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肾活检术后助力翻身手术床,包括床体、腹部充气垫、助力翻身装置和控制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助力翻身装置,通过在床边设置一侧板,侧板顶部设两个卷轮和拖拽带,同步拉拽呈俯卧体位患者的胳臂和大腿,来辅助患者翻身;卷轮可沿花键段前后移动,以选择最佳拉拽点;两根拖拽带同步拉拽,使患者身躯一侧整体翻转;侧板底边与床板底边通过设轴枢接,不占空间;设有左右二个腹部充气垫,肾穿时垫于患者腰部以保持平整,肾活检后,可用来调整患者左右侧身体的高低,配合拖拽带拉拽共同辅助患者翻身;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制作成本低,不仅能解脱护士双手,亦能减轻患者在翻身过程中的痛苦,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肾活检术后助力翻身手术床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具体说是一种肾活检术后助力翻身手术床。
技术介绍
肾活检也叫做肾穿刺。由于肾脏疾病的种类繁多,病因及发病机制复杂,许多肾脏疾病的临床表现与肾脏的组织学改变并不完全一致。为了明确疾病的病因病理,进一步确诊患者所患的具体病种,这时就需要做肾穿刺活检术。做肾活检术需要患者呈俯卧体位,在腹部垫一块枕头,保持腰部平整,以减少肾穿过程中可能的肾脏回缩。由于肾活检是一种创伤性检查,患者在术后会表现出疼痛、乏力,因此,在术后需要护士协助患者翻身至仰卧体位进行休息;同时,在翻身过程中还需要护士帮助患者压迫穿刺点。由于患者自身使不上力,协助翻身的护士一方面要帮患者压迫穿刺点,一方面还要用力搀扶患者,一人操作就显得极其艰难,这时往往需要多人来帮忙,众人使劲中用力不匀,过程中就会加剧患者的疼痛。因此,鉴于肾活检临床的需要,我们需要一种用于肾活检术后能协助患者翻身的手术床。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方便使用、可减轻患者疼痛的肾活检术后助力翻身手术床。所述的肾活检术后助力翻身手术床,包括床体、腹部充气垫、助力翻身装置和控制盒;所述床体包括从上向下依次设置的床板、支承桩和底座;所述床板长170~220cm、宽55~70cm,床板上设有床垫;床板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头板,头板上设有头垫;所述腹部充气垫前后长15~35cm、左右宽16~35cm;腹部充气垫设置有二,左右并排安置在床垫上,腹部充气垫用于肾活检时置于呈俯卧姿位患者的腹部下方;腹部充气垫配套设有充放气装置;所述助力翻身装置包括侧板、花键轴、第一卷轮、第二卷轮、拖拽带、直流电机、卷拉开关和直流电源;所述侧板与床板等长,高出床板30~50cm立置设在床板的左侧和/或右侧;侧板顶端沿纵向前后分别开有二个凹槽,在侧板顶部由前向后依次形成第一脊板、第一卷轮坞、第二脊板、第二卷轮坞和第三脊板,第一脊板长10~22cm,第一卷轮坞长24~36cm,第二脊板长13~25cm,第二卷轮坞长50~60cm;所述花键轴水平设置,由多段花键段和光轴段交错同轴连接或一体设置,沿纵向依次穿过第一脊板、第一卷轮坞、第二脊板、第二卷轮坞和第三脊板,所述花键轴嵌设在脊板内部轴段皆为光轴段,而裸于卷轮坞轴段皆为花键段;所述第一卷轮和第二卷轮长度均为10~20cm,卷轮内沿轴心线开设有两端贯通、与花键段配套的花键槽,卷轮套设在花键段上以保持跟花键轴同步旋转,卷轮可沿花键段作轴向移动,以便针对不同身高和体重患者调整拉拽部位;第一卷轮和第二卷轮分别套设在第一卷轮坞和第二卷轮坞的花键段上;所述拖拽带一端作为固定端固定在卷轮的轮面上,以便卷轮转动时可卷收在卷轮上;拖拽带的活动端固定连接或一体设置两条抓带,两条抓带的外端作为活动端分别设有彼此搭接的尼龙搭扣;拖拽带设置有二,分别设在第一卷轮和第二卷轮上,以分别用于拉拽呈俯卧姿位患者远离侧板一侧的胳臂和大腿;所述直流电机设置在第三脊板内,直流电机的输出轴与花键轴位于第三脊板内的光轴段同轴固定连接,以便于直流电机转动时带动花键轴旋转,继而带动第一卷轮和第二卷轮转动,同步卷收两条拖拽带;所述卷拉开关设置在控制盒上;卷拉开关串联直流电源后连接到直流电机供电端。