀及生水箱;除盐水补水箱的出口经间冷塔补水泵与间冷塔的入口相连通,间冷塔的出口经间冷塔循环泵组后分为两路,其中一路经管线回路与多级换热器的放热侧入口相连通,另一路与旁路调节阀的一端相连接,旁路调节阀的另一端、多级换热器的放热侧出口及热补偿调节阀的一端通过管道并管后经间冷塔回流调节阀与凝汽器的入口相连通,凝汽器的出口与间冷塔的入口相连通;原水池的出口经生水提升泵与多级换热器的吸热侧入口相连通,多级换热器的吸热侧出口及热补偿调节阀的另一端与生水箱的入口相连通;间冷塔循环泵组的出口处设置有第一在线温控元件,生水箱的入口处设置有第二在线温控元件。还包括生水旁路阀,其中,生水旁路阀的一端与生水提升泵的出口相连通,生水旁路阀的另一端与生水箱的入口相连通。生水提升泵的出口经冷端入口阀与多级换热器的吸热侧入口相连通。多级换热器包括若干单级换热器,其中,各单级换热器的吸热侧串联连通,各单级换热器的放热侧并联连通。各单级换热器放热侧入口处均设置有热端进口阀,各单级换热器的放热侧出口处均设置有热端出口阀,最后一级单级换热器的吸热侧出口处设置有冷端出口阀。多级换热器的吸热侧出口、热补偿调节阀及生水旁路阀通过生水换热及热补偿供水管路与生水箱的入口相连通。凝汽器的出口经间冷塔循环回路与间冷塔的入口相连通。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间冷塔冷端降温回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第一在线温控元件检测间冷塔循环泵组出口处的水温,通过第二在线温控元件检测生水箱入口处的水温,当间冷塔循环泵组出口处的水温高于预设最高温度或者当生水箱入口处的水温低于预设最低温度时,则关闭旁路调节阀,投入多级换热器及管线回路,启动生水提升泵,打开冷端入口阀,关闭生水旁路阀,将间冷塔循环泵组输出的水经多级换热器放热侧降温后送入凝汽器中,然后进入到间冷塔中,同时通过多级换热器对生水提升泵输出的生水进行加热,然后送至生水箱中。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间冷塔冷端降温回收装置在具体操作时,当间冷塔循环泵组出口处的水温高于预设最高温度或者当生水箱入口处的水温低于预设最低温度时,则投入多级换热器及管线回路,启动生水提升泵,将间冷塔循环泵组输出的水经多级换热器放热侧降温后送入凝汽器中,然后进入到间冷塔中,同时通过多级换热器对生水提升泵输出的生水进行加热,然后送至生中,实现间冷水与生水之间温度交换,能够为间冷塔循环冷却水提供更好的冷却用户,同时也为锅炉补给水系统提供稳定的热源,减少对辅助蒸汽的使用,提高汽轮机的真空度及内效率和蒸汽的经济性,实现间冷塔内部循环水进行有效换热。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间冷塔循环回路、2为管线回路、3为生水换热及热补偿供水管路、4为间冷塔循环泵组、5为旁路调节阀、61为第一在线温控元件、62为第二在线温控元件、7为间冷塔回流调节阀、8为单级换热器、9为热补偿调节阀、10为生水提升泵、11为冷端入口阀、12为原水池、13为生水旁路阀、14为间冷塔补水泵、15为除盐水补水箱、16为生水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考图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间冷塔冷端降温回收装置包括除盐水补水箱15、间冷塔补水泵14、间冷塔、间冷塔循环泵组4、多级换热器、旁路调节阀5、热补偿调节阀9、间冷塔回流调节阀7、凝汽器、原水池12、生水提升泵10、热补偿调节阀9及生水箱16;除盐水补水箱15的出口经间冷塔补水泵14与间冷塔的入口相连通,间冷塔的出口经间冷塔循环泵组4后分为两路,其中一路经管线回路2与多级换热器的放热侧入口相连通,另一路与旁路调节阀5的一端相连接,旁路调节阀5的另一端、多级换热器的放热侧出口及热补偿调节阀9的一端通过管道并管后经间冷塔回流调节阀7与凝汽器的入口相连通,凝汽器的出口与间冷塔的入口相连通;原水池12的出口经生水提升泵10与多级换热器的吸热侧入口相连通,多级换热器的吸热侧出口及热补偿调节阀9的另一端与生水箱16的入口相连通;间冷塔循环泵组4的出口处设置有第一在线温控元件61,生水箱16的入口处设置有第二在线温控元件62。本专利技术还包括生水旁路阀13,其中,生水旁路阀13的一端与生水提升泵10的出口相连通,生水旁路阀13的另一端与生水箱16的入口相连通;生水提升泵10的出口经冷端入口阀11与多级换热器的吸热侧入口相连通。