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内嵌在金属管道三通交汇处的陶瓷三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51531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08: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适用于内嵌在金属管道三通交汇处的陶瓷三通,涉及阀门的技术领域。它是由安装在金属管道三通交汇处且内嵌于金属主管中的陶瓷主管、内嵌于金属异形管中的陶瓷异形管、内嵌于金属支管中的陶瓷支管交汇连通后构成的整体陶瓷三通;陶瓷主管与陶瓷异形管相连接、内腔相同且共轴线布置,陶瓷支管与陶瓷异形管相连接、两者的内腔轴线以相交方式布置;在陶瓷异形管的外表面中加工出一个用于连接陶瓷支管的平面,平面的宽度不小于陶瓷支管的外径。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接头处无缝隙、耐磨性强、使用寿命长、减少更换和维修的陶瓷三通,内嵌在工业金属管道三通交汇处后可以大大提高金属管道三通的耐磨性和使用寿命,满足多种恶劣工矿的使用要求。

The ceramic tee is suitable for embedded in the intersection of metal pipe te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内嵌在金属管道三通交汇处的陶瓷三通
本专利技术属于阀门的
,具体讲涉及一种适用于内嵌在金属管道三通交汇处的陶瓷三通。
技术介绍
在现代化的工业生产过程中,有大量物料在输送过程中需要借助管道网络,这种互通管道网络有许多的交汇连接点,来实现物料的分流或汇聚,三通就是其中的一种。一般工业用三通是用钢管焊接的,这是因为两条管道相交处的相贯线也常常是不规则的曲线,普通金属管可以通过割焊实现相贯线的无缝连接。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因为物料的流动方向在三通处发生了改变,所以三通处的严重磨损是管网系统普遍存在的技术问题,特别是物料流速快、介质硬度高的输送系统,三通磨损快、使用寿命短,更换维修麻烦一致是比较突出的技术难题。有人提出使用高硬度耐磨材料来制作工业三通,但是高硬度耐磨材料难于加工出不规则的管道相贯线,如果在工业三通衔接处有缝隙,则三通在接缝处很快会磨穿,根本起不到预期的延长三通使用寿命的设想。为此,需要设计出一种接头处无缝隙、耐磨性强、使用寿命长、减少更换和维修的工业三通。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正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的一种适用于内嵌在金属管道三通交汇处的陶瓷三通。本专利技术是一种接头处无缝隙、耐磨性强、使用寿命长、减少更换和维修的陶瓷三通,将本专利技术内嵌在工业金属管道三通交汇处后可以大大提高金属管道三通的耐磨性和使用寿命,满足多种恶劣工矿的使用要求。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适用于内嵌在金属管道三通交汇处的陶瓷三通是由安装在金属管道三通交汇处且内嵌于金属主管中的陶瓷主管、内嵌于金属异形管中的陶瓷异形管、内嵌于金属支管中的陶瓷支管交汇连通后构成的整体陶瓷三通(利用高硬度耐磨的陶瓷材料制成整体陶瓷三通,将陶瓷三通内嵌在工业金属管道三通交汇处后可以大大提高金属管道三通的使用寿命,满足多种恶劣工矿的使用要求);所述陶瓷主管与陶瓷异形管相连接、内腔相同且共轴线布置,陶瓷支管与陶瓷异形管相连接、两者的内腔轴线以相交方式布置(陶瓷主管、陶瓷支管均与陶瓷异形管连通,形成三通结构,进而实现物料的分流或汇聚);在所述陶瓷异形管的外表面中加工出一个用于连接陶瓷支管的平面,所述平面的宽度不小于陶瓷支管的外径(利用平面对接方式来连接陶瓷异形管与陶瓷支管,一方面可以避免出现相贯线,大大简化拼缝结构;另一方面,也满足高硬度的陶瓷材料适合磨削加工、尤其适合平面磨削加工的工艺特性,可以先借助金刚石砂轮进行磨削加工出平面,再经平面磨床加工成高精度的镜面,这样就可以保证接头对接后接头处无缝隙,增强耐磨性,提高使用寿命,满足各种恶劣的使用要求)。本专利技术中所述陶瓷支管与陶瓷异形管的相交方式为斜交。本专利技术中所述陶瓷支管与陶瓷异形管的相交方式为垂直相交。本专利技术中所述陶瓷主管的数量为两个,一个以共轴线方式连接在陶瓷异形管的进口端,另一个以共轴线方式连接在陶瓷异形管中与进口端共线相对的出口端;所述陶瓷支管的数量为一个,以相交方式连接陶瓷异形管的中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陶瓷主管的数量为一个,以共轴线方式连接在陶瓷异形管的一端(进口端或出口端);所述陶瓷支管的数量为两个,均以相交方式连接陶瓷异形管的中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陶瓷异形管的横截面外形与金属异形管的内腔相匹配;所述陶瓷支管的横截面外形与金属支管的内腔相匹配;所述陶瓷主管的横截面外形与金属主管的内腔相匹配(便于陶瓷三通内嵌在工业金属管道三通内进行结合配用,增强工业金属管道三通的耐磨性和使用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如下:本专利技术是对高硬度耐磨的陶瓷材料进行特殊结构处理,制成了一种接头处无缝隙、耐磨性强、使用寿命长、减少更换和维修的陶瓷三通;将本专利技术内嵌在工业金属管道三通交汇处后可以大大提高金属管道三通的耐磨性和使用寿命,满足多种恶劣工矿的使用要求。