优选地,所述充放气装置包括左双向气泵、右双向气泵、左充放气开关、右充放气开关和直流电源;所述左双向气泵和右双向气泵设置在支承桩内,左、右腹部充气垫通过管道分别与左双向气泵和右双向气泵的出气口密闭连通;所述左充放气开关和右充放气开关设置在控制盒上;双刀双掷的左充放气开关的一对第一侧接线端与左双向气泵的一对供电端连接,左充放气开关的一对第二侧接线端与第一侧接线端分别以导线交叉连接;双刀双掷的右充放气开关的一对第一侧接线端与右双向气泵的一对供电端连接,左充放气开关的一对第二侧接线端与第一侧接线端分别以导线交叉连接,左充放气开关和右充放气开关的各一对投掷端分别与直流电源的两输出端电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卷轮和第二卷轮的两端均设有挡边。优选地,所述侧板与床板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侧板的下侧边与床板底端面平齐,侧板内侧底边与床板外侧底边设轴枢接,以便于侧板绕轴向外侧翻转落下,悬吊在床侧下方。本技术提供的助力翻身装置,通过在床边设置一侧板,在侧板顶部设两个卷轮,通过设在卷轮上的拖拽带,同步拉拽呈俯卧体位患者的胳臂和大腿,施以机械拉力来辅助患者翻身,使用本品可将护士的双手解脱出来;两个卷轮可分别在各自所处的卷轮坞内沿花键段纵向前后移动,可针对不同身高和体重患者进行动态调整,以分别对向患者的胳臂和大腿来选择最佳拉拽点;两个卷轮设在同一花键轴上,同步转动从而使两根拖拽带同步拉拽,使患者身躯一侧整体翻转,避免过往多人协助翻身时用力不均而造成患者疼痛加剧的情形;在拖拽带的前端设置有两条抓带,利用彼此搭接的尼龙搭扣,可像人手一样抓牢胳臂或大腿;侧板底边与床板底边通过设轴枢接,在肾穿前侧板可悬吊在床侧下方,为施术者提供肾穿操作空间,而在肾穿后可以将其向上翻起,进行助力翻身操作;本品还设置有左右二个腹部充气垫,同时充气后可保持患者腰部平整,以减少肾穿过程中可能的肾脏回缩;在肾活检结束后,可通过电控分别控制左、右腹部充气垫充气或放气,来调整患者左、右侧身体的高低,以配合拖拽带拉拽,共同作用来辅助患者翻身;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制作成本低,不仅能解脱护士双手,亦能减轻患者在翻身过程中的痛苦,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第一卷轮、第二卷轮实施例,图3是本技术卷拉直流电机和卷拉开关的电路实施例,图4是本技术充放气装置电路实施例。图中:1—床体,2—腹部充气垫,3—床板,4—支承桩,5—底座,6—床垫,7—头板,8—头垫,9—光轴段,10—侧板,11—花键轴,12—第一卷轮,13—第二卷轮,14—拖拽带,15—直流电机,16—卷拉开关,17—第一脊板,18—第一卷轮坞,19—第二脊板,20—第二卷轮坞,21—第三脊板,22—花键段,23—花键槽,24—抓带,25—左双向气泵,26—右双向气泵,27—左充放气开关,28—右充放气开关,29—挡边,30—控制盒。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4中所示的肾活检术后助力翻身手术床,包括床体1、腹部充气垫2、助力翻身装置和控制盒30;图1中可以看到本技术整体结构和布局。如图1中所示,所述床体1包括从上向下依次设置的床板3、支承桩4和底座5;所述床板3长170~220cm、宽55~70cm,床板上设有床垫6;床板3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头板7,头板上设有头垫8;从图1中可以看到,床板3、支承桩4和底座5组成手术床的整体架构,头板7上设头垫8可将患者头部垫起。如图1中所示,所述腹部充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肾活检术后助力翻身手术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体(1)、腹部充气垫(2)、助力翻身装置和控制盒(30);/n所述床体(1)包括从上向下依次设置的床板(3)、支承桩(4)和底座(5);所述床板(3)长170~220cm、宽55~70cm,床板上设有床垫(6);床板(3)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头板(7),头板上设有头垫(8);/n所述腹部充气垫(2)前后长15~35cm、左右宽16~35cm;腹部充气垫(2)设置有二,左右并排安置在床垫(6)上,腹部充气垫(2)用于肾活检时置于呈俯卧姿位患者的腹部下方;腹部充气垫(2)配套设有充放气装置;/n所述助力翻身装置包括侧板(10)、花键轴(11)、第一卷轮(12)、第二卷轮(13)、拖拽带(14)、直流电机(15)、卷拉开关(16)和直流电源;/n所述侧板(10)与床板(3)等长,高出床板(3)30~50cm立置设在床板(3)的左侧和/或右侧;侧板(10)顶端沿纵向