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蔡佳良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BIM建筑设计施工用支撑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44801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07: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BIM建筑设计施工用支撑平台,涉及BIM建筑设计技术领域,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与支撑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位于第一凹槽的上方,所述第一凹槽开设在底座的上表面。该基于BIM建筑设计施工用支撑平台,通过设置底座、电动推杆、显示器、顶板和连接板,为了对显示器防尘和避免显示器受碰撞,控制电动推杆缩短,使得电动推杆通过连接板带动显示器和顶板向下移动,使得显示器完全位于第一凹槽内,且顶板与第一通孔接触,有效的对显示器起到了防护的作用,在显示器不使用的情况下,有效的起到了防尘的效果,还降低了底座受碰撞对显示器造成的伤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BIM建筑设计施工用支撑平台
本技术涉及BIM建筑设计
,具体为一种基于BIM建筑设计施工用支撑平台。
技术介绍
建筑设计施工现场仅仅通过图纸不利于施工人员更加直观的进行了解施工项目,BIM为建筑信息模型,是建筑学和工程学及土木工程的新工具,它是来形容那些以三维图形为主、物件导向和建筑学有关的电脑辅助设计,在对于BIM建筑设计施工现场中,进行作业时,技术人员现场进行查看3D视图往往需要通过机房内的计算机来实现,往往离施工现场具有一定距离,而把计算机布置在施工现场由于计算机不使用时会长时间暴露在外,灰尘等杂质容易粘附在表面,一部分灰尘还容易进入到设备内部,对计算机内部元器件造成损伤,而且当计算机受到碰撞时,对计算机会造成较大的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BIM建筑设计施工用支撑平台,在BIM建筑设计施工现场中通过显示器上的3D视图结合图纸便于施工人员更加直观的进行了解,同时该平台还能够保护计算机设备并且便于移动。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BIM建筑设计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BIM建筑设计施工用支撑平台,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与支撑板(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2)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通孔(3),所述第一通孔(3)位于第一凹槽(4)的上方,所述第一凹槽(4)开设在底座(1)的上表面,所述底座(1)内设置有显示器(5),所述显示器(5)的下表面与伸缩装置(6)内壁的下表面搭接,所述伸缩装置(6)设置在第一凹槽(4)内;/n所述伸缩装置(6)位于第二通孔(7)内,所述伸缩装置(6)的底端与支撑腿(26)内壁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腿(26)的上表面与底座(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伸缩装置(6)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滑块(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BIM建筑设计施工用支撑平台,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与支撑板(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2)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通孔(3),所述第一通孔(3)位于第一凹槽(4)的上方,所述第一凹槽(4)开设在底座(1)的上表面,所述底座(1)内设置有显示器(5),所述显示器(5)的下表面与伸缩装置(6)内壁的下表面搭接,所述伸缩装置(6)设置在第一凹槽(4)内;
所述伸缩装置(6)位于第二通孔(7)内,所述伸缩装置(6)的底端与支撑腿(26)内壁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腿(26)的上表面与底座(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伸缩装置(6)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滑块(8),所述滑块(8)滑动连接在滑槽(9)内,所述滑槽(9)开设在第一凹槽(4)内壁的正面;
所述伸缩装置(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顶板(10),所述顶板(10)位于第一通孔(3)内,所述底座(1)的背面开设有主机放置槽(11),所述主机放置槽(11)内设置为主机箱(12),所述主机放置槽(11)与第一凹槽(4)相连通,所述主机放置槽(11)内壁的左侧面开设有第三通孔(13),所述第三通孔(13)内设置有散热风扇(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建筑设计施工用支撑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腿(26)下表面的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轮(27),所述滑块(8)和滑槽(9)的形状均设置为T形,所述伸缩装置(6)包括电动推杆(61),所述电动推杆(61)的底端与支撑腿(26)内壁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推杆(6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6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佳良蔡粮泽
申请(专利权)人:蔡佳良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