更具体讲,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是利用高硬度耐磨的陶瓷材料制成整体陶瓷三通,将陶瓷三通内嵌在工业金属管道三通交汇处,即陶瓷主管内嵌于金属主管中、陶瓷异形管内嵌于金属异形管中、陶瓷支管内嵌于金属支管中,由于陶瓷材料具有硬度高和耐磨的特性,所以通过内嵌陶瓷三通可以大大提高金属管道三通的耐磨性和使用寿命,满足多种恶劣工矿的使用要求。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在陶瓷异形管的外表面加工出一个用于对接陶瓷支管的平面,利用平面对接方式来连接陶瓷异形管与陶瓷支管,一方面可以避免出现相贯线,大大简化拼缝结构;另一方面,也满足高硬度的陶瓷材料适合磨削加工、尤其适合平面磨削加工的工艺特性,可以先借助金刚石砂轮进行磨削加工出平面,再经平面磨床加工成高精度的镜面,这样就可以保证接头对接后接头处无缝隙,增强耐磨性,提高使用寿命,满足各种恶劣的使用要求。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是一种接头处无缝隙、耐磨性强、使用寿命长、减少更换和维修的陶瓷三通,将本专利技术内嵌在工业金属管道三通交汇处后可以大大提高金属管道三通的耐磨性和使用寿命,满足多种恶劣工矿的使用要求。附图说明图1是传统代表结构一的外形示意图。图2是传统代表结构二的外形示意图。图3是传统代表结构三的外形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剖视图。图5是图4中的A—A剖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结构剖视图。图7是图6中的B—B剖视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的结构剖视图。图9是图8中的C—C剖视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在使用时的安装位置示意图。图11是是图10的左视图。图中零件序号说明:1、陶瓷异形管,1-1、平面,2、陶瓷支管,3、陶瓷主管,4、金属异形管,5、金属支管,6、金属主管。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以下将结合实施例以及附图做进一步的描述。实施例一如图4、图5所示,实施例一的一种适用于内嵌在金属管道三通交汇处的陶瓷三通是由安装在金属管道三通交汇处且内嵌于金属主管6中的陶瓷主管3、内嵌于金属异形管4中的陶瓷异形管1、内嵌于金属支管5中的陶瓷支管2交汇连通后构成的整体陶瓷三通(利用高硬度耐磨的陶瓷材料制成整体陶瓷三通,将陶瓷三通内嵌在工业金属管道三通交汇处后可以大大提高金属管道三通的使用寿命,满足多种恶劣工矿的使用要求);所述陶瓷主管3与陶瓷异形管1相连接、内腔相同且共轴线布置,陶瓷支管2与陶瓷异形管1相连接、两者的内腔轴线以相交方式布置(陶瓷主管3、陶瓷支管2均与陶瓷异形管1连通,形成三通结构,进而实现物料的分流或汇聚);在所述陶瓷异形管1的外表面中加工出一个用于连接陶瓷支管2的平面1-1,所述平面1-1的宽度不小于陶瓷支管2的外径(利用平面1-1对接方式来连接陶瓷异形管1与陶瓷支管2,一方面可以避免出现相贯线,大大简化拼缝结构;另一方面,也满足高硬度的陶瓷材料适合磨削加工、尤其适合平面磨削加工的工艺特性,可以先借助金刚石砂轮进行磨削加工出平面,再经平面磨床加工成高精度的镜面,这样就可以保证接头对接后接头处无缝隙,增强耐磨性,提高使用寿命,满足各种恶劣的使用要求)。实施例一中所述陶瓷支管2与陶瓷异形管1的相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内嵌在金属管道三通交汇处的陶瓷三通,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安装在金属管道三通交汇处且内嵌于金属主管(6)中的陶瓷主管(3)、内嵌于金属异形管(4)中的陶瓷异形管(1)、内嵌于金属支管(5)中的陶瓷支管(2)交汇连通后构成的整体陶瓷三通;所述陶瓷主管(3)与陶瓷异形管(1)相连接、内腔相同且共轴线布置,陶瓷支管(2)与陶瓷异形管(1)相连接、两者的内腔轴线以相交方式布置;在所述陶瓷异形管(1)的外表面中加工出一个用于连接陶瓷支管(2)的平面(1-1),所述平面(1-1)的宽度不小于陶瓷支管(2)的外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内嵌在金属管道三通交汇处的陶瓷三通,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安装在金属管道三通交汇处且内嵌于金属主管(6)中的陶瓷主管(3)、内嵌于金属异形管(4)中的陶瓷异形管(1)、内嵌于金属支管(5)中的陶瓷支管(2)交汇连通后构成的整体陶瓷三通;所述陶瓷主管(3)与陶瓷异形管(1)相连接、内腔相同且共轴线布置,陶瓷支管(2)与陶瓷异形管(1)相连接、两者的内腔轴线以相交方式布置;在所述陶瓷异形管(1)的外表面中加工出一个用于连接陶瓷支管(2)的平面(1-1),所述平面(1-1)的宽度不小于陶瓷支管(2)的外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内嵌在金属管道三通交汇处的陶瓷三通,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支管(2)与陶瓷异形管(1)的相交方式为斜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内嵌在金属管道三通交汇处的陶瓷三通,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支管(2)与陶瓷异形管(1)的相交方式为垂直相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俊峰邵毅马鸣骁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鼎盛新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