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双驱动无碳小车
本技术涉及无碳车
,具体为一种新型双驱动无碳小车。
技术介绍
无碳小车是以重力势能为唯一能量的、具有连续避障功能的三轮小车,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无碳,小车采用的摆杆机构由传统的刚性杆改为柔性绳索,小车控制转弯更省力,躲避障碍物的周期更容易实现与控制,同时降低了整车重量。现有的双驱动无碳小车可以实现前进、后退、左右等运动,但是在无碳小车行驶过程中,对地面平整度要求非常高,在路不平的情况下,很容易造成发生侧滑等现象,且无碳小车整体重量较小,遇到转弯或者碰撞时,震动力也容易导致小车出现侧滑,因而造成其使用范围受到一定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双驱动无碳小车,具备稳定性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双驱动无碳小车可以实现前进、后退、左右等运动,但是在无碳小车行驶过程中,对地面平整度要求非常高,在路不平的情况下,很容易造成发生侧滑等现象,且无碳小车整体重量较小,遇到转弯或者碰撞时,震动力也容易导致小车出现侧滑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双驱动无碳小车,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前侧设置有传动机构一(2)和传动机构二(3),所述传动机构二(3)位于传动机构一(2)的下方,所述底板(1)的前侧贯穿设置有转动轴(5),所述转动轴(5)的表面焊接接有固定板(4),所述固定板(4)和底板(1)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安装槽(6),所述安装槽(6)的总数量为四个,所述安装槽(6)内腔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螺纹柱(9),所述固定板(4)和转动轴(5)之间设置有减震机构(7),所述减震机构(7)的总数量为四个,所述减震机构(7)包括壳体(71),所述壳体(71)的内腔设置有弹簧(72),所述弹簧(72)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双驱动无碳小车,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前侧设置有传动机构一(2)和传动机构二(3),所述传动机构二(3)位于传动机构一(2)的下方,所述底板(1)的前侧贯穿设置有转动轴(5),所述转动轴(5)的表面焊接接有固定板(4),所述固定板(4)和底板(1)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安装槽(6),所述安装槽(6)的总数量为四个,所述安装槽(6)内腔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螺纹柱(9),所述固定板(4)和转动轴(5)之间设置有减震机构(7),所述减震机构(7)的总数量为四个,所述减震机构(7)包括壳体(71),所述壳体(71)的内腔设置有弹簧(72),所述弹簧(72)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活动板(73),两个活动板(73)相背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传动杆(74),所述传动杆(74)的一端贯穿至壳体(71)的外侧,所述传动杆(74)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管(7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双驱动无碳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一(2)包括固定连接与底板(1)前侧的两个阶梯轴(21),所述阶梯轴(2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动杆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琪,郭红利,陈健,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