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有间位的电子给体和电子受体交替连接的TADF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有机半导体光电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含有间位的电子给体和电子受体交替连接的TADF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2012年,日本九州大学的Adachi教授课题组在Nature杂志上报道了一系列基于扭曲构象的咔唑与二氰基苯的化合物,这些分子具有明显的热致延迟荧光(thermallyactivateddelayedfluorescence,TADF)特性,其中4CzIPN表现出高效的电致发光性能,外量子效率(externalquantumefficiency,EQE)达到19.3%(Nature,2012,492,234-238.)。自此,关于TADF分子的设计、合成和性能的研究工作层出不穷,在全可见光谱范围的电致发光EQE都有接近甚至超过30%的报道(Chem.Soc.Rev.,2017,46,915-1016.)。继传统荧光和重金属磷光之后,TADF逐渐成为应用于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含有间位的电子给体和电子受体交替连接的TADF聚合物,具有式(Ⅰ)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有间位的电子给体和电子受体交替连接的TADF聚合物,具有式(Ⅰ)结构:
其中,为电子给体单元;为电子受体单元;
n=2~200;
所述电子给体单元选自C6~C60的含芳基基团;
所述电子受体单元选自C6~C60的含芳基基团;
所述电子给体单元和/或电子受体单元采取间位位点进行交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TADF聚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选自式(a-1)~(a-27)中任意一种:
所述p表示对位连接位点,m表示间位连接位点;
所述T、M和J独立地选自-NR4、-CR4R5-、-SiR4R5-、-O-或-S-;所述R1、R2、R3、R4和R5独立地选自-H、-X、C1~C20的烷基、C1~C20的杂烷基、C6~C30的芳基或C6~C30的杂芳基;
所述X独立地选自F、Cl、Br或I;所述杂烷基和杂芳基的杂原子独立地选自B、N、O、P、S或Si;所述烷基、杂烷基、芳基和杂芳基可以被取代基任意取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TADF聚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选自式(a-1-1)~(a-3-2)中任意一种:
所述p表示对位连接位点,m表示间位连接位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TADF聚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选自式(b-1)~(b-12)中任意一种:
所述p表示对位连接位点,m表示间位连接位点;
所述E和G独立地选自-CO-、-SO2-、-BR9-或-POR9-;所述R6、R7、R8和R9独立地选自-H、-X、C1~C20的烷基、C1~C20的杂烷基、C6~C30的芳基或C6~C30的杂芳基;
所述X独立地选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军桥,饶建成,王利祥,王淑萌,赵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