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应力孔道及拉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76186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12
本申请公开一种预应力孔道及拉梁,预应力孔道包括:多个钢管和多个连接组件。各所述钢管沿直线依次排列,相邻两个钢管之间通过一所述连接组件连接,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卡箍和橡胶圈,所述橡胶圈套设于相邻的两个钢管上,且覆盖两个钢管之间的接缝,所述第一卡箍套设于相邻的两个钢管,且所述第一卡箍覆盖所述橡胶圈。本专利申请的预应力孔道,使用卡箍和橡胶圈连接相邻的两个钢管,因为橡胶圈的弹性保证钢管外壁与橡胶圈的内壁可严密贴合,保证连接后的平顺性和密封性。采用卡箍夹紧橡胶圈并将相邻两个钢管连接,保证连接的稳定,且连接操作简单省时,缩短了工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尤其涉及一种预应力孔道及拉梁


技术介绍

1、很多梁的长度较长,因此内部的孔道管为多段管道连接形成。现有框架梁的孔道采用波纹管51,连接方式如图1所示。波纹管接头52的内径跟孔道波纹管51的外径一致,所以波纹管接头52可以旋入两侧的孔道波纹管51一定长度,搭接长度300-400mm,连接比较牢靠,且连接之后的平顺性也能保证,不会妨碍后期的预应力穿束。两侧再用密封胶带53密封之后可保证不漏浆。

2、但是拉梁需要拉伸,内部的预应力孔道需采用钢管,若钢管孔道采用图1的连接方式,首先无法做到像波纹管51一样旋入孔道,其次钢管接头的内壁无法与孔道钢管的外壁严密贴合,如此使得连接之后的平顺性、密封性就无法保证。要想保证连接可靠性、平顺性和密封性,钢管接头两端需与孔道钢管焊接,焊接工序复杂、焊接时间长,会严重影响施工进度。

3、有鉴于此,特提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一种预应力孔道及拉梁。

2、本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3、本技术的第一目的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应力孔道,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孔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端部的外壁上开设有第一环形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应力孔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圈包括主环体和连接于主环体沿轴线方向两端的内折环,所述内折环延伸至所述主环体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应力孔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箍具有第二环形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预应力孔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环体的周侧端面为平滑的圆弧面。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预应力孔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箍包括两个第一弧形卡;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应力孔道,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孔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端部的外壁上开设有第一环形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应力孔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圈包括主环体和连接于主环体沿轴线方向两端的内折环,所述内折环延伸至所述主环体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应力孔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箍具有第二环形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预应力孔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环体的周侧端面为平滑的圆弧面。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博徐中文储雪峰李铭张开臣李颖杰梁云东原丽鹏原亚林任晓斌薛碧龙毛振龙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