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上料装置及具有其的电池生产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生产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上料装置及具有其的电池生产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发展,工业生产中人工成本费用在逐步上升,自动化设备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工业生产中,逐步替代人力生产。在电池的生产工艺中,电芯卷绕完后,需进行入壳处理,传统的一般由人工进行铝壳上料。然而,上述的铝壳上料方式劳动强度高,生产效率低,经营成本高等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料装置及具有其的电池生产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料装置生产效率低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上料装置,包括:上料机架;工装盘,用于承载待上料件;取料机构,设置在上料机架上,取料机构的至少部分可移动地设置;移载机构,设置在上料机架上,移载机构包括接驳台,接驳台具有上料位置和回盘位置,接驳台在上料位置和回盘位置之间可移动地设置;在接驳台处于上料位置时,使接驳台接收装有待上料件的工装盘;在取料机构抓取完该工装盘内的待上料件后,接驳台带动空载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上料机架(1010);/n工装盘(1020),用于承载待上料件(1030);/n取料机构(1040),设置在所述上料机架(1010)上,所述取料机构(1040)的至少部分可移动地设置;/n移载机构(1050),设置在所述上料机架(1010)上,所述移载机构(1050)包括接驳台(1051),所述接驳台(1051)具有上料位置和回盘位置,所述接驳台(1051)在所述上料位置和所述回盘位置之间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接驳台(1051)处于所述上料位置时,使所述接驳台(1051)接收装有所述待上料件(1030)的所述工装盘(1020);在所述取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料机架(1010);
工装盘(1020),用于承载待上料件(1030);
取料机构(1040),设置在所述上料机架(1010)上,所述取料机构(1040)的至少部分可移动地设置;
移载机构(1050),设置在所述上料机架(1010)上,所述移载机构(1050)包括接驳台(1051),所述接驳台(1051)具有上料位置和回盘位置,所述接驳台(1051)在所述上料位置和所述回盘位置之间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接驳台(1051)处于所述上料位置时,使所述接驳台(1051)接收装有所述待上料件(1030)的所述工装盘(1020);在所述取料机构(1040)抓取完该工装盘(1020)内的所述待上料件(1030)后,所述接驳台(1051)带动空载的所述工装盘(1020)由所述上料位置移动至所述回盘位置,以回收该工装盘(10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机架(1010)包括上料支撑台(1011),所述移载机构(1050)设置在所述上料支撑台(1011)上,所述上料支撑台(1011)具有第一避让空间(1012);所述上料装置还包括:
第一升降机构(1060),所述第一升降机构(1060)的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上料支撑台(1011)的下方;所述第一升降机构(1060)包括第一升降部(1061),所述第一升降部(1061)沿竖直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以带动所述工装盘(1020)通过所述第一避让空间(1012)后使所述工装盘(1020)放置在所述上料位置处的所述接驳台(105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部(1061)上设置有第一升降定位件(1064),所述工装盘(1020)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升降定位件(1064)相适配的第一工装盘定位件(1021),以使所述工装盘(1020)通过所述第一升降定位件(1064)和所述第一工装盘定位件(1021)与所述第一升降部(1061)定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装盘(1020)上设置有第二工装盘定位组件,所述接驳台(1051)包括:
接驳台支撑架(1054);
接驳台定位组件,设置在所述接驳台支撑架(1054)上,所述接驳台定位组件与所述第二工装盘定位组件相适配,以使所述工装盘(1020)通过所述接驳台定位组件和所述第二工装盘定位组件与所述接驳台(1051)定位;
其中,所述接驳台定位组件具有与所述第二工装盘定位组件分离的初始位置和与所述第二工装盘定位组件连接的定位位置,所述接驳台定位组件在所述初始位置和所述定位位置之间可移动地设置;以在所述接驳台定位组件移动至所述定位位置时对所述工装盘(1020)定位;并在所述接驳台定位组件由所述定位位置移动至所述初始位置时释放所述工装盘(102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工装盘定位组件包括第二工装盘定位件(1022)和第三工装盘定位件(1023);所述接驳台定位组件包括第一接驳台定位件(1055)和第二接驳台定位件(1056),所述第一接驳台定位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敏,和明,黄家峰,张天翼,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