前后分别开有二个凹槽,在侧板顶部由前向后依次形成第一脊板(17)、第一卷轮坞(18)、第二脊板(19)、第二卷轮坞(20)和第三脊板(21),第一脊板(17)长10~22cm,第一卷轮坞(18)长24~36cm,第二脊板(19)长13~25cm,第二卷轮坞(20)长50~60cm;/n所述花键轴(11)水平设置,由多段花键段(22)和光轴段(9)交错同轴连接或一体设置,沿纵向依次穿过第一脊板(17)、第一卷轮坞(18)、第二脊板(19)、第二卷轮坞(20)和第三脊板(21),所述花键轴(11)嵌设在脊板内部轴段皆为光轴段(9),而裸于卷轮坞轴段皆为花键段(22);/n所述第一卷轮(12)和第二卷轮(13)长度均为10~20cm,卷轮内沿轴心线开设有两端贯通、与花键段(22)配套的花键槽(23),卷轮套设在花键段(22)上以保持跟花键轴(11)同步旋转,卷轮可沿花键段(22)作轴向移动,以便针对不同身高和体重患者调整拉拽部位;第一卷轮(12)和第二卷轮(13)分别套设在第一卷轮坞(18)和第二卷轮坞(20)的花键段(22)上;/n所述拖拽带(14)一端作为固定端固定在卷轮的轮面上,以便卷轮转动时可卷收在卷轮上;拖拽带(14)的活动端固定连接或一体设置两条抓带(24),两条抓带(24)的外端作为活动端分别设有彼此搭接的尼龙搭扣;拖拽带(14)设置有二,分别设在第一卷轮(12)和第二卷轮(13)上,以分别用于拉拽呈俯卧姿位患者远离侧板(10)一侧的胳臂和大腿;/n所述直流电机(15)设置在第三脊板(21)内,直流电机(15)的输出轴与花键轴(11)位于第三脊板(21)内的光轴段(9)同轴固定连接,以便于直流电机(15)转动时带动花键轴(11)旋转,继而带动第一卷轮(12)和第二卷轮(13)转动,同步卷收两条拖拽带(14);/n所述卷拉开关(16)设置在控制盒(30)上;卷拉开关(16)串联直流电源后连接到直流电机(15)供电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肾活检术后助力翻身手术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体(1)、腹部充气垫(2)、助力翻身装置和控制盒(30);
所述床体(1)包括从上向下依次设置的床板(3)、支承桩(4)和底座(5);所述床板(3)长170~220cm、宽55~70cm,床板上设有床垫(6);床板(3)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头板(7),头板上设有头垫(8);
所述腹部充气垫(2)前后长15~35cm、左右宽16~35cm;腹部充气垫(2)设置有二,左右并排安置在床垫(6)上,腹部充气垫(2)用于肾活检时置于呈俯卧姿位患者的腹部下方;腹部充气垫(2)配套设有充放气装置;
所述助力翻身装置包括侧板(10)、花键轴(11)、第一卷轮(12)、第二卷轮(13)、拖拽带(14)、直流电机(15)、卷拉开关(16)和直流电源;
所述侧板(10)与床板(3)等长,高出床板(3)30~50cm立置设在床板(3)的左侧和/或右侧;侧板(10)顶端沿纵向前后分别开有二个凹槽,在侧板顶部由前向后依次形成第一脊板(17)、第一卷轮坞(18)、第二脊板(19)、第二卷轮坞(20)和第三脊板(21),第一脊板(17)长10~22cm,第一卷轮坞(18)长24~36cm,第二脊板(19)长13~25cm,第二卷轮坞(20)长50~60cm;
所述花键轴(11)水平设置,由多段花键段(22)和光轴段(9)交错同轴连接或一体设置,沿纵向依次穿过第一脊板(17)、第一卷轮坞(18)、第二脊板(19)、第二卷轮坞(20)和第三脊板(21),所述花键轴(11)嵌设在脊板内部轴段皆为光轴段(9),而裸于卷轮坞轴段皆为花键段(22);
所述第一卷轮(12)和第二卷轮(13)长度均为10~20cm,卷轮内沿轴心线开设有两端贯通、与花键段(22)配套的花键槽(23),卷轮套设在花键段(22)上以保持跟花键轴(11)同步旋转,卷轮可沿花键段(22)作轴向移动,以便针对不同身高和体重患者调整拉拽部位;第一卷轮(12)和第二卷轮(13)分别套设在第一卷轮坞(18)和第二卷轮坞(20)的花键段(22)上;
所述拖拽带(14)一端作为固定端固定在卷轮的轮面上,以便卷轮转动时可卷收在卷轮上;拖拽带(14)的活动端固定连接或一体设置两条抓带(24),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芳,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市中心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