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磺化苯乙烯-马来酸酐接枝聚醚型减缩型聚羧酸减水剂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材料
,特别涉及到混凝土外加剂
,具体涉及到一种磺化苯乙烯—马来酸酐接枝聚醚型减缩型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高性能混凝土(HPC)具有高强度、高流动性和优异的耐久性。在优化HPC性能的同时伴随着新问题的出现,其中最严峻的问题之一就是混凝土收缩开裂的加剧。所以通过何种途径来减小混凝土的收缩已经成为当前工程界研究的重点。混凝土减缩剂通过降低混凝土毛细孔内水的表面张力、减少水分蒸发过程的收缩力来降低混凝土的收缩,以达到减少混凝土裂缝的目的。但减缩剂存在影响混凝土强度、掺量高、价格高等问题,目前尚未大面积推广使用。聚羧酸减水剂是目前市场上综合性能较好的一种混凝土外加剂,具有掺量低、减水率高、坍落度损失小等优点,可以明显改善混凝土拌合物性能,是近年来研究的最热点课题之一。聚羧酸减水剂的精细结构很多,但其结构都遵循一定的规则,即在重复单元末端或侧链含有某种功能性基团(如醚键、羧基、磺酸基等),根据其主链结构的不同可以分为两类,即Ⅰ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磺化苯乙烯-马来酸酐接枝聚醚型减缩型聚羧酸减水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水剂首先由苯乙烯单体与马来酸酐制得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之后与磺化剂单体制得磺化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单体C通过酯化反应接枝到磺化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主链中制得;/n所述单体C为一端以碳原子数为4-6的直链、带支链或环状的烷基封端,另一端以羟基封端,中间为疏水改性聚醚链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磺化苯乙烯-马来酸酐接枝聚醚型减缩型聚羧酸减水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水剂首先由苯乙烯单体与马来酸酐制得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之后与磺化剂单体制得磺化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单体C通过酯化反应接枝到磺化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主链中制得;
所述单体C为一端以碳原子数为4-6的直链、带支链或环状的烷基封端,另一端以羟基封端,中间为疏水改性聚醚链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磺化苯乙烯-马来酸酐接枝聚醚型减缩型聚羧酸减水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减缩型聚羧酸减水剂由单体A、单体B、单体C和单体D制成,单体A:单体B:单体C的摩尔比为1.0:1.0~3.0:1.0~1.5,单体D和单体B的摩尔比为1.5~2:1;
所述单体A为马来酸酐;
所述单体B为苯乙烯;
所述单体C为通式(1)所示:
其中R1表示碳原子数为4-6的直链、带支链或环状的烷基;p为环氧丙烷的平均加成摩尔数,为3到30的整数,q为环氧乙烷的平均加成摩尔数,为6-84的整数;所述单体C的重均分子量500-4000;
所述单体D为发烟硫酸、三氧化硫、氯磺酸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磺化苯乙烯-马来酸酐接枝聚醚型减缩型聚羧酸减水剂的重均分子量为20000-5000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磺化苯乙烯-马来酸酐接枝聚醚型减缩型聚羧酸减水剂,其特征在于,通式(1)中所述R1为H3C-CH2-CH2-CH2-,中的任意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磺化苯乙烯-马来酸酐接枝聚醚型减缩型聚羧酸减水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体C的制备方法如下:
(1)将1mol的起始剂醇和催化剂钠的混合物用真空吸入反应釜中,用高纯氮气冲入反应釜中,抽真空后再充入氮气,用氮气反复置换2~3次,使反应釜中的空气含量低于规定的爆炸极限,使氮气的体积分数大于60%;
(2)将反应釜升温到120℃开始滴加环氧丙烷,使反应温度控制在120~130℃范围内,反应釜压力控制在0.4MPa以下;
(3)当规定量环氧丙烷滴加完毕后,待釜内压力不再下降,即环氧丙烷已完全反应时,开始滴加环氧乙烷,同样需将反应釜压力控制在0.4MPa以下;
(4)当规定量环氧乙烷滴加完毕后,待釜内压力不再下降,即环氧乙烷已完全反应时,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敏,高南箫,冉千平,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博特新材料泰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