多级换热器包括若干单级换热器8,其中,各单级换热器8的吸热侧串联连通,各单级换热器8的放热侧并联连通;各单级换热器8放热侧入口处均设置有热端进口阀,各单级换热器8的放热侧出口处均设置有热端出口阀,最后一级单级换热器8的吸热侧出口处设置有冷端出口阀;多级换热器的吸热侧出口、热补偿调节阀9及生水旁路阀13通过生水换热及热补偿供水管路3与生水箱16的入口相连通;凝汽器的出口经间冷塔循环回路1与间冷塔的入口相连通。参考图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间冷塔冷端降温回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当不需要投入间冷塔冷端热量回收装置时,间冷塔输出的水经间冷塔循环泵组4加压后再经旁路调节阀5及间冷塔回流调节阀7送至凝汽器中与机组乏汽进行换热,然后送至间冷塔中,原水池12输出的水经生水提升泵10及生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间冷塔冷端降温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除盐水补水箱(15)、间冷塔补水泵(14)、间冷塔、间冷塔循环泵组(4)、多级换热器、旁路调节阀(5)、热补偿调节阀(9)、间冷塔回流调节阀(7)、凝汽器、原水池(12)、生水提升泵(10)、热补偿调节阀(9)及生水箱(16);/n除盐水补水箱(15的出口经间冷塔补水泵(14)与间冷塔的入口相连通,间冷塔的出口经间冷塔循环泵组(4)后分为两路,其中一路经管线回路(2)与多级换热器的放热侧入口相连通,另一路与旁路调节阀(5)的一端相连接,旁路调节阀(5)的另一端、多级换热器的放热侧出口及热补偿调节阀(9)的一端通过管道并管后经间冷塔回流调节阀(7)与凝汽器的入口相连通,凝汽器的出口与间冷塔的入口相连通;/n原水池(12)的出口经生水提升泵(10)与多级换热器的吸热侧入口相连通,多级换热器的吸热侧出口及热补偿调节阀(9)的另一端与生水箱(16)的入口相连通;/n间冷塔循环泵组(4)的出口处设置有第一在线温控元件(61),生水箱(16)的入口处设置有第二在线温控元件(6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间冷塔冷端降温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除盐水补水箱(15)、间冷塔补水泵(14)、间冷塔、间冷塔循环泵组(4)、多级换热器、旁路调节阀(5)、热补偿调节阀(9)、间冷塔回流调节阀(7)、凝汽器、原水池(12)、生水提升泵(10)、热补偿调节阀(9)及生水箱(16);
除盐水补水箱(15的出口经间冷塔补水泵(14)与间冷塔的入口相连通,间冷塔的出口经间冷塔循环泵组(4)后分为两路,其中一路经管线回路(2)与多级换热器的放热侧入口相连通,另一路与旁路调节阀(5)的一端相连接,旁路调节阀(5)的另一端、多级换热器的放热侧出口及热补偿调节阀(9)的一端通过管道并管后经间冷塔回流调节阀(7)与凝汽器的入口相连通,凝汽器的出口与间冷塔的入口相连通;
原水池(12)的出口经生水提升泵(10)与多级换热器的吸热侧入口相连通,多级换热器的吸热侧出口及热补偿调节阀(9)的另一端与生水箱(16)的入口相连通;
间冷塔循环泵组(4)的出口处设置有第一在线温控元件(61),生水箱(16)的入口处设置有第二在线温控元件(6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冷塔冷端降温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生水旁路阀(13),其中,生水旁路阀(13)的一端与生水提升泵(10)的出口相连通,生水旁路阀(13)的另一端与生水箱(16)的入口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冷塔冷端降温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生水提升泵(10)的出口经冷端入口阀(11)与多级换热器的吸热侧入口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冷塔冷端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长海李昭张雅潇赵晖张瑞祥牛利涛宋晓辉郭云飞谭祥帅牛佩陈文清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