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支座型爬模附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4988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07: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支座型爬模附着装置,当爬模需要进行附着处的结构梁过小时,不更改建筑结构,制造简单,安装、拆卸方便,可以重复使用,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支座型爬模附着装置,包括穿墙螺栓组件、直角支座、垫板、顶紧螺栓,穿墙螺栓组件将直角支座固定于结构梁侧壁上,所述的直角支座包括立板、横板、螺母、燕尾部;其中,立板与横板呈直角连接,螺母焊接于横板下部;所述的垫板位于直角支座的横板与结构梁底部之间;所述的顶紧螺栓旋入螺母;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不需在结构梁底部额外浇筑一块混凝土(墙垛),不更改建筑结构,制造简单,安装、拆卸方便,节省人力物力,不产生建筑垃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支座型爬模附着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机械中的爬模
,特别是一种支座型爬模附着装置。
技术介绍
在建筑爬模施工
,均会使用附着装置将架体连接套与建筑物的剪力墙或结构梁(洞口处)进行连接。大多数情况下根据施工综合考量,在机位布置方面某些结构梁(洞口处)无法躲避。但由于附着装置有一定的安装条件,以及架体连接套本身有一定的高度,因此某些情况下(例如当结构梁高度尺寸较小时),附着装置无法直接和结构梁进行连接,否则会出现附着装置及架体连接套低于结构梁底面,即下部“悬空”状态,无任何支撑,不能保证设备使用安全。针对这种情况,现有技术的做法是按照需要,在结构梁底部某处额外浇筑一块混凝土(墙垛),用于满足附着装置的安装,施工结束后再进行剔除。这种做法牢固可靠,可以使用标准的附着装置,但是施工前首先需要设计单位的同意,其次施工过程中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经济性较差,而且产生较多的建筑垃圾,对环境有较大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支座型爬模附着装置,当爬模需要进行附着处的结构梁过小时,出现附着装置及架体连接套低于结构梁底面的情况时,不更改建筑结构,制造简单,安装、拆卸方便,可以重复使用,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为达到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支座型爬模附着装置,包括穿墙螺栓组件、直角支座、垫板、顶紧螺栓,穿墙螺栓组件将直角支座固定于结构梁侧壁上,所述的直角支座包括立板、横板、螺母、燕尾部;其中,立板与横板呈直角连接,螺母焊接于横板下部;所述的垫板位于直角支座的横板与结构梁底部之间;所述的顶紧螺栓旋入螺母;所述的直角支座的立板上有至少2个横向的长圆孔;所述的顶紧螺栓、螺母均至少为2个。附着装置与结构梁之间的固定采用现有技术的固定方法,即采用穿墙螺栓组件将直角支座固定于结构梁上;而直角支座的横板位于结构梁的下方,在直角支座的横板与结构梁底部之间还设有垫板,被顶紧螺栓旋入螺母后,穿过横板相应位置的孔,顶紧在结构梁的底部;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避免当结构梁高度尺寸较小时,附着装置及架体连接套低于结构梁底面而产生的下部“悬空”状态,将受力通过横板、顶紧螺栓、垫板转移至结构梁底面,保证设备使用安全。采用垫板的目的是保护结构梁底部的混凝土表面。使用完毕后的拆卸与安装程序相反,首先松开顶紧螺栓将垫板拿出,然后将穿墙螺栓组件松开,从结构梁上拆除直角支座即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当出现附着装置及架体连接套低于结构梁底面的情况时,不需在结构梁底部额外浇筑一块混凝土(墙垛),不更改建筑结构,制造简单,安装、拆卸方便,节省人力物力,不产生建筑垃圾。附图说明图1是附着装置和结构梁进行连接的示意图(主视图);图2是图1沿A-A方向的剖视图;图3是图2沿B方向的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直角支座的主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直角支座的左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直角支座的仰视图;图7是应用现有技术的附着装置和结构梁进行连接的示意图;图8是图7沿C-C方向的剖视图;附图标记:1-结构梁、2-直角支座、3-穿墙螺栓组件、4-架体连接套、5-垫板、6-顶紧螺栓、7-立板、8-长圆孔、9-横板、10-燕尾部、11-螺母、12-现有技术的附着装置、13-墙垛。具体实施方式见图1-3,一种支座型爬模附着装置,包括穿墙螺栓组件3、直角支座2、垫板5、顶紧螺栓6,穿墙螺栓组件3将直角支座2固定于结构梁1侧壁上;见图4-6,所述的直角支座2包括立板7、横板9、螺母11、燕尾部10;其中,立板7与横板9呈直角连接,螺母11焊接于横板9下部;所述的垫板5位于直角支座2的横板9与结构梁1底部之间;所述的顶紧螺栓6旋入螺母11;所述的直角支座2的立板7上有至少2个横向的长圆孔8;所述的顶紧螺栓6、螺母11均至少为2个。穿墙螺栓组件3将直角支座2固定于结构梁1上;而直角支座2的横板9位于结构梁1的下方,在直角支座2的横板9与结构梁1底部之间还设有垫板5,被顶紧螺栓6旋入螺母11后,穿过横板9相应位置的孔,顶紧在结构梁1的底部;爬模安装后,其载荷通过架体连接套4传给直角支座2的燕尾部10;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避免当结构梁1高度尺寸较小时,附着装置及架体连接套4低于结构梁1底面而产生的下部“悬空”状态,将受力通过横板9、顶紧螺栓6、垫板5转移至结构梁1底面,保证设备使用安全。见图7-8,是应用现有技术的附着装置12和结构梁1进行连接的一个例子,必须在结构梁1的底部某处额外浇筑一块混凝土(即墙垛13),用于满足现有技术的附着装置12的安装,施工结束后再进行剔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支座型爬模附着装置,包括穿墙螺栓组件(3)、直角支座(2)、垫板(5)、顶紧螺栓(6),穿墙螺栓组件(3)将直角支座(2)固定于结构梁(1)侧壁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直角支座(2)包括立板(7)、横板(9)、螺母(11)、燕尾部(10);其中,立板(7)与横板(9)呈直角连接,螺母(11)焊接于横板(9)下部;所述的垫板(5)位于直角支座(2)的横板(9)与结构梁(1)底部之间;所述的顶紧螺栓(6)旋入螺母(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座型爬模附着装置,包括穿墙螺栓组件(3)、直角支座(2)、垫板(5)、顶紧螺栓(6),穿墙螺栓组件(3)将直角支座(2)固定于结构梁(1)侧壁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直角支座(2)包括立板(7)、横板(9)、螺母(11)、燕尾部(10);其中,立板(7)与横板(9)呈直角连接,螺母(11)焊接于横板(9)下部;所述的垫板(5)位于直角支座(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海波庞天舒焦惟李桐李海生蒋逸霄孟磊杨剑伯刘福生苏贝贾盼盼张惠茹李鑫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