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剥蒜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45981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07: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剥蒜机构,包括旋转柱、可拆卸地套设于旋转柱的剥蒜壳体、用于连接固定所述旋转柱和所述剥蒜壳体的固定件,所述剥蒜壳体顶部设有一上开口,所述剥蒜壳体底部设有一下开口,所述旋转柱可插入剥蒜壳体内部贯穿上开口延伸至下开口,所述剥蒜壳体底部与所述旋转柱底部通过所述固定件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剥蒜装置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常将剥蒜机构配合杯体的使用,将大蒜放入杯体中,剥蒜机构包括可拆卸的旋转柱、剥蒜壳体和固定件,维护时,只需更换损坏的零部件,且剥蒜壳体为空心状,质量较轻,剥蒜壳体旋转时消耗的能源较少,且易拆装清洗,解决了剥蒜机构剥蒜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A garlic peeling mechanis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剥蒜机构
本技术涉及剥蒜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剥蒜机构。
技术介绍
大蒜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常用食材,大蒜具有杀菌、保健等功能,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大蒜在使用时需要进行剥皮处理,采用人工剥蒜,剥皮效率慢,且大蒜产生刺激性气味,若要剥较多的大蒜,费时费力,市面上已有的剥蒜装置构造是由搅拌杯中置入剥蒜机构,加上杯盖,再由驱动电机驱动传动剥蒜机构旋转,剥蒜机构对搅拌杯中的大蒜进行撞击,大蒜与蒜皮产生摩擦,从而对大蒜进行剥蒜,但大蒜形状各异,有大有小,剥蒜装置往往剥皮不完全,且需要较长的时间剥蒜,剥蒜效率低;现采用的剥蒜机构往往为硬度较大的固体,通常剥蒜机构采用金属材料,剥蒜机构对大蒜进行撞击时,容易破坏大蒜内部,损坏大蒜的内部,影响大蒜的使用,且在剥蒜机构高速旋转的过程中,有可能使部分大蒜卡置于剥蒜机构上,不仅使得剥蒜不完全,而且清理不便;若大蒜的数量较多,需采用较大的杯体和较大的剥蒜机构,可一次对较多的大蒜进行剥蒜,而硬度大的剥蒜机构往往质量较重,旋转时不仅需要消耗较大的能源,且容易对驱动电机的旋转轴造成损坏,减少了旋转轴使用寿命;综上所述,现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剥蒜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转柱、可拆卸地套设于旋转柱的剥蒜壳体、用于连接固定所述旋转柱和所述剥蒜壳体的固定件,所述剥蒜壳体顶部设有一上开口,所述剥蒜壳体底部设有一下开口,所述旋转柱可插入剥蒜壳体内部贯穿上开口延伸至下开口,所述剥蒜壳体底部与所述旋转柱底部通过所述固定件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剥蒜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转柱、可拆卸地套设于旋转柱的剥蒜壳体、用于连接固定所述旋转柱和所述剥蒜壳体的固定件,所述剥蒜壳体顶部设有一上开口,所述剥蒜壳体底部设有一下开口,所述旋转柱可插入剥蒜壳体内部贯穿上开口延伸至下开口,所述剥蒜壳体底部与所述旋转柱底部通过所述固定件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剥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剥蒜壳体底部设有至少一个长孔,所述长孔延伸至下开口,所述剥蒜壳体由软性材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剥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长孔由靠近剥蒜壳体底部边沿处延伸至所述下开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剥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剥蒜壳体包括复数个左右依次间隔排列的第一碰撞凸部和第二碰撞凸部,所述第一碰撞凸部的体积大于第二碰撞凸部的体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剥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碰撞凸部底面为顶角朝外等腰三角形状的第一底面,所述第一碰撞凸部顶面为顶角朝外等腰三角形状且与第一底面对应的第一顶面,所述第一底面的两个腰边与对应的所述第一顶面的两个腰边之间通过两个第一弧面连接,两个所述第一弧面一体成型;所述第二碰撞凸部底面为顶角朝外等腰三角形状的第二底面,所述第二碰撞凸部顶面为顶角朝外等腰三角形状且与第二底面对应的第二顶面,所述第二底面的两个腰边与对应的所述第二顶面的两个腰边之间通过两个第二弧面连接,两个所述第二弧面一体成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剥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面的顶角与所述旋转柱的水平距离大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建能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亿达家用电器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